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有座城市,處於四省交界,蘇軾在這裡寫下了千古名篇《赤壁賦》

2022-10-05     芒果旅行日記

原標題:湖北有座城市,處於四省交界,蘇軾在這裡寫下了千古名篇《赤壁賦》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黃州是蘇軾人生中最重要的地方之一,他在這裡寫出了《念奴嬌·赤壁懷古》、前後《赤壁賦》、《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卜運算元·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等千古名篇,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的《寒食帖》也是寫於黃州。

黃州讓蘇軾變成了蘇東坡。

地理位置

黃州,就是如今的黃岡,位於湖北省東部,處於大別山南麓,與安徽、河南、江西交界,長江流經黃岡長達215.5千米,因此黃岡被稱稱為「黃金水道」、「水岸都市」。

黃岡交通方便,距離省會武漢僅78公里,從市區坐高鐵過去僅需半個小時,到各個區、縣之間也非常方便。

這裡有近十個火車站、緊鄰三座機場、貫通五條鐵路、飛架六座長江大橋、縱橫五條高速公路,可謂是「承東啟西、縱貫南北、得中獨厚、通江達海」。

歷史變革

黃岡歷史悠久,具有2000多年的建置歷史,春秋戰國時期屬於楚國,漢魏晉時歸屬衡山郡、江夏郡、蘄春郡、武昌郡、豫州、齊安郡等,至北周時改名為黃州、蘄州,兩州管轄範圍大概就是今天黃岡市的範圍,唐宋時期依然是黃州、蘄州共治。

歷史人物

黃岡歷史上出過很多著名人物,如佛教禪宗四祖、五祖,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畢昇,「醫中之聖」李時珍,地質學家李四光等等。

北宋大文豪蘇軾也在黃州度過了他人生中最大起大落的四年,完成了蘇軾到蘇東坡的蛻變。他在烏台詩案後被貶到黃州,從人中龍鳳到受監視的罪官,從繁華的京城到邊遠的小城,蘇軾也曾心灰意冷,「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但是他沒有被黑暗吞噬,而是從陰影中走了出來,以更樂觀豁達的態度面對生活,「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他在自己家東面的山坡上開墾了一塊荒地種菜,命名為東坡,同時自號為「東坡居士」,從此蘇軾成了蘇東坡,他的詩風、書風、畫風也發生了重要的轉折,可以說黃州改變了蘇軾,而蘇軾也成全了黃州。

人文景點和自然景區

黃岡歷史人物很多,所以這裡的很多景點大都和這些歷史人物有關,如五祖寺、東坡赤壁、李時珍紀念館等等。

其中東坡赤壁可謂是黃岡的旅遊名片,因蘇軾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後赤壁賦》而聞名於世。

其實這裡並不是三國赤壁之戰發生的地方,只是因有岩石突出像城壁一般,顏色呈赭紅色,被當地人稱之為赤壁,後因蘇東坡在此寫就千名名篇而被後人稱為東坡赤壁。

如今這裡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要景點有二賦堂、留仙閣、坡仙亭

、碑閣、酹江亭等等,每一處景點都留下了歷史名人的書畫碑刻。

二賦堂是東坡赤壁最主要的景點之一,顧名思義,因紀念蘇軾前後赤壁二賦而得名,其中「二賦堂」匾額為清朝李鴻章所題寫,堂前對聯為辛亥革命領袖黃興所撰,堂內嵌有民國臨時總統徐世昌書寫的二賦與楹聯,堂內正面刻有前《赤壁賦》楷書,由清人程之楨書寫;背面刻有後《赤壁賦》,由近代著名書法家李開重寫。

坡仙亭嵌有歷代名人的書畫碑刻26塊,其中蘇軾的書畫碑刻14塊;酹江亭內嵌有歷代名人的書畫碑刻14塊,其中以康熙御書《赤壁賦》與清人葉志詵「一筆壽」最為知名。

碑閣石碑126塊,其中119塊為蘇軾手書,《景蘇園貼》石刻是我國蘇軾手書作品最多、摹刻質量最佳、保存最完好的蘇書碑林。

李時珍是黃岡的另一張名片,他出生於蘄春縣,他一路像杜拉拉升職記一樣,從民間到王府,再到皇家太醫院,最後又辭職返回家鄉,然後四處遊歷考察,歷經近30年時間,完成了《本草綱目》的初稿,又經過10年修改了3次,才最後完成了這部偉大的著作。

《本草綱目》共收藥物1892種,輯錄藥方11096則,繪藥物圖1100餘幅,是16世紀為止中國最終統、最完整的一部醫藥學著作,被翻譯成10餘種文字在國外出版,被譽為「東方醫藥巨典」。

所以到了黃岡,一定要參觀一下李時珍陵園、體驗一次李時珍艾灸、吃一回李時珍藥膳。

除了東坡赤壁和李時珍陵園,黃岡的黃梅縣也非常有名,因為這裡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黃梅戲的起源地,在東山問梅村,每天都有黃梅戲的表演,對於戲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到這裡看看。

距離東山問梅村不遠有個袁夫稻田景區,秋天時金黃一片,煞是好看,這裡有火車青旅、稻田餐廳、稻田民宿,可以零距離接觸大自然,可以聞著稻香入睡,聽取蛙聲一片,適合休閒放鬆度假。

特色美食

黃岡美食很多,如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武穴酥糖、武穴龍坪油麵、黃州東坡餅、東坡肉、浠水九孔藕粉、黃梅魚面、蘄春家方酒等等。

其中很多人感興趣的東坡餅、東坡肉,顧名思義是因蘇東坡而命名,傳說蘇東坡謫居黃州時,常去遊覽西山,靈泉寺的僧人用泉水和面炸餅款待,蘇東坡吃後喜曰:「爾後復來,仍以此餅餉吾為幸!」自此這種餅就被命名為「東坡餅」。

很多人以為東坡肉是杭州所創,其實他在黃州時常親自動手烹飪紅燒肉並將經驗寫入《食豬肉詩》中,只是當時的東坡肉名氣不大,至蘇軾到杭州任知州後,東坡肉才名聞天下。

我們到黃岡的第一頓晚餐就直奔張彬工作室吃東坡肉,外形如果凍,色澤鮮艷肥而不膩,吃得停不下來。

蘄春的李時珍藥膳也是不可錯過的美食,據說是根據李時珍記載的藥方改良而成,具有食療功效,美味又滋補。

黃岡,一座歷史悠久,美食眾多的城市,如果有時間,不妨到這裡細細口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024febecc9e35bec09149f7102c62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