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淘媽
很多家長應該都知道,想要孩子健康發育的話,除了補充必需的營養,充足、高質量的睡眠也是必不可少的。孩子睡不好的話,會影響體能、身高、免疫力等。所以說,家長平時要多關注孩子的睡眠問題。像以下這幾個睡眠誤區,儘量避開,別坑娃。
誤區一:錯誤的哄睡方式
不少家長會採用抱睡、奶睡、搖睡等方式去哄孩子入睡,這些方法確實比較容易哄著,但是潛在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如果是抱睡的話,往往都是落地醒,家人可能要等到孩子進入深度睡眠狀態才能放下。這樣不僅家人累,還會讓孩子養成不好的睡眠習慣。
如果是奶睡的話,一般都是孩子睡著之後也要含著奶。一旦離開奶,孩子就會醒來。而且半夜孩子醒來的話,也要吃著奶才會繼續入睡,這樣就不利於培養孩子自主接覺的能力。同時孩子不停含著奶,吮吸乳汁,嘴裡就會長期處於有乳汁的狀態。對於正在長牙的孩子來講,容易導致齲齒。
如果是搖睡的話,也會讓孩子養成不好的入睡習慣。而且孩子被搖著之後,在放下的時候也容易醒來,家長還要繼續哄。
誤區二:晚睡
淘媽身邊有不少晚睡的孩子,每天晚上11、12點,還絲毫沒有睡意。家長也不在意,覺得只要孩子睡覺的時間夠就可以了。孩子想要發育的好,光有充足的睡眠時間是不夠的。要知道,孩子晚上在睡眠狀態下,內分泌系統釋放的生長激素是白天的3倍。而且生長激素一般都是在入睡後的1小時候慢慢進入高峰期,而這個時間段是晚上11點到凌晨1點。所以家長要幫助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可以白天少睡會兒,讓孩子晚上早點睡。
誤區三:開著燈睡
淘淘小的時候晚上就要開著燈睡,後來慢慢幫他戒掉了。如果房間裡光照太強的話,孩子就會變得很興奮,難以入睡。另外,孩子的視神經系統還在發育中,如果睡覺的時候開著燈,就會影響孩子對晝夜的區分。最終容易導致孩子睡眠時間縮短,從而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發育。有這種習慣的孩子,家長要慢慢糾正了。
誤區四:過早趴睡
我們說孩子小的時候多趴趴,對發育有好處。但是睡覺的時候就不要讓孩子趴著睡了,這是一種很危險的睡姿,尤其是還不會翻身的孩子。因為孩子還小,趴睡很容易窒息,還可能導致猝死。家人平時要多關注孩子的睡姿,如果趴著睡了,及時幫助孩子調整過來。
誤區五:一有動靜就回應
淘媽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就犯過這樣的錯,在孩子睡覺的時候,只要有一點動靜就安撫孩子,或者是和孩子說話。其實孩子睡覺的時候會由深度睡眠到淺度睡眠再到深度睡眠不斷變化,可能當孩子進入淺度睡眠的時候就會有翻身、哼唧的表現。但是這個時候媽媽也不要立馬就去安撫孩子,一般來講,孩子是可以進行自我安撫的。也就是說,你不用理,孩子過會兒就又睡著了。反而媽媽反應過度的話,就會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睡眠。當然了,如果孩子是明顯的哭鬧,媽媽就要干預了。
誤區六:睡覺打呼意味著睡得香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我們總覺得如果睡覺打呼的話,說明睡得很香。其實不是這樣的。如果孩子只是偶爾睡覺打呼,那家長可以不用理會。但是如果經常這樣的話,就需要引起注意了。因為如果孩子有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肥大的情況,睡覺就會打呼。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就該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了。
淘媽說:看似簡單的睡覺,其實也有很多學問。如果家長陷入以上這些誤區,往往是自己受累,還不利於孩子的發育。所以家人從小就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這樣大人輕鬆,孩子也會長得更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s-5WXQBURTf-Dn5Dl_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