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跨界促進產業融合——從2023中國(阿爾山)旅遊大會看中國旅遊業發展

2023-09-05     光明要聞

原標題:旅遊跨界促進產業融合——從2023中國(阿爾山)旅遊大會看中國旅遊業發展

鄉村開起村民與藝術家共建的藝術沙龍、林海間辦起森林音樂節、「千車萬人」自駕穿越大興安嶺……9月2日至3日,以「文旅融合綠色發展」為主題的2023中國(阿爾山)旅遊大會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阿爾山市舉行,一個個創意活動、一場場精彩論壇,展現旅遊業的火熱實踐與蓬勃發展。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測算,今年6至8月,國內旅遊人數達18.39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1.21萬億元。旅遊市場復甦繼續提速,多數目的地接待遊客人數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本次旅遊大會與會者普遍認為,打開「旅遊+」想像力,通過深度跨界激活產業,將是今後一段時間旅遊業的發展方向。

「我們將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續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積極推進世界級旅遊產品建設,加強與相關部門協作,高標準、高質量啟動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遊景區和度假區。」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一級巡視員宋奇慧表示。

文旅融合釋放的動能令人驚喜。從淄博燒烤到貴州「村超」,從演唱會經濟到研學游火爆,今年以來,旅遊熱點明顯集中於文旅融合下的新產品、新業態。

在北京大學創意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新媒體研究院副院長李瑋看來,除了挖掘現有的歷史文化地理資源,在網際網路時代可以依靠創意,創造出非物質的文旅爆款產品。

「這些新產品,因為更加貼合當代用戶的心理,所以具備更加強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李瑋說。

聚焦發展新的文旅融合業態,各方人士為旅遊業下一步發展提供思路。

「全方位導入綠色旅遊理念、培育綠色旅遊產品,促使綠色生活融入遊客的自覺選擇,這是綠色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中國旅遊研究院副院長唐曉雲以阿爾山市為例,建議當地推動新能源技術、節能建築技術、節能減排技術、區塊鏈等技術在旅遊經營和消費方面的應用,以科技支撐阿爾山市發展綠色旅遊。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副所長范恩實提出,文旅產品要彰顯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以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宗教觀,展現邊疆地區開放、自信的新面貌、新氣象。

大會上發布的2023中國旅遊度假髮展報告顯示,中國度假產業發展已初步形成景區聯動發展、住宿場景打造、產業集群發展等模式。旅遊「跨界」「出圈」推進產業融合,不斷拓寬旅遊業態。「農業+文旅」的三華李度假區、「工業+文旅」的青島啤酒花園、「體育+文旅」的紹興柯橋酷玩小鎮等產業融合實踐,打通了產業壁壘,提升了地區發展價值。

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文旅融合的「民宿+」引領行業發展。截至目前,全縣民宿總量已達800多家,年接待遊客超700萬人次,營收超30億元。民宿業成為當地最實在的鄉村共富產業。

「旅遊+」鄉村,是大會的討論焦點議題之一。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全國306個鄉村旅遊監測點平均接待遊客3.88萬人次,村均旅遊收入1369萬元。

江蘇省蘇州市樹山村鄉村旅遊駐村輔導員彭銳認為,鄉村旅遊需要設計下鄉、文創賦能、藝術介入,創造出多彩、獨特的『農文旅』產品,讓不同的遊客得到豐富體驗。

抖音集團企業社會責任部項目總監何慧表示,鄉村旅遊要乘上數字化快車,進一步提升數字能力、推動數字營銷,探索「鄉村旅遊+數字經濟」新路徑。

「我們將推動現代特色農業與鄉村文化、鄉村旅遊的深度融合發展,遴選產業基礎好、生態環境優良、資源豐富的農業產業園區、鄉村旅遊區、鄉村旅遊重點村鎮等,培育『農文旅』融合發展鄉村振興示範區等,促進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內蒙古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蔚治國說。(記者徐壯、賀書琛)

[ 責編:邢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d1a23a0b8ccff0a62743ddaeb730e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