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黃埔一期生,北伐名將,紅軍軍長,30歲被害不然至少是大將

2023-11-07     八月未完

原標題:他是黃埔一期生,北伐名將,紅軍軍長,30歲被害不然至少是大將

時代需要英雄,國家需要英雄,民族更需要英雄!

在中國近代百年屈辱的歷史上,有無數先輩為了國家獨立,民族自強,前仆後繼,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了如今繁榮強盛的中國。回望歷史,英雄應該被銘記,而不是遺忘。

為了表彰那些在革命中立下功勞的將領,新中國成立後,解放軍進行了大授銜,這是國家和人民對他們功勳的最高的肯定。可除了這些活著的開國將帥,還有很多革命先烈,犧牲在了新中國成立的進程中,他們同樣是國家、是民族的英雄,不應該被遺忘。

為此,在1989年,中央經過慎重評定,選出了36人,授予他們共和國軍事家的稱號。這36人既有開國將帥,也有建國後離開軍隊沒有授銜的領導,還包括在新中國成立以前為革命犧牲的高級將領。而本文的主角許繼慎,就是36位共和國軍事家之一。

1901年,許繼慎出生於安徽省六安縣,父母都是當地普通的農民,一輩子受盡欺壓。為了讓孩子將來過上好日子,他們省吃儉用攢下錢,將許繼慎送到了村中的私塾讀書,希望將來他能夠出人頭地,不再當一個窮苦的農民。

許繼慎很珍惜得來不易的上學機會,學習非常刻苦,成績一直在班中名列前茅。在外求學期間,許繼慎開始接觸到革命思想,並積極參加各種愛國活動,在1919年,他就參加了著名的五四運動。

1920年,19歲的許繼慎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安徽省第一師範,在校期間,他的思想進步很快,加入了共青團,之後一直帶領學生參加各種愛國運動。不久後還被選為安徽省學生運動的負責人,結果在一次學生運動後,許繼慎成了反動軍閥的通緝對象,沒辦法他只能逃亡到了上海,最終在組織的幫助下南下廣州報考黃埔軍校。

1924年,許繼慎考入黃埔軍銜一期學習,在校期間,他努力學習各種軍事理論和文化課程,成長非常迅速。不論學校課程多緊張,許繼慎從沒放鬆過思想學習,這使得他在入學第一年,就通過黨組織的考察,光榮的加入了共產黨。

從黃埔軍校畢業後,因為成績優異,他被學校留用,擔任第三期學生隊的連長。在之後進行的東征中,許繼慎率領黃埔生作戰勇敢,幫助國民革命軍取得了關鍵戰役的勝利,事後,他受到了領導的嘉獎,升任第一軍少校團幹事。

北伐戰爭開始後,許繼慎進入號稱「鐵軍」的葉挺獨立團,擔任主力第二營的營長。北伐軍從廣東一路北上,許繼慎率領部隊參加了沿途的所有血戰,包括著名的汀泗橋、賀勝橋戰役。特別是在攻打賀勝橋的戰鬥中,他親臨前線指揮,在衝鋒中身負重傷,但為了不影響士氣,仍帶傷指揮部隊衝鋒,直到成功占領賀勝橋,他才到後方進行治療。

在北伐中的出色表現,讓許繼慎名聲大噪,成了繼葉挺將軍之外,武漢最出名的將領之一。為了拉攏他,敵人甚至許諾他師長的職位,可作為一名堅定的共產主義者,許繼慎成功抵擋住了糖衣炮彈的拉攏。

大革命失敗後,他輾轉來到了鄂豫皖蘇區,當時紅軍第一軍剛剛成立,他被組織任命為第一軍首任軍長。接掌這支黨領導的隊伍後,許繼慎充分發揮帶兵打仗的能力,在短短兩個多月時間裡,多次打退敵人的圍剿和進攻,殲敵一萬多人,而紅一軍的規模也不斷擴大,人員足足翻了一倍多,達到了5000多人。

從1930年到1931年,許繼慎一直在鄂豫皖蘇區,領導紅軍隊伍,為革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可就在他準備為國家獨立,人民解放繼續努力奮鬥之際,卻慘遭紅軍隊伍中的「壞分子」陷害,最終慘死於自己人之手,年僅30歲。

結束語:

如果不是英年早逝,許繼慎一定會在今後的革命中,為黨和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獲得更高的榮譽。

許繼慎黃埔一期畢業,與陳賡同期,而開國大將許光達則是黃埔五期,羅瑞卿黃埔六期。1926年北伐,他是葉挺獨立團的營長,而粟裕只是警衛班長。1930年他出任紅一軍軍長,政委則是徐帥。以他的資歷和軍事才能,建國後授銜獲大將軍銜應該毫無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221d0f8b010f1e7da6dad25117373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