問題准、措施實、效果好
——市商務局(市糧食局)著眼難點、堵點,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
新疆網訊(記者郭玲)聚焦百姓最揪心、最操心、最煩心的焦點、難點、堵點問題,市商務局(市糧食局)在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找准群眾「需求點」,抓實「小切口」里的大民生,真幫、真建、真解決問題,不斷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
2021年12月30日,市商務局(市糧食局)黨組書記楊志新接受本報全媒體記者專訪,圍繞創業社區建設、保障民生、拉動消費、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等,解答涉及民生的難點、堵點問題。
全力保障創業社區建設
記者:首府創業社區建設提出要建設13類特色創業社區,其中便民經濟社區、現代服務社區、養老家政社區、電子商務社區等都與市商務局(市糧食局)的工作息息相關,請問如何建設特色創業社區,釋放發展動力,激發市場活力,展現都市魅力?
楊志新: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好《烏魯木齊市創業社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我們將把創業社區建設與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相結合,與推進夜間經濟發展相結合,統籌社區差異化特徵,分區域、分群體、分類別精準施策,以點帶面,市、區、街道聯動,穩步有序推進各項工作。
在便民經濟社區建設方面,依託批發市場、特色街區、現代商圈、夜間商業,發展「早市經濟」「夜間經濟」。尤其鼓勵夜間經濟,著力建設烏魯木齊大巴扎片區、國際會展中心片區2個夜間經濟核心區,培育9個夜間經濟集聚區,創建8個夜間經濟示範區,使夜間經濟成為拉動城市經濟、促進消費增長、提高就業率的重要途徑,為城市經濟發展增添新的活力。
在養老家政社區建設方面,將制定和完善家政服務領域規範性文件、規章和標準,開展家庭服務職業培訓與鑑定,培育家政服務行業品牌。我們將利用三年時間,建設家政服務質量模範城市。
在電子商務社區建設方面,將以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創建為引領,發揮高新區(新市區)、經開區(頭屯河區)兩個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的輻射作用,帶動其它區(縣)圍繞特色優勢產業,集聚電商運營人才、網絡信息技術、營商環境、商品集散中心、物流快遞等綜合優勢,建設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引導電子商務集聚發展,增強電子商務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新增社區蔬菜直銷點超計劃完成
記者:社區蔬菜副食品直銷點,是我市為進一步完善農副產品流通及銷售價格調控體系,探索從農戶的菜園子直接對接市民菜籃子的直銷模式,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了廣大市民買到便宜菜、新鮮菜、放心菜,為市民「菜籃子」減負。我市計劃2021年新增120家蔬菜直銷點,請問進展如何?
楊志新:社區蔬菜副食品直銷點,在平抑肉菜價格、惠及百姓民生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我們也在運營中發現一些問題——比如直銷點覆蓋面還不夠寬。
對此,市委和市政府高度重視,將直銷點建設列為民生建設十大實事之一,我局積極指導各區(縣)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重點面向新建小區、老舊小區新建社區蔬菜副食品直銷點、便民牛羊肉直銷點、蔬菜自動販售機,計劃新建直銷點120個。2021年,全市實際建成135個,超出目標任務15個,覆蓋了94個社區、惠及周邊41萬居民,優化了全市社區直銷點網點布局,更加方便了小區居民生活。
歡迎廣大市民對直銷點的建設和服務工作提出寶貴意見,我們將進一步改進,更好地保障和服務民生。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增強發展動能
記者:良好的營商環境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是企業發展的軟實力。市商務局(市糧食局)如何發揮職能優勢,打造誠實守信、優化服務、便民高效的營商環境?
楊志新:我們將繼續深入落實「證照分離」改革措施,更深層次優化營商環境。
按照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等方式分類推進審批制度改革。比如2021年10月中旬,我局對拍賣業務許可初審實行告知承諾制辦理,大大減輕企業辦理難度。
我局圍繞在線服務成熟度、在線辦理成熟度等5方面,認真分析尋找不足,更新完善我局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不斷提升網上政務服務能力。
嚴格落實「四減」指標,提升政務服務質量。在辦理時限上,不斷壓減法定承諾時限,即辦件比例達到50%以上。在辦理跑動次數上,實現8個事項全程網辦,不見面審批事項比例達到100%。在審批流程上,由原5個環節全部減為3個環節。通過一批實實在在的措施,我局政務服務功能不斷增強,服務效率不斷提高。
在外商投資服務方面,制定了企業聯席制度和企業投訴會議制度,及時有效地處理我市外商投資企業訴求,保障外商投資企業及其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營造良好的外商投資環境,促進外商投資企業健康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40a2637fe4819c3ae95ef33a6e1ef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