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感別人來自己家,也討厭去別人家做客的,往往是這三類人

2022-04-18     仲念念。

原標題:反感別人來自己家,也討厭去別人家做客的,往往是這三類人

圖/源自網絡 侵權請聯繫刪除

中國人講究多個朋友多條路,總是很在意朋友之間的交往,經常會邀請朋友來家裡做客或者去朋友家串門,以此增進感情。

但是生活中有一類人,他們既反感別人來自己家裡做客,也不喜歡去別人的家裡。這類人並不一定是孤僻的,往往是這三種人。

一:選擇性社交,輕易不必把誰當成真正的朋友

到家裡拜訪對於朋友來說,是一種很親近的表現。因為家是一個人最隱私的地方,幾乎可以完全展示出你的生活。邀請朋友來家裡做客,說明是實打實地把你當作真朋友,才會願意對你打開家門,敞開心扉。

有些人不願意邀請你去家裡,也不願意去你家裡,並不是他不愛交際,而是你在他心裡還沒有到可以互相拜訪的那種關係。

這類人通常都是有選擇地社交,和處得來的人千言萬語,和處不來的人一言不發。他並不是不喜歡別人來做客,他只是不喜歡別人來做客而已。

對於這類朋友,在交往中一定要掌握好一個度,切忌交淺言深。別人只是把你放在點頭之交的位置上,你就不要去做生死之交的事情。

在與朋友的交往中,過度的熱情換來的往往不是真心,而是更加冷漠地對待和傷害。

太容易得到的東西就不會被珍惜,既然別人不打算和你進一步相處,你也不必太過主動,剃頭挑子一頭熱通常很難有好結果。

有這個時間,不如去和更值得相處的人交往。

二: 自我保護意識很強

家,是一個特殊的空間,是一個人最隱秘的地方,是他可以完全放鬆的環境。有些人在交往中表現得都很熱情,但是一提到要去家裡做客就會想方設法的推辭,並不是他對你有什麼意見,這只是他保護自己的方式。

人和人因為成長環境、性格、境遇的不同,每個人的心理安全感都是不一樣的。

有的人一直在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人生一直也很順遂,這樣的人往往都充滿了安全感。他們做人做事有底氣,他們願意邀請別人來自己家裡做客,無懼於展示真實的自己。

但有些人他們因為種種原因,可能是原生家庭的缺失,或是受到過傷害,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就會特彆強。他們缺乏安全感,對別人有防備心。

在他們心中,家就是一處只屬於自己的避難所,所以他們就會把這裡看得很重要。他們很難坦然地向別人展示自己真實的生活狀態。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朋友,你不要勉強他。

交往的方式是要兩個人都覺得舒適。如果他真的很介意安全距離,不願意讓別人去他家,那麼你們可以換一種方式相處。等到他真正從心底接納了你,信任了你,他家的大門也自然會向你打開的。

三:生活不太如意,只想獨來獨往,過好自己

生活不易,每個人都有一些不為人知的苦。也許在你看來只是簡單的人際交往,對某些處於低谷的人來說,很可能就是沉重的負擔。

人總是要先生存,然後才能談生活。如果一個人連基本的求生都費盡了全力,他怎麼可能還有心思去想著邀請別人來做客或者去別人家裡做客呢?

再簡單的人際交往都是有成本的,或是金錢成本,或是時間成本。也許這些所謂成本在你看來不值一提,在某些人眼中,卻是他一天的飯錢。

人都是有自尊心的,越是生活困苦的時候,就會越敏感。

生活得不太如意的人,多半都不願意與人深交或是邀請人來做客,他們怕一旦了解多了,別人就能看穿他們的窘迫。他們寧願自己躲起來度過這段難關,再以一個光彩照人的姿態出現在眾人面前。

你的善意,有時候可能會拆穿別人偽裝出來的光鮮,所以如果別人不願意來做客或者邀請你去做客,不要勉強,不要追問,給別人留一些體面。

每個人都有自己為人處世的原則,僅僅是因為你不能理解,就認為別人是不正常,那這才是真正的不正常。用包容的心態對待身邊的朋友,用他們喜歡的方式和他們交往,這樣你的路才能越走越寬,朋友越來越多。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c690067811da5033c16030ae0a387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