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於「張雲雷調侃京劇演員」的事件,引發社會各界的熱議。一周過去,事件可謂是一度峰迴路轉。
前日(11月30日)下午,曲協終於忍不住發聲,發表題名《爭做「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新時代工作者》的文章。文章的大部分篇幅,都顯得相當「正式」,很難讓人挑出毛病。但文章第一段的「張雲雷、楊九郎……這是他們拿地震做『哏』後又一次跌破道德底線」等語,卻已經破功。
事件的根源,是張雲雷和搭檔楊九郎在2018年5月19日於北京舉辦的某一場專場,表演傳統相聲腿子活《黃鶴樓》時,砸掛程派京劇名家張火丁和已故程派名家李世濟,使用了即使與相聲技巧掛鉤,也有著過界嫌疑的包袱。
在今年的5月13日之後,張雲雷和楊九郎又表演過數次《黃鶴樓》,其中一場是6月8日於「量子號」的商演上:
張:京劇界你知道我有多少好朋友麼?京劇界的好朋友。
楊:好朋友?哦他們還都搭理你?
張:火火。
楊:火火?葫蘆娃呀這是?(台下有年輕「老」粉搭茬:丁丁。但台上演員並未理睬)
張:張火丁。
楊:張火丁是您好朋友?(她的演出門票)一票難求哇。
……
張:秋秋。
楊:誰?
張:秋秋?
楊:秋秋我不認識,我認識啾啾。
張:遲小秋。
楊:您的朋友還都是唱程派的。
張:燕燕。
楊:燕燕?
張:李海燕吶。
……
而在稍後的7月13日於鄭州舉辦的專場,張雲雷和楊九郎除了和6月8日一樣,通過砸掛佟大為和張大千,帶出張雲雷扮演的吹牛者給自己標榜的「京劇『大』字科」身份,並且把火力轉移到抄搭檔的便宜,並沒有砸掛現實中的京劇演員。
單就「砸掛京劇演員」這個多少相聲前輩都曾用過的技巧來說,6月8日張雲雷的表演,已經算得上合格了,並無過分的地方。
9月29日的雪梨專場,張雲雷和楊九郎在表演《黃鶴樓》時再次用「丁丁」砸掛張火丁,但這一次,兩人選擇以最快的速度略過這個話題,而從楊九郎用食物「拉條子」(這個包袱有點冷門啊)和飲料「椰汁」來回應,以及後來的那句「祿祿,(還有)什麼,都是您的朋友?」來看,張雲雷似乎本意並不是準備再度「頂風作案」,用「丁丁」砸掛張火丁。
總體來說,從以上列舉的幾場演出來看,張雲雷和楊九郎在近期的演出風格選擇上,有了很大的改觀。
小馬畢竟精力有限,在有限的時間內,和諸多網友一樣,沒有找出如曲協所說張雲雷「又一次跌破道德底線」的證據。
曾經名噪一時的相聲演員姜昆,是中國曲藝家協會(簡稱曲協)的現任主席,常自稱也曾打小「坐科」的他,自然不會不知道傳統相聲的這些技巧。
甚至在1987年的央視春晚舞台上,姜昆自己也通過砸掛(葛存壯客串的)京劇演員,通過和搭檔唐傑忠的一問一答,引出後來成為自己最著名代表作的演出——《虎口遐想》。
(背景是上一個節目是由葛存壯和京劇演員李光合作《雙簧京劇清唱》。顧名思義,葛存壯只負責表演,演唱者依然是京劇演員李光。表演過程中,有一個李光從幕後出來,葛存壯受到驚嚇摔倒的環節。)
姜:您看剛才啊,這葛存壯唱完戲,怎麼一瘸一拐地就下去了?
唐:沒看見嗎?他剛才在舞台上摔了個跟頭,把腳崴了。
姜:摔跟頭了?
唐:哎。
姜:不過他摔這跟頭這姿勢,沒我前些日子摔那跟頭漂亮。
曲協發表的聲明被媒體轉載後,引發熱議。曾在德雲社新加盟的相聲演員張番、劉銓淼的「演出被叫停」風波後嘲諷網友的「青曲社」班主苗阜,再次成為被攻擊的對象。只是這一次,網友終於得到了眾多「大媒」的正面反饋。
近日凌晨,中國歷史研究院發布微博,稱
「無論張雲雷還是苗阜,究竟是調侃還是詆毀,人民群眾心如明鏡。是領時代之風貌的曲藝大師,還是狺狺狂吠的跳梁者,歷史終將做出評價。」
隨後,紫光閣發布署名文章《讓文藝上的歷史虛無主義沒有藏身之地》,文中雖未直接點名,所指為誰,自然一目了然。
本來在事件被熱議的過程中就有著「被迫參與」意味的程派藝術研究會,再度發聲,稱:
「與相聲藝人張雲雷、楊九郎以及他們所屬藝術機構之間,也無絲毫利益關聯和利益糾葛」
「至於一些年輕觀眾因為張雲雷的學唱才知道程派藝術,說明在京劇等傳統戲曲藝術的傳播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本會將以此作為激勵,更加努力工作,不負時代和社會厚望」
並在聲明末尾申明「保留在法律框架內採取其他形式追究相聲藝人張雲雷、楊九郎「辱程」責任的權利」。
在各界的輿論施壓下,苗阜稱:「感謝大家的批評和監督!以前犯過的混不少,多不以為恥,加入曲協後組織的教育培養使我從思想認識上有了極大提高,做為曲藝工作者沒有起到正向作用 是我的失職,苗阜再次道歉!!! 今後若有不足,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一定虛心接受,觀眾的罵聲是給我長記性! 是好事!」
相比張雲雷,苗阜似乎要「幸運」得多,除了部分自帶立場的網友,大部分評論均以「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等語讚揚。
在沒有證據證明他們同是高呼「封殺張雲雷」的那一批網友的前提下,小馬自然不願意,也沒有必要、沒有理由像某些作者一樣嘲笑他們「雙標」。
而作為曲協,在處理相關事件方面,又該有何標準?這也是大多數網友關心的。
至於苗阜,這些年來似乎也挺「慘」,好像一直忙於道歉。大概也是某些網友產生「早些年前就道過歉」 的記憶偏差緣由所在。
「調侃地震」風波之後的張雲雷,總體上也很好地履行著當初「今後一定努力加強自身「藝德」建設,提高自律意識,做到「德」在「藝」前,以更多、更好、更優秀的作品回饋廣大觀眾的厚愛,回饋社會的期待」的承諾,又將以哪種姿態,贏得大眾什麼程度的原諒?
聲明:本文由 小馬曲藝 原創,未經允許謝絕轉載,轉載請告知並註明作者姓名。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j-8zG4BMH2_cNUgNe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