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運轉水運 煤炭開啟南下新旅程

2023-12-27   全國能源信息平台

原標題:陸運轉水運 煤炭開啟南下新旅程

陸運轉水運 煤炭開啟南下新旅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受多輪寒潮天氣影響,我國多地出現了中到大雪,甚至局地出現了暴雪或大暴雪天氣。不僅北方的多地氣溫接近歷史同期最低極值,中東部地區也將經歷強寒潮天氣,導致多地的供電和供暖需求顯著增加。百姓能否溫暖過冬,能源供應是關鍵。為了深入了解能源保供的實際情況,總台央視記者一路跟著西煤東運大通道,從鄂爾多斯的神東礦區出發,現在已經抵達了我國最大的煤炭下水港——河北滄州黃驊港。這裡是西煤東運和北煤南運的重要樞紐港,從這之後,煤炭將走水運南下。

總台央視記者 張叢婧:這裡是黃驊港碼頭,我們一路從鄂爾多斯運來的煤,現在正在裝船,要運往江蘇的電廠。工作人員告訴我,這一艘船就能裝五列火車5萬多噸煤,能夠發電一億多度。目前像這樣在裝煤的船,碼頭裡還有13艘,並且錨地還有40多艘船在等待著裝煤。

黃驊港共擁有煤炭泊位17個,每年煤炭吞吐量超2億噸,最大煤炭堆存能力約460萬噸。是一座以煤為主,兼顧散雜貨和油品的現代化綜合性能源港口。截至目前,黃驊港煤炭下水量年累計完成2.04億噸,同比增長2.4%,連續5年位居全國煤炭港口之首。

總台央視記者 張叢婧:經過近20個小時的作業,這艘輪船馬上就要裝滿煤了。碼頭這裡風也很大,吹在臉上生疼。我在這發現,從卸煤到裝船,依然在應對低溫風雪天氣。大家24小時不間斷地清理凍煤,檢查設備有沒有凍裂、運煤皮帶有沒有打滑。港口的將近3000人在接力,都想讓煤運得快一點,再快一點。按計劃,這艘船將在海上行駛2天的時間能到目的地。

總台央視記者 張叢婧:船長您好,咱們這個船是要開了嗎?

貨輪船長 顧建華:對,還有十幾分鐘要開船了,這次這個海況不是很好,因為有寒潮的影響。海上將遭遇大風浪天氣,現在北煤南運急呀,所以我們要儘快地把煤炭運到千家萬戶。

此次千里保供路由陸運轉為水運,這些保供電供暖的煤炭也開啟了南下的新旅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煤炭市場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全國能源信息平台聯繫電話:010-65369450,郵箱:nengyuanwang@126.com,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台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