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大亂燉,這劇是懂十級狗血滴!

2023-07-16     電影派

原標題:CP大亂燉,這劇是懂十級狗血滴!

該說不說,現在國產電視劇的宣發已經不顧藝人的死活了。

關曉彤和范丞丞的激情吻戲!

My god!

這我可就不睏了!

可惜,劇情挺招瞌睡的。

派爺好久沒見過差成這樣的續作了。

第一部主演人均小透明,小糊劇卻意外爭氣,拿下8.4。

第二部主演 張一山、關曉彤、范丞丞。

演員倒是不糊,但想拿8.4怕是難囉。

開分4.8都沒準。

不是說風涼話,是劇情就真讓人摸不著頭腦。

那麼,我看的時長四捨五入一下。

我內心就是?×12。

不黑不吹,第一部在青春題材里質量算是槓槓的。

一個院裡長大的青梅竹馬, 秦川、謝喬、何筱舟(又叫小船哥)。

初中到高中,正是青春肆意的年紀。

主角團打打鬧鬧,又誰也離不開誰。

聽H.O.T磁帶,給筆友寫信,學著安妮寶貝的小說中的「矯情」。

當然也有成長的心酸、學業上的壓力。

還有三組平凡家庭的溫暖日常。

其中還穿插著97香港回歸,98世界盃這些歷史記憶。

中國版的《請回答1988》,懂?

真實又搞笑的寶藏劇。

然而小時候有多好看,長大以後就有多狗血。

一上來就是讓人眼前一黑的程度。

開局男主在加拿大留學,餐廳打工。

客人用英語說要壽司(sushi), 男主英譯中居然玩諧音梗。

「壽司」變「蘇軾」。

你敢信?

蘇軾惹你了嗎?編劇。

然後自作主張替客人點了份東坡肉。

一頭黑線~

咱就是說老外再白痴也該知道壽司長什麼樣吧?

這不是純純找揍行為嗎?

別說,下一秒他姐已經和另一桌的客人幹起來了。

客人要看帳單(bill),她理解成啤酒(beer)。

最後還拽個二五八萬地說人家聽不懂人話。

絕了姐姐,聽不懂人話的是你自己啊!

愚蠢姐弟,蓋章!

本以為小學英語加毆打顧客已經夠離譜了。

沒想到後面女主又送了個更離譜的。

和室友吃蘑菇中毒了。

女主一嗓子「這船可不穩啊」其他人就跟著進幻覺了。

人在宿舍,心向大海。

關鍵是,這拍攝角度給的就很xx。

直接給人干傻了。

別人中毒都捉小蟲,她們幾個搞魯賓遜漂流。

以為自己流落荒島,還生了一把火。

其實是在宿舍點火。

這第一集才播25分鐘啊?

腳趾扣地都扣抽筋了。

尋思編劇你到底想表達個啥?

男主和姐姐在國外的種種宛如智障,女主整個寢室看起來也都不怎麼聰明。

所以他們很相配?

已經開始不會了。

為了驗證一下編劇的腦子是不是在抽筋。

派爺還是接著看下去了。

果然,槽點是一個接一個。

最匪夷所思的是男主的行程。

女主考上了「北清」。

男主答應要回國陪她參加開學典禮。

於是打工打工不停打工。

好不容易攢到機票錢,被姐姐給偷了。

她姐拿這錢買了機票飛到上海找自己男朋友去了。

en~弟弟的命也是命啊!

沒辦法,時間快來不及了,老闆又不同意預支工資。

男主就把自己的摩托車給賣了。

誰知道錢都沒捂熱就被人入室搶劫了。

這塊兒也賊搞笑。

本來賊在家裡是什麼都沒找到,偷摸著準備離開。

這時候男主回來了。

撞槍口上了嘛不是。

男主上去就是一嘴錘,兩人扭打在一起。

突然小賊掏出一把槍。

哦嚯~真撞槍口上了!

忙活半天,最後男主不但把自己兜里的錢包賠進去了,還掛了彩。

反正這段給人的感覺就是錢特別不好掙,男主回國超級不容易。

結果好嘛。

接下來他坐飛機都快趕上我上班時間參觀衛生間的頻率了。

短短6集 男主倒騰了3個來回。

而且為的都是些屁大的事。

前面說過,第一次回國是為了參加女主的開學典禮。

嘴上騙父母自己在留學,其實天天在女主學校逛園子。

兜里的錢住旅館都不太夠。

最後還是髮小船哥(何筱舟)接濟了一把。

哦!回來的機票錢是找合租室友借的。ps室友是女的,還單戀男主

回去的錢是姐姐給的。

理由居然是911。

男主家裡擔心他在國外不安全,爸爸就要飛過去看看。

怎麼說呢?

襲擊發生在美國紐約,男主在加拿大留學。

中間至少還隔著倆大淡水湖呢。

該說不說,稍微差的有點遠。

男主怕露餡就坐最早的航班飛多倫多,沒成想他爸就在后座。

回去沒消停幾天,他就打電話找姐姐男友借錢買回國的機票。

理由很高大上——建設祖國。

他真的,我哭死~

可後面一聽說女主準備向小船哥告白,他立馬就變了。

理解男主的退出,但不理解拿祖國做理由。

另一邊,女主還沒開口,小船哥就和舍友千喜雙向奔赴了。

暗戀多年,被人「橫刀奪愛」,女主一個大崩潰。

男主一聽女主哭就急了。

直接跳車打飛的回國啦。

不是,哥哥你瞅瞅周圍廣袤的田野。

就不能到站了再想辦法換車嗎?下車走路真的比較快嗎?

反正男主又又回去了。

而且還帶女主逃課去上海參加姐姐的婚禮。

那是說走就走啊,相當瀟洒!

接著男主又又又飛加拿大了。

因為他室友割腕自殺被送醫院搶救。

完事後,男主又又又回北京了。

怎麼不算隨性呢?

說回國就回國。

說去上海就去上海 。

前面還為機票錢發愁,後面錢完全就是小case。

原因是姐姐和姐夫在上海做生意是風聲水起。

別看是白手起家,過程卻是順風順水。

甚至連本地大佬都被姐姐三兩句話擺平。

一整個無腦爽劇。

創業比吃飯還簡單,拍的跟玩兒一樣。

一眨巴眼兒,姐姐就是給男主接機都要使喚三個保鏢的大老闆了。

服!

可是姐姐都這麼有錢了,男主後面開店為什麼要找女主的舍友們入股呢?

你親姐給你一點啟動資金不合情合理?

編劇說,不。

這樣就湊不成CP了。

《曾少年之小時候》友情線、親情線、愛情線都蠻好的。

特別是友情線、親情線,豐滿且生動。

愛情線就是暗戳戳。

畢竟是小時候,走的是青澀懵懂那一掛。

第二部《曾少年》呢?

只能說精簡。

親情線部分目前只看到男主奶奶去世。

男主創業掙到第一筆錢後,打算給奶奶買個按摩椅做生日禮物。

定金都付了,眼瞅著再有一個月就到奶奶生日了。

沒想到,正和奶奶視頻聊天,老人家突然倒地不起。

如果看過第一部,肯定會為奶孫情流淚。

但單純只看這一部可能就差點意思。

別的就真沒了。

可能是因為主角們都長大了,所以側重點都在愛情線上。

但可不可以不要一下子那麼猛啊!

下面,請欣賞一下劇中人物關係:

擱一個屋裡,箭頭都要找不著北了。

這個CP大亂燉,撲面而來的荷爾蒙氣息。

怎麼形容呢?

還得是趙忠祥老師用悠揚的嗓音念出來——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又到了動物們交配的季節。」

青春氣息撲面而來。×

狗血的氣息撲面而來。√

多角戀其實無傷大雅,但別狗血啊!

特別是 楊澄(范丞丞 飾),渣蘇紈絝富二代。

一個是床搭子 任思雨,倆人只圖開心,女方後面還懷孕了。

一個是暗戀他的髮小 王瑩

一個是女朋友,也就是女主 謝喬(關曉彤 飾)

沒錯,也是說好了的。

楊澄說他是被父母的婚姻影響,所以對愛情沒信心。

母親為了留住父親不惜割腕,只能在手腕上綁一個絲巾遮醜。

這就是他可怕的地方,明明白白的渣。

對待感情他是靈肉分離。

不確定自己愛誰,但女主是最特別的存在。

怎麼個特別呢?

en~

有毒。

觀眾實在很難共鳴渣男。

就看一男對三女?

很難不覺得狗血吧。

別忘了還有男主 秦川(張一山 飾)

他暗戀女主多年。

但機緣巧合又和王瑩做了合約男女朋友。

合租室友也為他要死要活。

好複雜呀!

簡化一下看——

秦川暗戀謝喬,王瑩暗戀楊澄,但謝喬和楊澄在一起,秦川和王瑩在一起。

這是在搞換乘戀愛嗎?

亂也無所謂,有修羅場也很刺激啊。

可這部劇里走暗戀路線的秦川和王瑩,一個懦弱一個驕傲。

都不敢主動。

維持著表面的和諧與體面。

因此 劇情就顯得平淡了。

看著心累。

那既然多角戀不行,就回到官配CP上唄。

兩人青梅竹馬,男主暗戀舔狗多年,女主屬於不自知。

友達以上,戀人未滿持續多年才走到一起。

這種好磕在哪兒呢?

首先是暗戀視角的心酸。

那種兵荒馬亂,那種默默守護和無私付出。

可惜,劇中表現男主內心戲的場面比較少。

即使有也很套路,比如女主和別人談戀愛後男主耍酒瘋。

導演把勁兒全使在男主的護花行動上了。

比如一開始男主撒了歡地回國出國。

再比如非典時期,男主冒著生命危險跳牆頭來學校接女主。

就是比較俗的那套生死相依。

細想挺幼稚的,甚至有點白痴。

除此之外的磕點就是靈魂伴侶。

主打一個又甜又虐。

甜就甜在默契,自然相處中流露出老夫老妻的感覺。

虐就虐在錯過,旁人(包括觀眾)怎麼看你們都match到不行,但總是生生錯過。

說實話默契是能get到的。

畢竟男女主都是北京人,說話特順溜,兩人在一起彼此都很放鬆。

太熟了,有什麼說什麼。

但關於錯過,劇情寫得太簡單了。

女主暗戀小船哥的時候,男主拿不到愛的號碼牌。

鼓足勇氣告白的時候,緊張到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

要命的是一會兒宿管阿姨催著鎖門,一會兒姐姐又打來電話喊他回加拿大。

之後又被誤會在國外有女朋友,打電話剛要解釋卻欠費。

反正一到關鍵時候就各種掉鏈子。

等再次回到女主身邊,人已經被楊澄截胡了。

沒有嗑點,這樣的劇情就只剩老套了。

更致命的是,張一山和關曉彤組不起來cp感。

倒是范丞丞和關曉彤滿好磕的。

這就很難救了。

畢竟CP感是門玄學。

小結一下,愛情線多,但不精。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國產青春片的第一個春天,是小成本的奇蹟帶來的。

比如《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匆匆那年》《致青春》《梔子花開》《左耳》。

誰不喜歡看漂亮男孩女孩們談甜甜的戀愛呢?

觀眾愛資本更愛,小成本大收益,多好的買賣。

為了在扎堆的青春片里脫穎而出。

資方裹挾創作者開始走腎。

吸煙、打架、撕逼、墮胎。

直到最後人人調侃"無墮胎不青春」還不肯罷休。

繼續追求迷茫、疼痛甚至灰暗的青春基調。

層出不窮的狗血,千篇一律的愛情。

讓人納悶這tmd到底是誰的青春啊?

大眾的觀影熱情被同質化內容消磨殆盡後。

資方又打出新套路——「青春+」。

拚命向青春電影中加入新的元素。

比如《狗十三》講的是父權暴力。

《快把我哥帶走》聚焦於兄妹情感。

《悲傷逆流成河》《少年的你》探討了校園暴力。

《送你一朵小紅花》居然蹭上了抗癌話題。

似乎加點什麼,就可以讓新生代的青春電影和之前的狗血電影楚漢分明。

顯得真實而接地氣。

但事實上這些都是營銷的基點。

是在耍小聰明,是在隔靴搔癢。

解決不了作品精神內核上的貧乏。

其實青春有很多可寫之處。

與父母、兄弟姐妹、老師同學、社會之間的連接與碰撞。

或困惑、孤獨,或向上、蓬勃的心態。

總之,不要小瞧青春片。

這不是一個可以工業化生產的題材。

創作者走心創作,作品才能打動人心。

《曾少年》為什麼乏味狗血?

無非是套路太多。

況且原著小說放2023年看已經是古早青春文學了。

觀眾已經不好這一口了。

真不想給惡評。

但——

沒有愛情的青春就是喂了狗?

有愛情的青春就必須狗血?

吃點好的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2bac5a258043ca1a61a339958cc52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