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為什麼那麼多排行為「二」的公子小姐?原來大有深意

2023-12-15     少讀紅樓

原標題:紅樓夢裡為什麼那麼多排行為「二」的公子小姐?原來大有深意

1、賈家的奧秘

開篇,癩僧一見到英蓮便大哭其「有命無運、累及爹娘」,「深知擬書底里」的脂硯齋對此感慨萬千,連作數條批語,其中一條指出:「武侯之三分,武穆之二帝,二賢之恨,及今不盡,況今之草芥乎!家國君父,事有大小之殊,其理其運其數,則略無差異。知運知數者,則必諒而後嘆也。」因此,《紅樓夢》不僅藝術再現了作者慘痛的家史,還暗寫了清朝皇家內部正統與非正統之爭的激盪歷史風雲。

這一切主要是通過描述「假託之家」一一「寫假則知真」(脂批)的賈家的盛衰興亡史來實現。賈家中既有榮國府,又有寧國府,兩者相互配合,既共同演繹曹家,也一起暗喻皇家。

賈家最終「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不僅是曹家繁華落盡,也是文本中的清朝終結。第二回,賈雨村提及甄寶玉關於女兒的奇談妙論,脂批指出「此是一部書中大調侃寓意處,蓋作者實因鶺鴒之悲、棠棣之威,故撰此閨閣庭幃之傳」。曹家內部兄弟之間斗得再狠,只要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皇帝寵信他們,曹家的榮華富貴就可以延續。因此,文本中的「鶺鴒之悲,棠棣之威」,其實意在暗寫皇家兄弟之間圍繞皇位的惡鬥,而這就具有正統與非正統之爭的政治意涵。

2、為什麼以「二」為正統

文本是「九十春光寓言」(第一回脂批),橫跨了康雍乾三朝。康熙時期的「九子奪嫡」,即使不是中國歷史上皇子間最激烈的皇權之爭,也是之一。這是康雍乾三朝眾所周知的政治事件,作為康熙親信曹寅之孫,曹雪芹對此當然更是瞭然於胸。康熙時期的「九子奪嫡」,是文本中「大調侃寓意處」的「鶺鴒之悲,棠棣之威」的原型。《紅樓夢》不是史書,當然不可能也沒必要一五一十地再現歷史。作為「寫假則知真」的小說,作者通過藝術加工提煉,只要能讓讀者心領神會到皇權之爭的慘烈性,便是成功的,於是呈現在「寫假則知真」的文本中的就是刪繁就簡的兩股勢力之爭一一最先的領跑者胤礽和最終的勝利者胤禛(雍正)。

雍正和他的繼承者乾隆,給作者和他的家族帶來毀滅性的災難,在文本中自然是非正統的象徵,而與作者同為失意者的廢太子胤礽就成為正統的象徵。因此,隱指胤礽的秦可卿,是「此書大綱目、大比托、大諷刺處」,而「大諷刺」的就是隱指雍正的賈敬。

秦可卿和賈敬,戲分都不多,特別是賈敬,真正出場只有一次,也幾乎沒有台詞,兩人只能算是通部書中的陪客。但是,兩人並非是可有可無的角色,相反,如果沒有他們,也不會有《紅樓夢》這場文學盛宴。

由於廢太子胤礽在康熙帝諸皇子中排行第二,因此,作為夢幻文本的中心舞台,隱喻正統與非正統之爭的榮國府內部的「鶺鴒之悲、棠棣之威」,也是以「二」為正統。

寧榮二府雖然配合演繹,既藝術再現曹家,又暗喻皇家,但兩者還是有所不同一一榮國府作為主角,在演繹皇家的同時,脂批指出其中許多大事小情都是她和作者幼年時曾經經歷過的,更像是紅樓版的曹家;寧國府作為配角,也配合榮國府演繹曹家,但擁有秦可卿(胤礽)和賈敬(雍正),其家譜里隱藏著清朝皇家的百年簡史,更像是紅樓版的皇家[注1]。

文本中,紅樓版皇家一一寧國府,從賈敬開始似乎就是一脈單傳,並不存在「鶺鴒之悲、棠棣之威」,而且,秦可卿和賈敬,兩人既不是同一輩分,也從未直接發生過衝突,但他們兄弟之間的愛恨情仇,正是通部書的主角一一榮國府內部的「鶺鴒之悲、棠棣之威」的「大比托處」,榮國府內部的「鶺鴒之悲、棠棣之威」因而也隱喻了正統與非正統之爭。這就是「甄士隱」,即脂批所謂「不寫之寫」、「不寫而寫」,呈現在判詞和夢曲中,就是「謾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箕裘頹墮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寧」。

第七回針對焦大怒罵寧國府大總管賴二,脂硯齋先是批道:「來了!」,馬上又指出:「記清!榮府中則是賴大,又故意綜錯的妙。」因此,寧國公居長,寧國府的大總管卻是賴二,榮國府的大總管卻是賴大,大有深意。

曹家是皇家奴才,文本中賴嬤嬤訴說當奴才之艱辛,其實是曹雪芹對家史「一字化一淚,一淚化一血珠」之喟嘆。曹家依靠一代又一代的艱辛努力,贏得皇家的寵信,並依賴皇家,一步一步壯大起來,直到康熙時期,達到輝煌的巔峰,因此,紅樓版的曹家一一榮國府總管是「賴大」。

康熙時期的「九子奪嫡」,在文本中簡化成正統之胤礽(排行第二)與非正統之胤禛的爭鬥,只有胤礽被廢,胤禛才能最終完全掌控皇家,而在作者心中,胤禛為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耍賴獲得了權力,因此,紅樓版皇家一一寧國府總管是「賴二」。

3、以「二」為正統的榮國府

寶二爺和賈環。寶玉是嫡子、二爺,是榮國府中的「鳳凰」,相當於胤礽,也是嫡子,也曾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也排行第二。賈環,雖然繁體字里環和壞並不完全相同,但也非常近似,其名字里應該有「第一壞」之隱意。賈環是庶子、三爺,相當於胤禛,即後來的雍正。雍正是皇四子,也是庶出,賈環是"三」而不是"四」,或許有避文字獄之考慮。第七十五回賞中秋,賈環作詩,賈赦激賞:"這方是咱們的口氣,將這世襲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襲呢。」在「草蛇灰線、伏線千里」的文本中,庶子賈環最終小人得志,掌握榮國府大權,而康熙皇子之爭最終的結局也是嫡子胤礽一敗塗地,庶子胤禛大獲全勝。

二老爺賈政和賈赦。賈政,字存周,雖然沒有襲榮國爵位,只是從五品員外郎,卻常住與紅樓版皇家一一敕造寧國府同一級別的敕造榮國府,聲勢遠勝襲了榮國爵位的賈赦,在風月寶鑑背面,同時也隱喻了像王一樣的存在,即所謂的保存以「二」為正統的周禮[注1]。第七十六回,賈母提到賈敬已死兩年多了,脂硯齋在此有條看似突兀的批語「不是算賈敬,卻是算赦死期也。」 還有一條關於賈赦的脂批,在第三回,"這一句都是寫賈赦,妙在全是指東擊西、打草驚蛇之筆,若看其寫一人即作此一人看,先生便呆了。」那麼,這兩條脂批該如何解讀?賈敬隱指雍正,根據以上兩條脂批暗示,在風月寶鑑的背面,賈赦扮演類似於雍正的殘酷角色,貫穿於榮國府所暗喻的九十年皇家風雲。

賈赦和賈政之間似乎風平浪靜,但「《石頭記》中多作心傳神會之文,不必道明,一道明白便入庸俗之套」(脂批),兄弟倆之間真實關係,遠非如此。

除了第七十六回中秋節,賈赦借講笑話暗諷賈母偏心之外,在賈敬死後不久,賈赦因一件極機密事派賈璉到平安州,文本並沒有具體寫是何極機密事,但考慮到文本中暗藏著正統與非正統之爭,賈赦在風月寶鑑的背面還扮演賈敬(雍正)一樣的角色,而賈政扮演正統的王一樣的角色,應該能夠心領神會到此極機密事涉及到王權之爭,「平安州」就是「假語」,如同「金陵」,隱指清,「平安州」就是大不安。

第四十三回脂批指出:「一部書全是老婆舌頭,全是諷刺時事,反面春秋。所謂`痴子弟正照風月鑒』,若單看了老婆舌頭,豈非痴子弟乎?」,因此,在假借意在「使閨閣昭傳」的文本中,妯娌之爭、婆媳之爭,同樣也隱喻正統與非正統之爭。

二太太王夫人、璉二奶奶鳳姐和邢夫人。大觀園「系玉兄與十二釵之太虛幻境」(第十六回脂批),大觀園是正統之象徵[注2],鳳姐作為十二正釵之一,是正統之一方。鳳姐之夫賈璉,乃賈赦長子,在文本中,無論採取任何一種排序方式,都不應被稱為璉二爺,文本如此寫,其實意在鳳姐,暗示「二」的正統性。

邢夫人,刑之夫人也,其夫賈赦字恩侯,夫妻倆合在一起,自然就是「假赦真刑寡恩」也。邢夫人一直磨刀霍霍、虎視眈眈,擠壓協理榮國府的二奶奶鳳姐,在下人的挑唆下,也開始對一向寬厚仁慈的王夫人心生嫌隙,最後王夫人惑奸讒查抄了正統之象徵一一大觀園。

脂硯齋在第一回回前批中指出,「何非夢幻,何不通靈?作者託言,原當有自。受氣清濁,本無男女之別。」文本中的女性也可以隱指歷史上的男性人物,也有與「二」有關的女性的婚姻隱喻正統與非正統之爭。

「二木頭」迎春和孫紹祖。文本中「全是指東擊西、打草驚蛇之筆」,《紅樓夢》曲中,第八支《喜冤家》是悼念夭亡的迎春,但主要的筆墨卻是強烈譴責孫紹祖,而脂硯齋特地在此批道「題只十二釵卻無人不有,無事不備」,而孫紹祖乃大同府人氏,脂批又指出,大同設雲「大概相同也」(脂批),因此,寫小小的孫紹祖"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中山狼,無情獸,全不念當日根由」,並不局限於孫紹祖,而是意在暗寫與其「大概相同」之無限大。孫紹祖「現襲指揮之職,在兵部候缺提升」,指揮之無限大就是天下之總指揮,即皇上。

孫紹祖是十足的大反派,「指東擊西、打草驚蛇」之下的皇上當然就是非正統之皇上,暗指雍正。候缺提升則隱指胤禛只是正統之胤礽的備胎,只有胤礽出缺,他才有機會君臨天下。當年胤礽如月中天之時,胤禛也曾積極向他靠攏,成為"太子派"重要一員,胤礽也算有恩於他,即「當日根由」,但最終胤禛登上皇位,卻拋卻過往,瘋狂殘害胤礽。兄弟情緣難得,又曾經是同一派,是"喜",但在正統與非正統之爭下,最終卻成了生死"冤家」。

因此,迎春的婚姻悲劇,在風月寶鑑的背面,也有無法明說的政治意涵[注3]。

「賴二」的寧國府,從秦可卿病亡(相當於大觀園正文中第五十八回老太妃病薨)之後,就已經進入了非正統時代。第六十三回,賈敬暴亡,賈珍竟然在「家喪」(其實就是雍正的國喪)期間,繼續與兩個妻妹調情、淫樂,並在賈蓉攛掇下,讓賈璉偷娶妻妹尤二姐,三人組成父子、兄弟、叔侄的聚麀三人組。

鳳姐以「國孝家孝兩重在身,就把人送了來」和「親大爺的孝才五七,侄兒娶親」為由,大鬧寧國府,後又用計謀,讓尤二姐在無路可退之下,吞生金自逝。鳳姐固然兇悍,富有心機,手段毒辣,但情有可原,因為事出有因一一「造釁開端實在寧」。

賈珍父子的所作所為給鳳姐帶來很大煩惱,並讓兩個「二」(璉二爺和璉二奶奶)漸行漸遠、兩個「二」(璉二奶奶和尤二姐)斗得兩敗俱傷。第六十四回,有早期脂評本特有的回前詩曰:「嗟彼桑間人,好醜非其類」,將尤二姐、尤三姐比作與黛玉相反的浪蕩女,但後來可能加入了政治的隱喻。

而第六十五回興兒向尤二姐、尤三姐演說榮國府,提到黛玉「面龐身段和三姨不差什麼」,並將寶玉貶得一無是處。尤二姐為寶玉感到惋惜,但三姐卻慧眼「辨寶玉」(第六十六回回末總批),二姐笑道:「依你說,你兩個已是情投意合了。竟把你許了他,豈不好?」三姐「能辨寶玉」,也「能識湘蓮」(第六十六回回末總批),而她的意中人就是「最和寶玉合的來」(賈璉語)的柳湘蓮(柳二郎)。

文本這麼多伏筆,意在暗示尤三姐和柳二郎的悲劇是為林黛玉和寶二爺的悲劇作引。尤三姐和柳二郎悲劇的根源同樣也在於「除了那兩個石頭獅子乾淨,只怕連貓兒、狗兒都不幹凈」的寧國府。

「賴二」的寧國府,它的一切都是綻放在「二」的血淚之上的惡之花。

「正強忽弱誰明」(第七回回前總批)的正統與非正統之爭,風雲變幻莫測,任何人身處這樣的時代,都會無所適從,無能為力。那麼,在這種時代背景之下,人應該如何智慧地應對?

「深知擬書底里」的脂硯齋闡述了文本所給出的答案。第十三回秦可卿魂托王熙鳳,說到一切不過是「瞬息繁華、一時歡樂」,脂硯齋對此批道:「`瞬息繁華,一時歡樂』二語,可共天下有志事業功名者同來一哭。但天生人非無所為,遇機會成事業,留名於後世者,亦必有奇傳奇遇,方能成不世之功。此亦皆蒼天暗中輔助,雖有波瀾,而無甚害,反覺其錚錚有聲。其不成也,亦由天命。其奸人傾陷之計,亦非天命不能行。其繁華歡樂,亦自天命。」,就將這一切歸因於天意,而人於其間,只有「知天命而存好生之心,盡己力以周旋其間,不計其功之成與否,所謂心安而理盡,又何患乎?一時瞬息,隨緣遇緣,烏乎不可!」

注1、詳見《「行」走紅樓》系列拙文 11《賈家一一既是曹家,又是皇家》12《雙面「賈家人」》

注2、詳見《「行」走紅樓》系列拙文 15《大觀園一一正統之象徵》

注3、詳見系列拙文《一個關於「二」與狼的寓言》

作者:郭進行,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2031e9fa5e18a01c6bd1d9980c865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