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轎喜事》開播,《上錯花轎嫁對郎》卻火了

2023-08-29     塵飛揚說經典

原標題:《花轎喜事》開播,《上錯花轎嫁對郎》卻火了

真真有點黑色幽默。

8月28日,《花轎喜事》開播,《上錯花轎嫁對郎》熱度飆升到某平台的第三名。

豆瓣上《上錯花轎》的短評區也熱鬧起來了。

是觀眾先入為主厚古薄今,還是《花轎喜事》不太行?

我認為主要是後者。

儘管《花轎喜事》的劇情和分鏡幾乎是對《上錯花轎嫁對郎》的復刻,但它們不是同一量級的作品。

簡而言之,《上錯花轎嫁對郎》是古裝輕喜劇,《花轎喜事》更像是披著古裝外衣的輕喜劇。儘管兩者都是對古代愛情的戲說,但前者有時代意識,後者幾乎沒有(比如洞房花燭夜的酒,是白酒形態)。

第一集,出嫁當天,途中大雨傾盆,兩路人都去仙女廟避雨。

《上錯花轎嫁對郎》是將轎子抬到屋內,而《花轎喜事》則是兩位新娘步行到屋內避雨。

古代禮儀,新娘上花轎後途中不能下轎(準確講,這是迎親時才有的規矩,兩人現在還不算真正的迎親環節)。

即便這樣,改變兩人命運的媒婆,對冒雨下轎竟沒有任何聲音。

退一步講,即便我們能接受這是權宜之計,《花轎喜事》的處理也很有問題,傾盆大雨中,兩位新娘的嫁衣竟然沒有被淋濕?

這是在頌揚我國古代服裝的黑科技,已經有強大的防水功能嗎?

有《上錯花轎嫁對郎》珠玉在前,《花轎喜事》能獲得好感的難度挺大。

《花轎喜事》的最大賣點是憑藉甜美風格出圈的田曦薇,仙女廟躲雨段落,李玉湖和杜冰雁更像是主角與配角的交手,杜冰雁的魅力被壓制。

先說杜冰雁。

杜冰雁的是步搖左右對稱而戴(主流模式),這個思路是對的。步搖是頭飾,也是約束女子步態,古代美人以端莊為美,步搖繁複而不紊亂,契合她的大家閨秀身份。

杜冰雁的言行節奏是慢悠悠的,這是大家閨秀該有的穩重。按照戲劇的說法是,杜冰雁用青衣演法。

然而,飾演杜冰雁的演員白冰可,臉比田曦薇還要小,而且還是錐子臉。她的妝造不該延續《上錯花轎嫁對郎》版杜冰雁的妝造思路,於是,她的臉鎮不住那麼多頭飾。

儘管音樂烘托,原版中杜冰雁掀起蓋頭能驚為天人,新版則沒有那麼驚艷。

妝造師的妝造思路有問題,只會模仿,不知變通。

再說李玉湖。

對插是步搖的主流穿戴方式,李玉湖只有一側佩戴,給人一種不平衡的感覺。這匹配李玉湖的活潑好動的性格。

《上錯花轎》的化妝師楊樹雲分享過給李玉湖的妝造思路,摘錄如下。

李玉湖在仙女廟這場戲中是新娘身份,她的髮型在宛如盛開的芙蓉髻上裝飾了幾朵鮮艷的紅絨花,不僅顯現了結婚的喜慶,又符合武館出身女孩兒的家境,保留了李玉湖清純大膽和她單純的本性。
一般步搖成對插,我給她插在了一側。這樣打破了人物造型的平衡感,給人以不穩定的感覺,李玉湖的性格正是活潑好動,而且她行事不按規矩出牌,不是那種恪守陳規、低眉順眼的乖乖女。

田曦薇的妝造沒啥大毛病。問題是,田曦薇的表演有過火的問題。

杜冰雁誇讚她貌美,田曦薇喜不自禁仰頭笑,有一種洋洋得意的勁兒。

既然李玉湖敢認可杜冰雁的誇獎,她再像《上錯花轎》那樣說杜冰雁美就有些虛情假意了。李玉湖本就是心直口快的直女,很難這樣做。

估計田曦薇太想演出李玉湖的活潑可愛,反而過猶不及。

劇中為了表現李玉湖好武活潑,她突然用手指杜冰雁的額頭,這種富有攻擊性的動作不是活潑,是彪,這會嚇到杜冰雁的。

同樣是這一情節,《上錯花轎》也有明顯瑕疵,李玉湖舞劍段落,有明顯的替身痕跡。

《上錯花轎》能在豆瓣拿到8.5的高分,固然有童年濾鏡的加持,但它的服化道確實在線,一看就是老手藝人的作品。原版的化妝師楊樹雲,就做過87版《紅樓夢》這樣的好作品。他的加入是《上錯花轎》最好的決定之一,他讓劇中的美女各有千秋。

然而,美女離不開化妝。

比如黃奕的鼻子有點大,楊樹雲非常懂得揚長避短。

我沒有用線條色給她的鼻子做減法,也就是畫鼻側影。而是在鼻樑的最中部用提亮色加高了她的鼻樑,使其立體,做了加法。再在鼻頭的兩鼻翼處用淺棕色化妝筆輕輕地往裡收了一下,這就夠了。我將眉、眼、唇都化得非常漂亮,轉移了大家的視線,沒有精力再去關注她的鼻子,這個方法叫作「焦點轉移法」,在鏡頭裡,臉上好看的地方太多了,她的鼻子就被忽略了。

李玉湖和杜冰雁本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美女,一個好動,一個好靜,一個舞槍弄棒,一個知書達禮。

因此,原版中杜冰雁和李玉湖的唇色是不一樣的。杜冰雁的唇色更加晶瑩水潤,下唇中部用唇釉裝飾,努力營造「口動櫻桃破」的意境(楊樹雲語)。

古人崇尚櫻桃小口,要增加美女的古典風味,要畫小嘴唇。

新版中,李玉湖和杜冰雁都是紅唇,缺少如原版一樣的精心設定。

更糟糕的是,杜冰雁有老態,是因為她有法令紋。李玉湖走的依舊是演員常見的元氣掛,但她眼睛裡的紅血絲明顯,也是敗筆之一。

一雙如盈盈秋水的眼睛,是古代美女的標配,當代的明星在眼睛上面翻車的太多了。電子產品的頻繁使用,熬夜拍片的不良習慣,也很難讓當下的演員們有雙清澈見底的眼睛了。

文章的結尾處,分享一個關於《上錯花轎》的幕後故事。

某歌星拿出200萬,條件是她來一位重要角色。這二百萬相當於總投資的三分之一,是劇組很難拒絕的誘惑。

導演張子恩不同意帶資進組,堅持讓黃奕主演李玉湖。歌星退步,說演杜冰雁吧,然而張子恩選了剛畢業的李琳。

即便有撤資風險,張子恩依舊堅持自己的藝術直覺。這是老手藝人的匠人精神。

在流量為王的網際網路時代,這種匠人精神還剩多少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fc752e1be6a5ec0fa676aa2e39de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