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棉再次站上萬七關口 外需走弱,紡織企業未來發展的幾點思路

2023-09-12     中國紗線網

原標題:鄭棉再次站上萬七關口 外需走弱,紡織企業未來發展的幾點思路

儲備棉輪出日掛牌量增加至約2萬噸

75萬噸棉花進口滑准稅配額已下達

上周儲備棉輪出日掛牌量增加至約2萬噸,加大力度緩解國內皮棉供應緊張問題,近日相關組織表示新棉收購期或繼續進行中央儲備棉銷售來穩定棉花市場。

今年7月有關部門公告增發75萬噸棉花進口滑准稅配額,並啟動中央儲備棉銷售。據悉,近日滑准稅配額已下達給棉紡企業,新棉收購期間將根據形勢繼續銷售中央儲備棉,以進一步穩定國內棉花市場,保障新棉收購有序進行。港口棉花庫存也呈緩慢回升態勢,國內棉花及棉紗進口量增加,整體供應量得到補給,短期對國內棉價進一步上行形成壓制。

上周鄭棉承壓下行,9月8日,鄭棉主力合約收盤價跌破萬七關口,結算價為17100元/噸較9月1日下降685元/噸,跌幅達3.85%

但是隨著市場消化以上因素的壓力,以及美棉減產帶來的預期,鄭棉跟隨外盤反彈。

9月11日,鄭棉主力合約收盤價17185元/噸,重回萬七9月12日,鄭棉主力合約收於17350元/噸,較昨日收盤價漲220元,漲1.28%

近期棉花主力合約市場走勢

美棉減產對ICE棉花構成支撐

近期,美棉減產對ICE棉花持續構成支撐,市場關注今晚美國農業部對美棉產量和出口的最新預估,ICE棉花的上漲動能仍取決於美棉出口需求,暫時來看美棉出口表現不佳,市場繼續關注中國的進口需求。

近期ICE棉花市場走勢

國內方面,最近兩周影響棉花市場的因素主要是籽棉收購價格的預期和市場情緒。雖然儲備棉的投放大大緩解了當前國內棉花的供應緊張,但是由於市場上優質的新疆棉越來越少,且在儲備棉持續全部成交以及紡織企業開機率基本穩定的情況下,棉花現貨價格仍然比較堅挺,市場對籽棉收購價格的預期並沒有出現明顯下降。

上周鄭棉期貨的回落主要歸結於國內棉花市場情緒轉弱。有關部門堅定地穩定國內棉花供應的態度(包括新棉收購期間將根據形勢繼續銷售中央儲備棉和年底之前大量的棉花進口預期),和今年紡織市場旺季不旺的情況,令市場對新棉上市後的棉價走勢預期降溫。新棉上市前,籽棉收購價格的不確定以及棉花現貨價格已經居高不下仍然對鄭棉構成支撐。市場已經步入「金九」,下游需求將決定後市行情演繹。

外需走弱,紡織出口承壓

海關總署9月7日消息顯示,今年前8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7.0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同)微降0.1%。其中,出口15.47萬億元,增長0.8%;進口11.61萬億元,下降1.3%;貿易順差3.86萬億元,擴大7.3%。具體到8月來看,進出口總值為3.59萬億元,同比下降2.5%,環比增長3.9%。其中,出口2.04萬億元,同比下降3.2%,環比增長1.2%;進口1.55萬億元,同比下降1.6%,環比增長7.6%;貿易順差4880億元,同比(下同)收窄8.2%。專家分析指出,前8個月進出口總值下跌,外需走弱仍是主因。

據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8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278.62億美元,同比降幅10.02%,連續第四個月呈下降態勢,但降幅較上月縮窄,環比增加2.75%,增幅較上月略有擴大。8月紡織出口數據表現偏差。據中國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8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為278.62億美元,同比下降8.45%。其中,紡織品(包括紡織紗線、織物及製品)出口額為116.94億美元,同比下降4.70%;服裝(包括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額為161.68億美元,同比下降10.98%。

2023年1-8月,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額為1972.14億美元,同比下降9.96%,其中紡織品累計出口額為903.20億美元,同比下降11.22%;服裝累計出口額為1068.95億美元,同比下降8.87%。

打造「新韌性」

未來發展的幾點思路

著名學者施展在《溢出》一書中提到一個觀點,他認為過去多年中國製造非常重要的能力是韌性,韌性來自於廣大中小製造企業能夠把價格打到最低、某一個產品的性價比做到極致,從而實現全球的競爭力。

然而,現在這一能力受到一些明顯的挑戰,其中較為明顯的,就是需求端的變化。

在這樣的產業轉折時刻,相關機構前往江蘇常熟、蘇州,廣東汕頭等地,調研了紡織產業集群中的部分紡織企業,希望以典型產業的典型案例展示較多中小製造業的一線現狀,也從行業層面為更多企業和企業家提供一些思路啟發。

提起未來,許多行業聲音對中小微企業如何打造「新韌性」充滿關注。比如,以下是激盪Pro在汕頭、杭州等地調研收集的部分紡織業企業家聲音:

1、國內企業著力於性價比的競爭模式與傳統低勞動力成本優勢可能已經到達極限。廣東凱迪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慶渲表示:「現在產業鏈之間的合作模式接近極限了。比如我們現在已經要求每一個合作工廠就做某一個品類,必須把產品的性價比做到極致,否則沒有競爭力。」

2、新渠道、新流量、新技術將傳統商業模式的流量和市場吞噬殆盡廣東百利安內衣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勇標坦陳:「銷售渠道已經被線上多渠道分散、分化,對中小企業的實際經營造成挑戰。」

基於以上背景和現狀,綜合調研總結的主要破局方向:

首先,企業應該專注於細分的、獨特性的企業賽道和產品定位。具體來說,找到適合自己的、自己能做的、小而美的產品定位,深挖下去。

其次,從整個產業集群、產業鏈著眼,找到更有利的、更具有差異化競爭力的位置

第三,從科技視角出發,企業應該抓住數字化轉型的不可逆潮流。不久前,兩家杭州的紡織業數字化代表性企業,分別是國內最早轉型3D虛擬設計的服裝企業和國內最前沿的3D虛擬設計軟體的開發企業。這一技術可以使得傳統的國內服裝企業與外貿客戶的前期的產品溝通時間大為縮短,雙方在線上採用3D虛擬設計軟體共同參與設計並敲定服裝款式,再打樣寄送最後修改確認,從傳統的兩周時間縮短到八個小時。

最後,從全球化視角出發,企業應該適時走出國門,積極參與國際競爭。這方面已經誕生TikTok、SHEIN、Temu等代表性大型企業。

今年「金九」已至,市場走勢如何?歡迎大家點擊下方頁面進行投票

來源:國泰君安期貨、南華期貨、激盪Pro

編輯:中國紗線網新媒體團隊

(文章轉載、來源、刪稿、宣傳合作,請添加小紗微信newyarn888888)

想第一時間了解行業重大消息嗎?關注中國紗線網公眾號,發送「行情」,了解最新行情;發送「招聘」,查看最新崗位信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0aab44afccd4f2cfaadb853209b2a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