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搜狐財經
作者|汪夢婷
上市券商三季報落下帷幕。
2023年前三季度,43家上市券商中共13家實現100億元以上營收。中信證券營收、凈利潤分別為458.07億元、164.14億元,均排名行業第一,且為唯一一家凈利潤超百億的券商。
從凈利潤增速看,33家券商凈利潤維持正增長,中小券商普遍表現較好,紅塔證券、天風證券凈利潤同比增幅超過700%。
「三中一華」中,僅華泰證券凈利潤維持22.55%的正增長,中金公司凈利潤同比降23.36%,中信建投、中信證券分別降11.57%、0.93%。
今年證券行業手續費佣金收入普遍下降,43家券商中僅5家實現正增長,占比僅一成。國元證券、東興證券、中原證券手續費與佣金收入同比降幅均超過30%。
自營收入仍是支撐券商業績增長的主因,華泰證券自營收入同比增加50.88億元,在業內排名第一。包括華泰證券在內,前三季度共有14家券商自營收入同比增幅超過100%。
13家券商營收超100億元
今年前三季度,5家券商營收超過200億元,中信證券以458.07億元的絕對優勢領先同行,華泰證券、國泰君安、中國銀河、海通證券排名前五,分別實現營收272.29億元、270.29億元、254.83億元、225.74億元。
此外,8家券商營收在100億元-200億元之間,即中信建投、廣發證券、中金公司、申萬宏源、招商證券、東方證券、浙商證券、國信證券。
凈利潤方面,中信證券以164.14億元排名行業第一,為業內唯一一家凈利超過百億的券商。此外,華泰證券、國泰君安、中國銀河、招商證券、廣發證券、中信建投6家券商凈利潤超過50億元。
業績增速方面,前三季度有10家券商凈利潤呈下降趨勢,華林證券前三季度凈利潤降57.24%,降幅排名行業第一。
頭部券商略顯疲軟,「三中一華」中,僅華泰證券凈利潤維持22.55%的正增長,中金公司凈利潤同比降23.36%,中信建投、中信證券分別降11.57%、0.93%。
有33家券商凈利潤維持正增長,其中8家凈利潤增幅在100%以上,中小券商居多。紅塔證券、天風證券凈利潤分別同比增747.75%、718.40%,排名行業第一、第二名,西南證券、長城證券、東北證券、中泰證券、中原證券凈利潤均實現翻倍增長。
不少券商「增收不增利」,例如海通證券營收增加19.20%,但凈利潤下降28.21%,降幅在大型券商中降幅居首。東興證券、興業證券、第一創業證券營收分別增7.29%、22.64%、0.05%,但凈利潤均同比下滑。
此外,有7家券商雖然營收下滑,但仍保持凈利潤上升,即東吳證券、申萬宏源證券、招商證券、國信證券、中國銀河、中銀證券、光大證券。
九成券商手續費佣金收入下滑
今年前三季度,證券行業手續費與佣金收入同比普遍下降,自營收入改善仍是支撐業績增長的主因。
據同花順iFind數據,上市券商前三季度手續費與佣金收入合計1590.03億元,中信證券以210.51億元收入拔得頭籌,國泰君安、廣發證券、華泰證券該項收入均超過100億元。
43家券商中,僅5家券商手續費與佣金收入在前三季度實現正增長,即中泰證券、財通證券、國聯證券、國提阿君安、浙商證券,同比增幅分別為16.97%、13.52%、11.87%、9.06%、6.41%。
其餘38家券商中,國元證券、東興證券、中原證券手續費與佣金收入同比降幅超過30%,海通證券、信達證券等7家券商該項收入降幅在20%-30%之間。
自營收入逐漸成為決定券商業績增速的「勝負手」。在未剔除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投資收益的情況下,前三季度營業務收入排名前五的分別是中信證券(162.86億元)、華泰證券(98.03億元)、國泰君安(80.21億元)、申萬宏源(74.11億元)、中金公司(69.93億元)。
自營收入增速最大的5家券商分別為國金證券(1158.76%)、廣發證券(883.73%)、天風證券(783.49%)、西南證券(530.64%)、長城證券(329.07%)。
此外,還有8家券商自營收入同比增幅在100%-300%之間。大型券商中,華泰證券自營收入98.03億元,同比增幅107.89%;海通證券自營收入41.12億元,同比增316.38%。
前三季度,2家券商自營收入同比下滑,即華林證券、中金公司,降幅分別為113.91%、2.13%,而這兩家券商凈利潤降幅也位居行業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