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英山:「紅、綠、古」三色文化促發展
初冬,湖北省英山縣桃花沖的山山嶺嶺,層林盡染。紅彤彤的牛荊條、紅撲撲的烏桕葉,還有雞爪楓、火炬樹等數不勝數。環目望去,猶如片片紅霞在燃燒。
紅色是英山縣最鮮明的底色。這裡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曾經,紅四方面軍從這裡西征,紅二十五軍從這裡集結長征,紅二十七軍在這裡組建成立,紅二十八軍在這裡開闢根據地……紅綠輝映,英山縣生態環境優良,森林覆蓋率達70%,被生態環境部授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稱號。英山縣還是活字印刷術發明者畢昇的家鄉,獨有畢昇文化資源的金字招牌。「『紅、綠、古』三色文化深度融合,為實現英山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英山縣委書記鄭光文說。
修葺一新的紅二十五軍軍部舊址、紅二十五軍七十五師駐地舊址、鄂豫皖省委擴大會舊址、初步建成的17.3公里紅二十五軍長徵集結地歷史步道……11月1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英山園區在陶家河鄉開園迎賓,紅二十五軍將士親屬代表、軍史黨史專家學者、來自長征沿線各市縣的幹部群眾數千人共同體驗新的長征。
偉大的長征精神穿越時空,澎湃著無盡的發展動能,紅色英山由此掀開厚重而嶄新的一頁。鄭光文表示,用好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英山園區,是推動英山「賡續紅色血脈、加快綠色崛起」的重要舉措。英山縣將以此為契機,把英山園區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紅色文化研學基地、紅色旅行研學基地和紅色旅遊勝地。
為讓紅色資源「活」起來,該縣出台《關於英山縣文旅產業發展規劃的意見》等文件,因勢利導,以紅色遺址開發和建設為主線,大力發展紅色經濟,將紅色資源轉變為「紅火產業」。雷家店鎮蔡家畈村先後建成蕭伯唐烈士紀念館等紅色景區,開發紅軍飯、紅軍菜、紅色購物等項目,帶動旅遊經濟發展和群眾就業;方家咀鄉千斤坪村是雞鳴河會議所在地,村裡整合各類資源、資金建成紅四軍雞鳴河會議舊址紀念館,修建紀念碑、衝鋒號、勝利之火三個標誌性建築,2022年接待遊客和參觀者達12萬餘人次。
傳承紅色基因,加快綠色崛起。英山縣以「大農業、大文旅、大健康」為發展戰略,利用茶園、中藥材、絲綢製品等綠色產業開發旅遊產品300多種。全縣建成萬畝茶園1處、茶葉公園10處、農耕體驗園8處、果蔬採摘園26處、花海花園2處,旅遊業態不斷豐富,旅遊經濟穩中向好。英山縣四季花海景區以田園景觀與生態風景林為基底,以四季賞花和花海溫泉為特色,以旅居康養、休閒度假體驗為核心,打造山水花泉融合的旅遊景區。「我們以『發揮生態優勢、激活紅色資源、發展鄉村旅遊、促進鄉村振興』為發展目標,經過數年奮戰,成效顯著。」該景區負責人馬格勝介紹,自2017年開園以來,景區吸引遊客200餘萬人次。
此外,英山一直重視畢昇文化資源保護傳承利用工作。2022年,建成全國首座以畢昇文化為主題的畢昇紀念園。英山縣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說:「該紀念園的建成開放,將成為傳承和弘揚畢昇文化的新載體。」英山縣創編的大型歷史黃梅戲《活字畢昇》已在多地公演,情景劇《千年之約英山會》利用聲光電現代技術,展現畢昇、蘇東坡跨時空相遇,成為夜遊精品。古色英山氛圍濃厚。
鄭光文表示,英山將繼續推進紅色文化與鄉土文化、民間文化、農耕文化、茶文化深度融合,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爭當華中全域旅遊排頭兵。
來源:中國文化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b209c6f27e70187591f9c2fe7684c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