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野千鶴子,真的愛女性嗎?
很多年前,就有人跟我講,上野千鶴子是「左翼」、「女性主義者」,屬於「進步力量」。
特別是最近幾年,到處在引進她的書,吹捧她的理念和人生,大有「封聖」的趨勢。
然而這位「左翼」、「女性主義者」,卻親口說出「慰安婦問題被裹挾在仇日情緒中」,公然為日軍強征慰安婦的罪惡歷史洗地,請問,這樣的言論和日本右翼餘孽的言論有什麼區別?她左在哪裡?女性在哪裡?進步在哪裡?日本右翼餘孽不也口口聲聲說,日本沒有犯錯,都是時代的問題,不要總是「仇恨日本」嗎?
當初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的理由,不就是「懲罰中國人的仇日情緒」嗎?
甚至還創造出了「不純的受害者」這樣的荒謬名詞......
對於數十萬慰安婦受害者,上野千鶴子居然還要對她們進行「甄別」,分為「純潔的受害者」和「不純的受害者」,請問,這叫什麼「女性主義者」?
看完這些魔幻的言論,我心中只有兩個想法:
1、當代日本的某些「左翼」是非常可疑的,他們作為左翼,到底是如何看待當年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歷史的?他們反對的是「戰爭」?還是他們未能贏得戰爭?他們同情的是戰爭中被侵略、屠殺、蹂躪、踐踏尊嚴的一方?還是未能獲得勝利卻遭到懲罰的己方?
我們的輿論就是喜歡給日本文藝圈造神,我還記得《進擊的巨人》剛剛連載的時候,也有大量的日漫粉絲鼓吹諫山創「反戰」,然而追到完結的朋友都知道,他們說——艾爾迪亞人的屠殺、強行繁衍,這是前人的事,不該被後世的艾爾迪亞人背負,然而全世界的人還是不肯放過艾族人,那麼我們只能「滅世」了........所以,他真的「反戰」嗎?
我記得某位老師曾經說過,她和日本很多「左翼學者」交流過,只要一提到侵華戰爭,提到南京大屠殺,他們就會矢口否認,他們首先質疑中國的歷史,暗示我們所掌握的資料不準確,其次就會撇清責任——那是上一代的事情,戰爭已經結束了,和我們有什麼關係?這大約就是當今日本某些「左翼」的本來面目吧。
2、當代所謂的「女性主義者」也是非常可疑的;「女性主義者」們所謂溫柔、客觀、公正的形象,可能只是一種讓社會放鬆警惕的偽裝,她們所輸出的東西,不但對男性有害,同樣對女性有害,她們從未想著去消弭矛盾、解決問題,反而熱衷於設置議題、激化矛盾、創造問題。用「溫和」的假象,來撕裂社會。實際上她們還不如那些「拳師」呢,拳師好歹是坦誠地說出了自己雙標、無恥的訴求,堪稱光明磊落。而這些「女性主義者」,一方面享受著社會的追捧,打造著人生導師的人設,名利雙收,另一方面卻從來不對他們所輸出的價值觀負責任。同時,她們在行動上也是雙標的,在任何一個方面,她們都是踩在普通女性頭上獲得成功的,還要貶低普通女性不夠「覺醒」,這是一種高水平的PUA。
上野千鶴子在《厭女》一書中曾「深刻」地寫道: 只要女人還是被置於被男人選上地潛在競爭關係中,女性之間地同性社會紐帶,即使存在,也是很脆弱的吧?這正可以解釋,女人的嫉妒,為什麼不是針對背叛了自己的男人,而是指向同性的女人.......瓊瑤直呼內行,而且上野千鶴子也對這個理念身體力行。
上野千鶴子天天教導女性們尊重自己、愛自己、反抗父權和男性、不做男性的附庸、做獨立的女性,結果自己竟然做過25年的小三?攀附大自己25歲的老學術權貴?而且最後的結婚是為了財富和資產?
她有一本書叫做《父權制和資本主義》,標題起的記號,號稱要揭露「父權體制和資本主義的合謀」、擊碎「家庭愛的共同體的神話」.......但縱觀她的一生,她反個鬼的父權、男權和資本主義啊。
最後,我真希望她能夠捫心自問,自己夠不夠「誠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