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選入香港大學建築年鑑的STUDIO作品

2023-02-08   UniDesignLab

原標題:那些被選入香港大學建築年鑑的STUDIO作品

香港大學的建築學院,尤其是建築學碩士一直都享有盛名,更是名列整個亞洲高校的頭籌。建築學碩士項目分為 兩年和三年的全日制研究生課程,為建築學本科和非建築學本科的同學們提供不同選擇。

由於港大地處中國和全球影響的交匯點,其建築學院的教學理念是從對兩者的複雜理解中探索設計的最佳途徑。通過強調技術、歷史和文化的多學科課程,學生在管理當代建築實踐的環境、社會和美學挑戰方面獲得廣泛的知識和技能。 港大建築學院的畢業生無論是為中國大陸和香港,還是國際建築師和設計師群體中,都在不斷輸出優質人才。

之前已經整理過了港大的景觀專業的各種優秀年鑑作品,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 香港大學建築學碩士的三個特色STUDIO以及在2021-2022學年那些被選入學院年鑑的優秀作品和圖紙。

大陸和香港通關在即的時期,香港的高校定將持續不斷地受到留學生們的青睞,港校申請的競爭力也在逐年高升,在準備申請的你有沒有做好準備呢~? 快來和小編一起看看,香港大學的優秀學生們都是什麼樣的高水準吧!

文末福利贈送

港大建築專業的2021-2022完整版教學成果年鑑

海量優秀作品和圖紙!

01 建築學碩士

MARCH(Design)Program

(非建築學本科)

項目介紹

新的3年碩士設計學位於2019年9月啟動。該課程為來自不同本科學位的學生提供了學習建築學的機會。無論是來自科學還是藝術背景,其目的是讓那些有激情、紀律和動力學習建築的人有機會學習建築。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學生將發展出廣泛的知識範圍,使他們能夠對該領域和實踐做出寶貴的貢獻。

在第一年,學生們將會完全沉浸在建築學的學習中。他們將進行密集的設計練習,包括物理建模、繪畫和分析,以及對建築和結構的發展原則,以及對歷史和理論的理解。這個嚴格的培訓場地,學習設計方法和程序,使學生在成功完成第一年的學習後,能夠學習與他們的同事相同的工作室課程。這門課程雖然在許多美國學校很常見,但卻是亞洲獨有的。透過提供本課程,建築系正在建立一個知識平台,由人們對建築的豐富態度和立場組成,這是解決影響香港及地區未來的關鍵問題所必需的。

STRUCTURING DENSITY: FRINGE PURSUITS

結構密度:邊緣追求

指導教師 :DONN HOLOHAN

香港高度緊湊的城市領土的形態是缺乏合適的開發土地——這是自然地理和公共政策的產物。隨著這座城市在其邊界內不斷發展,項目之間的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真正的公共空間——自發的和公共的,以及它所支持的活動已經變得稀少和邊緣化。獨立的藝術家、製造者和合作社經常被迫居住在合法性不明確的地區;空間間隙位於小巷中、塔樓之間、屋頂上、邊界區域或城市邊緣的失敗工業區。

香港正面臨著另一場同樣緊迫的危機——其城市周邊地區的衰落。遷出、環境退化以及公共和社會基礎設施的缺乏,導致靠近城市的大量土地和建築被廢棄和廢棄。

該工作室位於這兩極之間,旨在提出和解這些領土的新模式;探索在未被充分利用和被忽視的內陸地區被重新利用並再次轉化為可行的定居點的潛力。該工作室將研究適應、緩解和重新連接的戰略,並將通過重新解釋劇院來挑戰文化空間的傳統正規化——不被視為里程碑,而被視為變革機制。

WEI GONGQI

左:WEI XI 右:LONG XIAO

MODERN HOUSING AS SITE:

INDIVIDUALITY VERSUS COLLECTIVITY

現代住宅:個體

指導教師 :ANDERSON LEE

這個工作室是對集體住房歷史的調查。學生們會得到一系列開創性的住房項目,並根據給定的矩陣對這些開創性的項目進行批判性的分析。學生們從這些著名的建築師那裡學習設計意圖和策略,並了解他們各自是如何回答生活在自己的環境中的問題的。

通過基本調查選址、方向、規模、空間、結構、物質、構造、文化實踐和/或甚至建築的符號學,這個工作室試圖建立在過去幾十年的演變以來完成馬賽塊,並進一步思考未來持有什麼住房,可能(也可能不是)導致個性的表達?一個單一的住房單元如何在一個住宅小區的框架中定位自己?在城市環境中,一個單一的住房街區,如在Nexus的案例中,如何將自己置於一個更大的城市街區中?關於公共空間和間隙空間的問題成為本學期的另一個研究點。

WEI GONGQI

PU YITING

WEI XI

Imagining Countryside:A Village Community Hostel

想像中的鄉村:鄉村社區旅舍

指導教師 : WANG WEIJEN;AU FAI;MIHO HIRABAYASHI

項目是關於探索建築的形式和地點,與內部和周圍的自然。它也是建築,以及它通過時間而產生的意義。項目開始映射村裡的文物和自然元素在沙頭角:建築和牆壁,石頭和台階,痕跡,樹林和小溪,工程和景觀,一定的原始價值和剩餘的功能,包括那些被改變、改變、保存或放棄。我們考慮了仍然存在的價值,並試圖確定它們與建築的重要性之間的聯繫,以及它們是否構成了與這個問題有關的經驗事實。該工作室還將尋找我們對這些建築的想法是什麼,它們的建築和景觀潛力,以及我們對它作為未來產品的最大記憶。最終引導我們尋找轉變的方法,通過設計新的方法來改變條件的方法,並確定它提供給我們與這個集體的關係。

ZENG TIAN

課題首先會問:香港傳統村莊的類型是什麼,個體類型與鄉村結構之間的關係是什麼?香港鄉村的未來是什麼?用建築來維持自然的理想城市模式是什麼?我們對文物碎片的理解是什麼?它們如何幫助更新和重新設計具有骨架和過去的痕跡和現在的功能的建築?我們對香港農村生活的小城市的願景是什麼,以支持連續性和可持續性、社區和身份?通過建築和景觀了解鄉村,工作室重建了沙頭角附近的建築和村莊,包括其形式和空間、尺度和維度、材料和構造、觸覺和細節,以及過去和現在的功能和日常生活。

LI JING

CHAN CHING YEE, MAK CHUNG HANG TERENCE

02 建築學碩士課程

MARCH Program

項目介紹

該課程旨在在地區和國際上影響建築學和城市話語。它致力於處理當今建築和城市主義最緊迫的問題。政治、社會、文化和環境力量之間的城市動態相互作用帶來的獨特空間條件的創造,導致了不同的挑戰,未來必須由新一代建築師解決這些挑戰。隨著亞洲城市化的快速和擴張形式重塑了地形,改變了社區,建立了基礎設施,改變了生態系統,這種情況會進一步加劇。這些緊急作為課程的框架,推動設計工作室、技術研討會和歷史和理論研討會的內容。問題和緊迫性與教師的研究計劃直接相關。這些項目範圍和雄心廣泛;包括數字工藝、非正式定居點、經濟適用房的影響;極端密度、周邊城市化、農村轉型和我們不斷變化的生態。

在MArch課程中,學生將深入研究這些主題,並獲得設計和研究探究的技術,建立專業知識,以制定和測試自己的獨特的地位。這在論文項目的高潮,綜合了學生的方法和對學科的關鍵貢獻。它既是一個結論,更重要的是作為學生未來作為建築師職業生涯的開始。

本項目在香港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連接全球學者和從業者的中心。討論和辯論的論壇彙集了來自美國、中國、英國、巴西、澳大利亞、歐洲和亞洲的多種聲音。這與我們的國際系列講座和與主要機構的交流計劃一起,保持了本系作為交流意見的主要聲音和介面的獨特地位。隨著我們周圍的世界發生變化,藝術碩士計劃旨在豐富和影響該學科的未來,以應對這些新的挑戰。

Public-House:Strategies For The Non-urban Architect

公屋:非城市建築師的策略

指導教師 : JOSHUA BOLCHOVER;DONN HOLOHAN

課題研究了建築如何告知和改變城市轉型的軌跡。其目的是重新定義建築和領土,不是作為一個規模問題,而是作為一套動態和複雜的關係,包括城市、物質和生態關係。

其目標是使建築師成為迫切需要替代設計策略的區域的關鍵代理。在這些快速變化的領域中,架構師缺席。相反,混凝土框架房屋已經成為一個無處不在的模型,一般適合任何地點,而不考慮氣候、地形、材料可用性或當地建築形式或技術。

課題挑戰了房子作為城市的基本建築塊,而不是探索提供共享資源的類型學;公共項目;或工作空間。我們將調查這個建築街區,或公共大樓,如何隨著環境的變化或居民的需求而增長、密集,甚至縮小。我們將研究集群如何增長或聚集成新的集體生活形式,提供越來越大規模的公共項目。 課題探索:如何繪製動態和記錄變化的階段;如何試驗材料和建模技術;如何在投機策略中綜合多個尺度。影響包括:彼得·索爾特;Kenzo Tange;赫爾曼赫茨伯格。

KAN YUNG SUN KARINA, XIAO YALU, KAUFMANN MAXIMILIAN FERDINAND

LIN JUNQI, ZHANG XIAOPEI, LIU WEI

PARK SUBIN

WANG XIANGNING VIVIAN

MIC Jagger : 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For Housing HK Revisited

重新審視香港住宅的模塊化集成結構

指導教師 : CHRISTIAN J. LANGE;KAICONG WU

建築結構中的模塊化結構本身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從19世紀的工業革命和機器在生產過程中的實施開始,模塊化和標準化的概念滲透到建築實踐中。在現代,特別是在包浩斯時代,模塊化的建築系統成為了最先進的技術,並促成了該行業的一場革命。建築成本變得便宜得多,並允許建築部門的民主化。然而,在歷史上,由於標準化和模塊化在處理特異性方面的局限性,它在架構領域受到了嚴格的重視。

該工作室專注於原型住宅結構的設計和生產,重點是在香港的模塊化綜合建築(MIC)的概念。我們研究和實驗與創新的設計原則,材料系統和計算設計和機器人製造工具。

這個工作室是一個研究工作室。雖然主要的焦點將是城市的模塊化綜合建設方法和住房方面,但建築方案的制定將會受到基於我們在HKU的機器人製造實驗室的工具的生產方法的嚴重影響。

NGAI TSZ FUNG

FENG LINGBO

Responsive Structures:

Site And Cultural Dynamics In Peng Chau Island

響應式結構:坪洲島的場地和文化動態

指導教師 :GERALDINE BORIO;EIKE SCHLING

香港多元化的國際節日文化對定義其自由、國際化城市的身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政治不確定的時期,培養這一傳統及其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坪洲位於大嶼山的東側,越來越吸引著對清朝的歷史村莊感興趣的遊客。除了上個世紀的城市擴張, 坪洲保留了一個真正的節日傳統,這在今天的現代大都市香港是罕見的。然而,當文化被包裝成被大量遊客「消費」時,脆弱的當地生態系統和文化傳統正面臨著被根除的威脅。旅遊業和文化遺產通常被視為相互衝突的實體。但事實上,來自當地社區的窒息的風險並不一定與遊客的數量本身有關,而是與在管理和基礎設施安裝方面缺乏護理有關。如果計劃得當,文化和旅遊設施就有能力積極地培養社會互動,並作為年輕人和老一代之間的樞紐。我們的目標是為 坪洲未來的發展做好準備,同時創造一個機會來加強其身份和文化遺產。

我們利用文化節日,如當地的賽龍舟賽,作為船隻來考察 坪洲的歷史、技術和社區。通過對場地、文化、結構和工藝的系統分析,我們將在沿著濱水區的10個地點定義10個簡報,以應對鵬洲文化發展的挑戰和機遇。學生們將參加一系列的研討會,以情境映射、參數思維和原型發展為目標,以實現高度清晰、批判性和全面的設計建議。由兩名學生組成的團隊被要求為節日活動設計一個適應性的基礎設施,其中有一個永久的和臨時的組件,全年協同工作。挑戰在於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該島嶼的負面影響,同時最大限度地提高豐富的環境和建築質量,將當地的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相結合。

ZHANG HOUZHE, ZHOU YIWEN

ALEX WONG,

ALEX CHENG

Evacuation Islands:

Castaway,Quarantine,And The Airport Limbo Zone

疏散島:漂流、隔離和機場邊緣地帶

指導教師 :KRISTOF CROLLA ; VALERIE PORTEFAIX

該工作室採用兩種不同的設計方法,以應對香港快速生產檢疫設施以應對新冠肺炎健康危機的緊迫性和獨特機會。這個機會挑戰了學生,1)對該領土的島嶼地形和生態提出適當的建築回應,2)挑戰當前生態上不可持續的建築行業實踐,3)重新思考建築環境的時間性、適應性和生命周期。

一方面,該工作室採用實證主義實用主義、研究驅動的設計方法,在「後數字」的背景下來應對挑戰。這種後數字背景旨在通過解決數位技術的人性化來增加建築設計機構。通過對場地、背景、簡短、物質性和構造系統的研究,我們發現了機會和參數,從而成為一個建築、多學科和參與性設計環境中的驅動數據點。項目的特點將是數字和模擬文化和物質系統之間、虛擬現實和物理現實之間、高科技和高觸覺體驗之間、本地和全球之間的創造性相互作用。

另一方面,該工作室探索了隔離的物理、生物、倫理、建築、社會、政治和時間維度——創造一個分隔的新邊界,以保護一個人免受另一個人的接觸。島嶼和水周圍的國際機場設置了第一個參數來建立這個項目。

FUNG KA CHUN GARY, CHAN SHU MAN, FRANCISCO HAZEL CANDELARIA

LAM KA PING

NG SHERENE POH LI

Proximate Spaces

近鄰空間

指導教師 :SONY DEVABHAKTUNI, ROBERTO REQUEJO-BELETTE

這項工作的議程有兩方面。首先,通過對場地的「特定關係」的理解,以及通過對參與場地的活動/運動/交換/互動的沉浸式調查,為城市領域進行設計。其次,質疑我們通過參與多種近似的空間實踐來設計的方式——舞蹈、電影和建築。這兩個目標都在建築史上得到了解決——也許最著名的作品是伯納德·楚米在曼哈頓成績單中的作品——但也有許多其他人。

工作室建立在歷史的基礎上,不僅通過符號的鏡頭來觀察舞蹈和電影,而且是通過多種「製作」模式(即語言、列表、說明、素描、草圖、協議、實踐、劇本、分數等)來指導的作品。當這些模式與架構相關聯時,我們能否明確一些構成「設計」的不同實踐,甚至開發其他實踐?繪畫和模型的首要地位是否抑制了其他實際存在的設計方式?數字工具是如何改變我們與這些不同的空間實踐的關係,以及它們調解我們相互關係、公共領域和政治關係的方式的?

GUO HUAER

HO CHEUK SUEN CIRCLE

Tower Under (Climate) Change

塔樓下的氣候變化

指導教師 :WEIJEN WANG;ULRICH KIRCHHOFF;NATALIA ECHEVERRI

面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挑戰,工作室問我們如何開發一個適應挑戰的適應性塔?適應性塔如何智能地協調結構、空中空間公共空間和購物,整合地形、擋土牆、子結構、排水、樹木和植物?一個適應性塔如何作為一個個體的表現,以及作為一個城市系統共同工作,以形成前瞻性的環境基礎設施景觀?

通過重新審視塔的類型學:它的結構和基礎、項目和核心和信封、景觀和基礎設施,工作室將建築作為一種適應性和表演性的措施來融入不斷變化的環境。通過在建築、結構和景觀之間的對話,工作室探索了塔如何通過改造和開發新的原型來更好地適應自然。

面對洪水、暴雨、風暴和極端溫度的持續挑戰,工作室為彈性塔類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維持自然和生態的高密度城市生活,面對水、風和氣候。

SUN ZHENGYU

HO SZE YIN

HO MING YAN

03 客座教授設計課

Visiting Studio

項目介紹

客座教授計劃是碩士計劃的一個獨特方面。每年我們都會邀請5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座教授,根據他們在該領域的新興意義,來領導我們的設計工作室。其目的是為學校引入新的聲音、不同的方法、有代表性的方法和理論思維。客座教授為這個項目注入了一種不同的動態,使我們能夠反思自己對全球設計教育的貢獻。來訪的教師的選擇是基於他們能夠引入不同的主題、項目和場地條件,而我們通常能夠在香港當地提供不同的主題、項目和場地條件。另外,它們還提供了一個關於當地主題的新視角,或為目前被忽視的問題或城市條件找到新的角度和方法。

在過去的三年里,客座教授項目包括了來自美國、南美、歐洲、英國、中國和日本的教師和從業者。許多學校在世界上一些領先的學校都有職位,包括哥倫比亞大學、建築協會、巴特利特學院、洛桑的EPFL學院和丹麥的KADK學院。

客座教授計劃使我們能夠利用更廣泛的建築話語和教學文化網絡,使管理者能夠不斷更新,並保持我們的全球相關性。

What Should The Robots Know?

機器人應該知道什麼?

指導教師 :OLGA ALEKSAKOVA;JULIA BURDOVA WITH;JERSEY POON

在全球生態危機、全球變暖、人工智慧和日益不受管制的新自由主義經濟的背景下,自然、科學、社會和文化之間的區別不再是思考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的有用框架。因為景觀的概念很難定義、界定或修復,所以它為探索新的概念框架提供了巨大的潛力

LEUNG KA LOK, LEUNG YAN-KEE BERTHA, GAN GUOJUN

HO SZE YIN, NG HOI KEI, WEN JIAJUN

CAI YUSEN, LU MENGYIN, ZHAO HUI

Habitational Seeds In Hong Kong's Odd Lots

香港零散地段的棲息地種子

指導教師 :DIETER DIETZ;ALEXA DEN HARTOG WITH;KENT MUNDLE

我們將從穿過香港島的一部分的線性斷層掃描開始——對地球中心或天空沒有限制。這張法醫圖紙將成為我們的地點,每一個點都將被設想為向一個小宇宙擴張的潛力——總是與它自己的性質作為抽象的假設的地點以及它在香港的具體位置有關。作為一個剖面重寫本,這幅畫不僅會積累我們在建設上投入的時間,而且會追溯時間本身的厚度,因為它構成了地質形成;將我們的現在轉向未知的未來,而城市出現在許多中的痕跡。此外,針對目前,本節將詳細研究可訪問性,並參考公共、半公共和私人空間。

SZE-TO WAI LAM LINDA

左:TONG YONGCHAO;右:JONATHAN SO

Hong Kong Shadow City

香港,影子之城

指導教師 :SHIN EGASHIRA WITH ;ELSPETH LEE

每個城市都有它的影子城市

被遺忘的碎片的建築

被拆毀的腳印

無數沒有建成的想法

如果我們的選址是香港的影子會發生什麼呢?大量的未建造的物體,未計劃的空間,偶然的建築存在於任何東西中,從圖畫、電影、圖像、文字和被維護的不完整的物體。我們能否假設公共空間的成功形式往往是偶然的,儘管它們最初的意圖?

我們將追逐香港的影子城:它的建築、公民空間、生活方式、建築環境的無聲故事;我們的目標是通過拼湊香港的片段,收集市中心的生活從激進到理智到美麗到幽默到荒誕的表達,重新創作和想像香港。

FENG LINGBO, LI JING, CHAN SHU MAN AMANDA, LO YU SUM KRISTY

TSE WAI KAM, CHEN NUOZI, LI CHENMING, IP SUI KI

CHENG YUK SING ALEX

New Hong Kongs :Toward A Plastiglomerate Diaspora

指導教師 :DEANE SIMPSON WITH ;DESMOND CHOI

工作室將通過一系列視角重新探索和批判性地欣賞香港的品質;我們將研究散居者的歷史、理論和物質特殊性;我們將分析香港散居者(倫敦和新加坡)測試地點的特殊性;我們將考慮在這些新的「跨文化」環境中「同居」可能的積極和建設性的條件——在這個時代,「共存」的幽靈在通俗政治話語中越來越受到詆毀。

CHIU MAN YAN LYDIA

這樣的企業在建築和城市方面有潛力,一方面探索翻譯和換位,例如地點、身份、文化的條件;另一方面,在散居的起源和到達的背景之間進行雜交。在這些術語中,「塑料集團」將作為工作室的主題——指向與建築和城市傳真、弗蘭肯斯坦、拼貼、組合、聚集和集團的舞蹈。

個人和集體模式將是建築/城市探索和生產的主要創造性形式——以實現和交流引人注目的空間性、社會性和新移民的組織。這些項目旨在在探索性的,而不是以解決方案為重點的寄存器中進行。

CHIU MAN YAN LYDIA

Corners Of Feminity In The Streets Of Flesh

街道上的女性角落

指導教師 :IZASKUN CHINCHILLA MORENO;WITH EVELYN TING

經過幾十年的工業化,我們的城市,在其物理和立法層面上,都是面向生產力的地方。在它們中,可以以物質上和相對簡單的日常方式分發商品、為商業活動安排廣告或開車去上班。有一些規則可以規範了這些活動,允許甚至支持它們的完成,並告訴我們我們應該如何、何時、在哪裡執行它們。這些規範尋求個人權利和集體利益之間的平衡。

我們的城市是一個更不利於非生產性活動的環境:試著睡覺,上廁所,不花錢喝乾凈的水,呼吸未受污染的空氣,享受樂趣,或者在雨天不弄濕,你會意識到這個城市是多麼具有挑戰性。對這些做法的規範興趣一直不大。當有相關法規時,它們通常以禁止或限制為主要目標。這個工作室重新平衡了學生所選擇的城市特定區域的生產和生殖活動的優先級。

ZENG TIAN

ZENG TIAN

相信通過上面的介紹,各位同學對於香港大學的MARCH建築學碩士課程有了一定的了解,港大建築一直以 紮實穩健的教學風格著稱,我們可以從上面的項目設置和圖紙中可以看出港大對於建築的結構和模型的高要求,並且對簡潔清晰圖紙風格的偏愛。

申請投遞階段已經在進行中了,希望同學們抓緊最後的衝刺階段,早日拿到心儀的offer!

文中所有優秀作品圖紙均來自HKU官網:MARCH2022-2022年鑒,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福利領取方式

轉發推文至朋友圈

(非僅自己可見)

後台回復

截圖+關鍵詞【2022港大建築年鑑】

即可領取年鑑PDF

END

2022

2022香港大學景觀優秀畢業展

2022西安建築大學城鄉規劃本科畢業展

2022天津大學、大連理工、河北工業、內蒙古工業大學四校聯合畢業展

2022魯迅美術學院建築藝術設計學院研究生、本科生畢業展

2022長安大學建築學畢業展

2022北京交通大學環境設計畢業展

上海交大2022屆環藝專業本科畢業展

蘇州大學藝術學院2022屆研究生畢業展

2022合肥工業大學城鄉規劃和風景園林專業本科畢業展

2022上海交大園林專業本科畢業展

2022西華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環境設計畢業展

2022青島城市學院建築學畢業展

2022中國美術學院景觀專業畢業展

2022浙江工商大學環境設計系本科畢業展

2022廣州美術學院建築藝術設計學院碩士畢業展

合肥工大建藝2022屆 MFA藝術設計專碩畢業展

2022蘇州大學建築學本科畢業展

2022北京交大建築學畢業展

中央美術學院人居環境系統·藝術研究本科畢業展2022

吉林建築大學城鄉規劃本科畢業展2022

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系畢業展2022

上海交大設計建築學本科畢業展 2022

合肥工業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建築學本科畢業展2022

東北大學建築學院畢業展 2022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環境藝術學院優秀畢業設計展示 2022

浙江工商大學環境設計系本科優秀畢業展2022

天津美術學院環境設計畢業展2022

寒地六校聯合畢設城市設計階段作品展 2022

川旅藝術學院環境設計系景觀設計畢業作品展 2022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生態建築設計專業畢業展 2022

吉林師大環境設計系本科優秀畢業展 2022

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環境設計專業畢業展 2022

曼徹斯特建築學院MSA畢業展2022

愛丁堡大學景觀專業畢業展2022

哥倫比亞大學GSAPP畢業展2022

2022倫敦大學學院Bartlett建築學院Part2畢業展

2022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建築系畢業展

賓大設計學院畢業展 2022

2022倫敦建築聯盟AA | RIBA PART 2-Diploma unit畢業展

2022代爾夫特理工大學TUD景觀和城設優秀畢設展

2022皇家藝術學院RCA交互畢業展

2022皇家藝術學院建築MA優秀畢設展

2022雪梨大學畢業展

諾丁漢大學建築學院2022畢業展

2022墨爾本大學MSD景觀建築畢業展

2022建築聯盟學院AA RIBA PART 2-Diploma unit建築畢業展

2022小眾北歐院校建築/景觀畢業展

利物浦大學建築學院2022畢業展

2022羅德島室內建築畢業展

2021

上海交通大學風景園林系本科畢業設計展 2021

天津美院環境與建築藝術學院優秀畢設展 2021

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建築空間景觀工作室優秀畢業展 2021

北京交通大學環境設計碩士2021

北京工業大學建築專業2021

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2021

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碩士2021

長安大學建築學 聯合2021

長安大學環境設計本科2021

東北大學建築學2021

東南大學環境與景觀方向碩士2021

哈爾濱工業大學優秀畢業設計2021

哈工大-大連理工-吉建大-內蒙古工業-東北大學-河工大2021

合肥工業大學城鄉規劃系本科2021

合肥工業大學建築學本科2021

湖北美術學院本科2021

華南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環境設計2021

清華美院環境藝術設計系本科2021

上海交通大學建築學2021

上海同濟大學2021

四川旅遊學院藝術學院環境設計系2021

四川美術學院城市空間設計2021

太原理工大學建築學與城鄉規劃2021

同濟大學建築學和歷史建築保護2021

同濟大學建築學和歷史建築保護本科2021

西安美院建築環境藝術系本科2021

西交利物浦大學建築系與工業設計系2021

浙江理工大學景觀2021

浙江大學建築系2021

中國美術學院本科城市空間設計系2021

中國人民大學景觀設計本碩2021

中央美院建築學院碩士2021

中央美院本科2021

中央美院空間展示 設計2021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建築系畢業展2021

愛丁堡大學景觀系2021

愛丁堡大學建築系 2021

安大略藝術設計學院2021

奧胡斯建築學院2021

北歐頂流院校2021聯合

賓夕法尼亞大學設計學院2021

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學2021

多倫多大學建築專業碩士2021

多倫多大學建築學202

哈佛大學GSD2021

劍橋大學建築系2021

康奈爾大學建築本科2021

利物浦大學建築學院2021

倫敦建築聯盟AA本科2021

倫敦建築聯盟AA碩士 2021

倫敦建築學院建築設計碩士2 021

羅德島設計學院數媒專業2021

曼徹斯特建築學院2021

慕尼黑工業大學建築系碩士2021

墨爾本大學建築學2021

普林斯頓大學建築優秀畢業設計2021

普瑞特藝術學院2021

RCA皇家藝術學院交互優秀畢業 設計2021

UCL倫敦大學學院Bartlett建築學院2021

UCL倫敦大學學院Bartlett建築學院碩士2021

UCLBartlett 畢設獲獎作品 2021

UCL巴特萊特建築學院碩士 2021

雪梨設計學院室內設計 2021

謝菲爾德大學景觀系 2021

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碩士2021

耶魯大學建築學2021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建築學2021

謝菲爾德大學2021景觀畢業展

2020

東北大學建築學本科2020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本科2020

清華美院環藝系2020

清華大學景觀學系碩士2020

同濟大學建築系2020

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優秀畢業作品2020

天津大學環境設計專業本科2020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學院2020

哈爾濱工業大學寒地4+2聯合2020

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2020

吉建大環境設計與風景園林2020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2020

東南大學環境藝術設計2020

東華大學環境設計系2020

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風景園林系2020

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系2020

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本科2020

浙江大學建築系2020

長安大學建築學院本科2020

廣州美術學院建築藝術設計學院2020

合肥工業大學建築學2020

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環境設計2020

景德鎮陶瓷大學環境設計2020

景德鎮陶瓷大學公共藝術設計專業2020

廣西師範大學設計學院2020

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本科2020

西部民族地區聯合2020

香港大學建築系碩士2020

武漢科技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景觀規劃2020

四川美術學院公共藝術學院城市空間設計2020

蘇州大學建築學院城鄉規劃本科2020

蘇州大學建築學院歷史建築保護工程本科生2020

蘇州大學建築學院建築學本科2020

蘇州大學建築學院風景園林本科2020

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系2020

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景觀設計系2020

中國美術學院城市設計系2020

韓國漢陽大學建築學院2020

賓夕法尼亞大學線上畢設作品2020

康奈爾大學APP建築藝術與規劃學院2020

哥倫比亞大學GSAPP建築學院2020

哥倫比亞大學優秀畢業設計作品2020

WUSTL 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碩士2020

哈佛大學GSD設計學院2020

康奈爾大學AAP建築學院碩士202 0

康奈爾大學AAP建築學院本科2020

萊斯大學建築學院Thesis Project2020

普林斯頓大學建築碩士2020

耶魯大學、萊斯大學2020

AA建築聯盟學院(Diploma部分)2020

ARCSOC劍橋大學2020

巴斯大學建築學院2020

格拉斯哥藝術學院建築2020

曼徹斯特建築學院碩士2020

倫敦城市大學建築系2020

利物浦大學建築學院2020

劍橋大學ARCSOC2020

RCA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建築系2020

UBC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建築2020

UCL倫敦大學學院巴特萊特建築學院2020

UCL巴特萊特建築學院B-Pro 2020

UOE愛丁堡大學2020

TUM慕尼黑工業大學AJA展2020

ARCHIPRIX荷蘭最佳建築2020

CTH查爾莫斯理工2020

謝菲爾德大學建築學院2020

AHO奧斯陸建築與設計學院2020

布萊頓大學建築系2020

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建築系2020

多倫多大學建築、景觀、城設2020

多倫多大學建築學院2020

卡爾加里大學2020

曼尼托巴大學建築學2020

雪梨大學建築學院2020

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建築學院2020

墨爾本大學MSD設計學院2020

墨爾本大學MSD建築和城市規劃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