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語言認知康復專欄將定期為您推出有關語言、智能障礙及認知行為問題的康複診療相關科普知識,歡迎持續關注!
在語言認知專欄的前幾期,大家了解到了視覺感知對孩子的學習和發展至關重要。但是在我們進行視覺感知的時候,到底發生了什麼,大腦的處理機制又是什麼樣的呢?大家可以在接下來兩期專欄中找到答案!
通常我們說到視覺,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眼科,事實上針對視知覺的研究,針對由於視知覺障礙出現學習問題的孩子,更多是由神經心理學家和眼視光的醫生跨學科協作來完成。
視覺感知就是識別和理解我們看到的信息,通過眼睛不斷地進行細微的運動,從而掃描楚物體的形狀,找到其中關聯的過程。舉例來說當我們看到一副抽象畫時,不能第一時間辨認出來畫的是什麼,這個時候眼睛就會在這幅畫上進行掃視,由一些點連接成線,然後逐漸辨認出圖畫的內容,一旦我們的大腦識別出這幅圖畫,就不會返回到之前陌生的狀態,當再次看到圖畫的時候就可在幾毫秒之內辨認出來,這就是視覺感知的過程。
視覺感知是一個主動的智力過程以及高速的信息處理過程。主動的智力過程是說我們每次在進行注視的時候,大腦都需要構建出相應的模型,並對其進行識別加工、解讀信息,尤其當我們進行複雜的視覺感知時,大腦還需要識別整個事件的過程、空間及時間的順序。
高速的信息處理過程是指視網膜接受光線,快速成像並在大腦形成外界景象,我們的大腦中有幾十億的神經元處理視覺信息,這些神經元處理視覺信息的速度遠遠超過了現存的性能最高的超級計算機。你可以想像一下電子顯示屏,螢幕上羅列著整齊有序的信息,我們的視網膜就是如此,在視網膜的平面上,排列著對光敏感的感光細胞,他們按照光線照射的強度不斷處於激活或抑制狀態,通過在激活和抑制狀態之間的不斷變化,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可以在幾毫秒內重組成不同圖案。
同時視覺感知也是一個大腦學習的過程,當視網膜成像後,我們大腦必須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積累才能掌握外界事物的特定組合特徵,從而對外界的感知變得可靠、可重複、可預測,我們才能感到安全和有序!
語言認知 | 發育性眼動(DEM)測試與讀寫困難
語言認知 | 視空間與非言語學習障礙
語言認知 | 眼睛的運動與閱讀
【語言認知康復中心介紹】
廣東省中醫院語言認知康復中心即原言語吞咽診療中心,成立於2014年11月,是康復醫學科言語病理學亞專科,是國家衛生健康委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頒布的高級卒中中心建設單位之一。
目前科室分別在大德路總院、大學城醫院和芳村醫院分別有專門的診療區域,其中大德路總院占地約450平方米,設有腦功能實驗室、語音採集室和語音實驗室、吞咽治療室、傳統/音樂治療室、腦功能訓練室、多感官訓練室、兒童訓練室等多個獨立功能診療區域。
【科室主要業務範疇】
1、腦功能康復:
中心引進了ERP腦電系統、經顱磁刺激技術、多參數腦電生物反饋、德國Rehancom電腦認知評測系統等國際先進設備,開展了大腦功能的測評,不僅能針對腦損傷後語言/認知/吞咽等功能障礙進行評估和治療,同時能對無明顯大腦結構損傷的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進行早期診斷和治療。中心在規範化評估基礎上,結合認知心理前沿科學提出新的診療思路,從大腦功能網絡和語言認知加工模型角度介入,結合非侵襲性腦刺激技術治療腦功能障礙患者,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
中心引進了ERP腦電系統、經顱磁刺激技術、多參數腦電生物反饋、德國Rehancom電腦認知評測系統等國際先進設備,開展了大腦功能的測評,不僅能針對腦損傷後語言/認知/吞咽等功能障礙進行評估和治療,同時能對無明顯大腦結構損傷的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進行早期診斷和治療。中心在規範化評估基礎上,結合認知心理前沿科學提出新的診療思路,從大腦功能網絡和語言認知加工模型角度介入,結合非侵襲性腦刺激技術治療腦功能障礙患者,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
2、兒童語言/認知障礙:
中心開展了多種原因導致的兒童功能性構音障礙、語言發育遲緩、智力障礙、學習障礙等功能障礙的評估,從語言發育、加工效率、工作記憶、語音樣本分析等多個方面抽絲撥繭明確患兒語言言語障礙的原因,並引進不同種類的計算機語言、聽辯、語音、認知等矯治系統,開展了包括多參數腦電生物反饋、經顱直流電刺激治療、經顱磁刺激治療、聲音療育和計算機語言/言語/認知輔助訓練系統等在內的綜合康復治療方法,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3、吞咽障礙:
中心是國內最早將電視錄像造影、食管測壓、表面肌電圖應用於吞咽障礙評估的醫院之一,為吞咽障礙的臨床評估和科學研究提供更為有力的支撐。同時,中心將非侵襲性腦刺激技術、吞咽生物反饋技術等運用於吞咽障礙患者的治療,從大腦功能網絡角度探討吞咽障礙康復的機制,在臨床療效和研究領域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4、嗓音障礙:
嗓音障礙又稱發聲障礙,多由於聲帶小結、聲帶息肉、聲帶麻痹、神經系統疾病等導致,以聲音嘶啞、發聲費力、音調、響度異常等為主要表現,嚴重者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會交往。同時與職業也有很大關係,多見於銷售人員、老師、醫生、歌唱人員等。中心開展了針對該類患者的計算機嗓音評估、電聲門圖、動態喉鏡等檢查,治療方面開展了計算機嗓音矯治、共鳴訓練、呼吸訓練、生物反饋治療、等多種方法改善患者的發聲情況,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
5、中醫傳統特色治療:
中心有專門的傳統(音樂)治療室,針對成人/兒童語言認知障礙、吞咽障礙、嗓音障礙等功能障礙開展了中藥、針灸(包括頭針、體針、腹針、手針等)、艾灸、刺血拔罐、刮痧、耳穴、穴位注射、五行音樂治療等中醫特色治療。運用「虎符銅砭」刮痧法治療鼻咽癌後吞咽功能障礙,明顯改善患者精神狀況和提高生活質量;頭針和中藥治療兒童語言認知功能障礙,同時能改善患兒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睡眠和飲食等功能障礙。
團隊成員出診時間
本期作者:
靖紫薇
康復治療師,2018年7月工作於廣東省中醫院言語吞咽診療中心至今。
擅長:腦卒中、腦外傷、帕金森病、頭頸部腫瘤手術/放療後等多種原因導致的吞咽、言語、認知、構音障礙的康複評估及治療;兒童構音障礙的評估與治療。曾獲得康復醫學治療技術初級治療師資格證、華語構音/音韻臨床測驗認證評估師、DREAM兒童語言發育標準化評估康復系統資格證書、心理諮詢師三級資格證書。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語言認知康復中心
執行編輯:盧悅明
審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