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不看完這三部小說,不算中國人

2019-12-30     人民出版社

1938年10月,在一次會議期間,毛澤東和賀龍、徐海東等人閒談時聊起了中國文學。毛澤東半認真半開玩笑地說:「中國有三部名小說,《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誰不看完這三部小說,不算中國人。」

毛澤東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毛澤東從小就愛看中國傳奇小說。和別人不一樣,毛澤東閱讀這些傳奇小說時,不只是看故事看熱鬧,沉湎於一波三折離奇雲譎波詭的情節之中,還聯繫社會、政治和人生進行了深刻的獨立思考。


毛澤東一生都對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聊齋志異》等情有獨鍾,並且提出了與一般文學批評家們迥然不同的見解。


1958年8月,毛澤東在審閱和修改陸定一的《教育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一文時,專門加寫了這樣一段話:「中國教育史有人民性的一面。孔子的有教無類,孟子的民貴君輕,荀子的人定勝天,屈原的批判君惡,司馬遷的頌揚反抗,王充、范縝、柳宗元、張載、王夫之的古代唯物論,關漢卿、施耐庵、吳承恩、曹雪芹的民主文學,孫中山的民主革命,諸人情況不同,許多人並無教育專著,然而上舉那些,不能不影響對人民的教育,談中國教育史,應當提到他們。」


毛澤東為什麼說《紅樓夢》是「民主文學」呢?毛澤東曾把《紅樓夢》和《金瓶梅》加以比較,說:「《金瓶梅》是《紅樓夢》的祖宗,沒有《金瓶梅》就寫不出《紅樓夢》。但是,《金瓶梅》的作者,不尊重女性,《紅樓夢》《聊齋志異》是尊重女性的。」



他還曾說過:「有些小說如《官場現形記》,是光寫黑暗的,魯迅稱之為譴責小說。只揭露黑暗,人們不喜歡看,不如《紅樓夢》《西遊記》使人愛看。《金瓶梅》沒有傳開,不只是因為它的淫穢,主要是它只暴露黑暗,雖然寫得不錯,但人們不愛看。《紅樓夢》就不同,寫得有點希望麼。」


毛澤東自己不僅反覆閱讀《紅樓夢》,還推薦他人也要反覆閱讀。


在毛澤東看來,《紅樓夢》就是一部描寫四大家族衰敗史和封建社會階級鬥爭的小說。毛澤東充分肯定了小說描寫的主要人物賈寶玉對封建制度的叛逆性格。



毛澤東對《紅樓夢》中人物的塑造和語言的運用也十分欣賞。他多次談到鳳姐這個人物寫得好。他在文章和談話中經常引用《紅樓夢》中的故事和語言,並同現實生活聯繫起來。


在1957年的宣傳工作會議上,用王熙鳳說過的「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來鼓勵立志改革的志士仁人;在訪蘇的時候,用林黛玉說的「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來比喻國際形勢;在1958年召開的成都會議上,用小紅說的「千里搭長棚,沒有不散的筵席」來說明聚散的辯證法和「沒有一件事情不是相互轉化的」。



毛澤東要求理論文章、政治演說也要注意創造「新鮮活潑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而引用中國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故事、語言是途徑之一。《紅樓夢》大概是毛澤東最常引用的,也是他讀《紅樓夢》的一個特點。


與把《紅樓夢》當作歷史書來看不同,毛澤東看《水滸傳》,則是把它當作政治書來看。


關於《水滸傳》,毛澤東非常喜歡。無論是在井岡山,還是在長征路上,《水滸傳》都是毛澤東必讀的圖書。在延安整風時,《水滸傳》也是毛澤東親自圈定的黨員幹部必讀書目之一。



1975年8月14日,毛澤東批示正式印發自己對《水滸》的議論——


《水滸》這部書,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水滸》只反貪官,不反皇帝,屏晁蓋於一百零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義,把晁的聚義廳改為忠義堂,讓人招安了。宋江同高逑的鬥爭,是地主階級內部這一派反對那一派的鬥爭。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臘。


這支農民起義隊伍的領袖不好,投降。李逵、吳用、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是好的,不願意投降。



魯迅評《水滸》評得好,他說:「一部《水滸》,說得很分明:因為不反對天子,所以大軍一到,便受招安,替國家打別的強盜——不『替天行道』的強盜去了。終於是奴才。」(《三閒集·流氓的變遷》)


金聖嘆把《水滸》砍掉了二十多回。砍掉了,不真實。魯迅非常不滿意金聖嘆,專寫了一篇評論金聖嘆的文章《談金聖嘆》(見《南腔北調集》)。


《水滸》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一回本,三種都要出。把魯迅的那段評語印在前面。


關於《三國演義》的閱讀,有人認為毛澤東是將這部小說當作兵書來看的,或許有一定的道理。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毛澤東在講到「雙方強弱不同,弱者也讓一步,後發制人,因而戰勝」的時候,舉了中國古代六個著名戰例,其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也都是《三國演義》中濃墨重彩描繪的戰爭。


1953年,在《青年團的工作要照顧青年的特點》中,毛澤東又舉例《三國演義》,說:「曹操帶領大軍下江南,攻打東吳,那時周瑜是個『青年團員』,當時東吳的統帥程普等老將不服,後來說服了,還是由他當,結果打了勝仗。」毛澤東用這個故事闡明要重視提拔優秀年輕幹部,不要搞論資排輩,要看重能力要德才兼備。


除了《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三部小說之外,毛澤東還十分喜歡《西遊記》和《聊齋志異》。



毛澤東認為:「《聊齋志異》其實是一部社會小說,魯迅把它歸入『怪異小說』,是他在沒有接受馬克思主義以前的說法,是搞錯了。」毛澤東的觀點不僅深刻,而且到位。毛澤東在講話或與人談話中,對《聊齋志異》中的故事信手拈來。他甚至還認為《聊齋志異》可以當作清朝史料來看。


毛澤東對《西遊記》及其作者頗為稱讚。他主要講的是不要怕有不同意見,不要怕爭論,只要朝著一個目標,團結一致,堅持奮鬥,最後總是會成功的。



尤其讓毛澤東喜歡的是愛憎分明、敢於大鬧天宮、敢於與各種妖魔鬼怪鬥爭的孫悟空這個人物。毛澤東說自己的性格既有「虎氣」又有「猴氣」,這「猴氣」所指其實就是無法無天的孫悟空。


1961年11月17日,毛澤東在讀完郭沫若送來詩作《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後,和詩一首,曰:


一從大地起風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猶可訓,妖為鬼蜮必成災。

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

今日歡呼孫大聖,只緣妖霧又重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y7zW28BMH2_cNUgerr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