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上海交通運行管理措施調整,四方面變化逐個數

2020-03-28   上海發布

在今天的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新聞發布會上,市交通委介紹了本市最新交通運行管理情況:一是撤銷省界道口的防疫檢查;二是除武漢班線外,允許並鼓勵省際客運班線全線復運;三是取消市內包車、市內通勤班車、毗鄰省際通勤包車及返滬員工省際包車不超過50%實載率要求;四是市內公共運輸有序恢復。詳情


3月24日零時起,本市疫情防控一級響應等級調整為二級響應後,為保證省際、市內交通「安全、高效、有序」運轉,本市交通運行管理措施也做了相應調整,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撤銷省界道口的防疫檢查


撤除鹽鐵塘口門、蘊藻浜口門、吳淞江口門、長湖申線口門等10個水上省際口門,由防疫檢查調整為防疫抽查;全面撤除G40滬蘇站(崇明)、G15滬浙站(金山)、S36興塔站(金山)、G60楓涇站(松江)、S32滬浙站(青浦)等9個陸上省際公安檢查站防疫檢查。


除武漢班線外,允許並鼓勵省際客運班線全線復運


截至3月27日,本市復運客運站已達21家,包括長途客運總站、長途南站、虹橋西站、美蘭湖站、浦東東站、滬太路站等,已累計發送客運班線5575班次,乘客63660人次;到達5507班次,乘客 87730人次。


取消市內包車、市內通勤班車、毗鄰省際通勤包車及返滬員工省際包車不超過50%實載率要求


通勤班車方面,前期隨著本市企事業單位逐步復工,客運企業逐步恢復了市內通勤包車業務,截至3月27日,開展市內通勤包車業務的客運公司已達150餘家,每日投放車輛4600餘輛。


返滬員工省際包車方面,自2月20日起恢復辦理返滬員工省際包車起,至3月27日,市道路運輸管理局已審核發放包車標誌牌239張,輸運返滬員工5153人,主要涉及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江西等地區。毗鄰省際包車方面,自2月26日起,本市有條件地恢復了毗鄰省份企業員工省際通勤包車業務,截至3月27日,已核發省際通勤車包車標誌牌197輛。


現階段,取消返滬員工省際包車乘客信息登記;簡化「點對點」辦理流程,使得辦理更精準,實現「今天申請今天辦結」的高效快捷。


市內公共運輸有序恢復


軌道交通方面,隨著全面復工復產,本市軌道交通客流快速回升,每周客流增量在80萬人次以上。3月16日軌道交通客運量在春節後首次突破500萬人次規模,至3月24日達到640.2萬人次的近期最高值,恢復到歷史同期的六成左右。


3月24日,軌道交通11號線(崑山段)恢復運營。目前,11號線(崑山段)三站日均進站客流1.44萬人次,出站客流1.39萬人次,恢復到疫情前正常客流的五成水平。


同時,早尖峰時段,軌道交通將繼續實施重點車站限流措施,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地面公交方面,機場、火車站等附近的公交樞紐站對乘客不再測溫。3月23日-3月27日本市地面公交客流回升至日均約284.4萬人次,比前一周上升13%左右,約為去年同期的一半,3月24日達到291萬人次的最高客流。


毗鄰公交全面復運,具體復運時間由各屬地確定,截止目前,全市24條毗鄰公交已恢復20條(尚未恢復的4條為嘉定59路,嘉定60路,太倉501路,崑山C7路)。


出租汽車方面,全面恢復除目的地為武漢外的跨市境業務(含網約車、租賃汽車)。


水上客運方面,從1月23日至今,所有輪渡、三島客運保持正常運營。3月16日,小洋山客運站省際水上客運功能恢復運營。


最後需要提醒的是,在疫情防控期間,乘客乘坐公共運輸工具仍舊必須佩戴口罩。選擇軌道交通、省際客運、水上客運出行時,仍需測量體溫才能進站。乘車時建議掃描「防疫登記二維碼」,以便行程可追溯。


資料:市交通委

編輯:周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