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均力敵」,才是愛情長久的關鍵

2023-01-02     有意義的旅途

原標題:「勢均力敵」,才是愛情長久的關鍵

前兩天有朋友問我,「結婚一定要門當戶對嗎?為什麼女孩子就不能找比自己差一點的男生?」

我的答案很明確,「不是不能找,而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許多男人還是有一點大男子主義的。在他們潛意識裡,還是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分工模式。

如果你跟他說,生了孩子後,你想做全職媽媽,這是沒問題的。但是你跟他說,有了孩子後,他能不能犧牲一下事業,多照顧一下家庭?那麼他多半是不樂意的。」

這就是傳統觀念、以及社會公工,在潛意識中對他們的思維、行為,產生的影響。

比如,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言論:

「男人就應該賺錢養家。」

「男人就應該以事業為重。」

「男人就應該……」

在這種「應該思維」的薰陶下,男人們很難不受影響。一旦當他們的生活偏離了「應該」的範疇時,他們就會很容易變得失控,甚至做出一些過分的舉動。

亦舒曾說: 「兩個人在一起,進步快的那個人總是會甩掉原地踏步的那個人。」

所以在婚姻中,不管女強男弱,還是男強女弱,都很難長久。因為過強的對手讓人疲憊,太弱的對手令人厭倦。所以,長久的感情,一定是勢均力敵的,讓人越變越好的。

1、

微博上有一個#另一半不停逼著你進步#的話題,其中一個人的觀點是這樣的:

「那是因為怕路上跑著跑著發現愛人掉隊了,想堅持跑下去卻發現身邊是其他人。畢竟沒人敢說永遠不會對馬拉松途中給你遞水的人動情。」

深以為然。

最近熱播的《隱秘的角落》,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張東升為了愛情,背井離鄉來到了女朋友徐靜的城市,做了上門女婿。結婚八年,徐靜喜歡上了別人,並向張東升提出了離婚。

可是,時隔8年,那個受導師欣賞與厚愛的張東升不見了。有的只是在少年宮代課,對徐靜、以及岳父、岳母唯唯諾諾,沒有自己主張的男人。

而徐靜這邊呢?家境好,工作體面,上升空間大,妥妥的人生贏家。

就外部條件來說,他們之間的差距太大了。原本,他是有機會追上的。可惜,他放棄了直博機會,做了一名少年宮的代課老師。原本,這也算不得上不了台面,女主外,男主內的婚姻也是有機會幸福的。奈何,他們一個心有不甘,一個生了厭煩。

所以,當張東升問徐靜「我還有沒有機會」,得到了她的否定回答時,他生了歹念。至此,這對曾經宣誓要「互諒互讓,相濡以沫,鍾愛一生」的夫妻,走到了盡頭。

2、

《簡愛》中有句話,說得特別好。她說,「愛是一場博弈,必須保持永遠與對方不分伯仲、勢均力敵,才能長此以往地相依相息。因為過強的對手讓人疲憊,太弱的對手令人厭倦。」

羅切斯特與簡愛恰好就是這樣的狀態。雖然簡愛只是他們家的一個家庭教師,但是她自尊、自愛,追求平等的樣子,吸引了他。而簡愛正如羅切斯特所評價的那般,「三千家庭教師估計像簡愛這樣優秀而有深度的出產不出其三。」

只是羅切斯特已婚的事實,將簡愛推向了遠方。

這讓我想起了電影《無問西東》里的徐伯常與劉淑芬。

曾經,他們是青梅竹馬。她一直以為自己會嫁給他的,所以她也甘心工作,供他讀書。可是,徐伯常大學畢業後,便再也看不上她了。

雖然,最後他們倆也結了婚,但是婚後的生活卻是各過各的。就連生活用品也是你用你的,我用我的。

因為他,她覺得自己成了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劉淑芳:「當初是你說,會跟我好一輩子的。」

許伯常:「人就不能變嗎?人為什麼不可以變?為什麼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變,而這件事情就不能變?」

畢業後,他成了大學老師;而她只是工廠女工。身份、學歷這些看不到、摸不著的東西,已然成為橫亘在他們眼前的一座大山。

無話可說,便成為了他們生活的常態。而他對她的態度,有如凌遲。她從來不曾想,結婚會是她一生痛苦的開始。

勢均力敵有多重要?她用一輩子才想明白,曾經他們也是兩小無猜的一對呀,曾經他們也曾是門當戶對的呀。只是,她在跳井時才想明白。生活的悲涼,讓她再沒辦法撐下去。曾經說好的一輩子,對她就像一個笑話。

好的愛情,便是這樣:你事業有成,我也不甘人後。在一起時是我們是登對的愛人;分開時,我們彼此不會因為對方不在身邊而茫然無措,仍能獨自努力奮鬥。

一起努力,一起進步。我想,長久的愛情便是這樣的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c39239ab1a6d63629f35d1b77f8f0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