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冬至,提醒:1不碰,2不做,吃3樣,順應時節,安康度冬

2023-12-18     秀廚娘

原標題:12月22日冬至,提醒:1不碰,2不做,吃3樣,順應時節,安康度冬

冬至,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陽氣最虛而陰氣最盛的日子。冬至一到,寒氣逼人,天寒地凍。在這個特殊的日子,人們開始注重保健養生,順應時令的飲食習慣,以迎接嚴寒的冬季。

一、不碰冷飲,防範寒氣入侵

冬至的氣溫驟降,寒氣逐漸增強。因此,冬至養生的第一守則是不碰冷飲。寒冷的天氣本身就容易使人體表面血管收縮,而冷飲更會導致體內寒氣直接進入身體。這不僅容易引發感冒、咳嗽等疾病,還可能傷及脾胃,影響身體的正常運轉。在冬至這個寒冷的時候,我們應該選擇溫熱的食物來保暖身體,避免過多地攝入冷飲,有助於維持體內的陽氣。

二、不做劇烈運動,不熬夜,守護健康

冬至時節,寒氣滲透到人體深處,此時正是身體最需要休養生息的時候。因此,冬至養生的第二守則是不做過多劇烈的運動。過度運動會消耗體力,導致陽氣耗散,容易受寒感冒。適當的鍛鍊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但要避免在嚴寒的天氣里過於勞累。

同時,冬至之夜日短夜長,人們容易因繁忙而熬夜。長時間熬夜不僅容易導致精神疲勞,還可能損傷肝臟,影響身體的免疫力。因此,冬至養生的第三守則是不熬夜,保持足夠的睡眠,有助於調整身體的生物鐘,維護健康。

三、吃鴨肉、吃羊肉、吃蘿蔔,順時而食

冬至養生的重要一環就是合理膳食。在這個時節,人們應該選擇一些溫熱的食物來增強身體的陽氣,從而提高抵禦寒冷的能力。

1.吃鴨肉:鴨肉性味甘溫,具有溫補虛損、益氣養陰的功效。適量的鴨肉可以幫助身體抵抗寒冷,同時還有助於調理氣血,提高免疫力。

推薦食譜:啤酒鴨

材料:鴨肉、啤酒、姜、蔥、干紅辣椒、青椒、料酒、醬油、冰糖、鹽。

具體步驟:

a. 將鴨肉洗凈切塊,放入開水鍋中,焯一下水,然後撈出,裝入盆中,加入適量的鹽、薑片和蔥段,攪拌均勻,腌制入味。

b. 熱鍋加油,放入蔥姜和干紅辣椒炒香,放入鴨肉,加入適量料酒、醬油,再加入冰糖,翻炒上色後,加入足量的啤酒或清水,大火煮開。

c. 用小火慢慢燉煮60分鐘,加入適量的鹽調味,繼續燉20分鐘,直至鴨肉變得酥爛入味,然後開大火,將湯汁收濃,放入青椒塊,翻炒至青椒斷生,即可出鍋。

2.吃羊肉:羊肉有溫中補虛、暖胃散寒的作用,是冬季保健的極佳食材。羊肉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對於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增強抗寒能力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推薦食譜:烤羊排

材料:羊排、孜然粉、鹽、黑胡椒、橄欖油、洋蔥、大蒜。

步驟如下:

a. 將羊排用鹽、黑胡椒、孜然粉和洋蔥絲腌製片刻,增加味道。

b. 預熱烤箱至180攝氏度,將羊排平鋪在烤盤上,撒上蒜末,滴上橄欖油。

c. 放入烤箱烤制,翻面均勻,直至金黃酥脆,即可食用。

3.吃蘿蔔。冬至時節,蘿蔔正當旺季,而且其性味辛甘,具有溫中解寒、健脾化痰的功效。可以用來燉湯、烹飪燉菜,既美味又養生。

推薦食譜:蘿蔔豬肉餡餃子

材料:餃子皮、蘿蔔、豬肉末、香蔥、薑末、鹽、醬油、香油、食用油。

做法如下:

a. 將蘿蔔洗凈,去皮後,擦成細絲,加鹽腌制出水後,擠干水分,切成小粒,拌入豬肉末,加入香蔥、薑末、鹽、醬油、香油和食用油,攪拌均勻做成餡。

b. 取一張餃子皮,將餡包入餃子皮中,捏成餃子的形狀。

c. 燒一鍋水,大火煮開後,將餃子放入,煮至餃子浮起即可。

這三道美味的冬至佳肴不僅豐富了冬日的餐桌,更是符合了順時而食的飲食原則,既美味可口又有助於增強身體的抗寒能力。在冬至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與家人朋友分享這些美食,共同迎接冬季的到來,願大家在順應時節的美食中度過一個溫馨而健康的冬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ab77bdbc1a2c1a69147a77b208e87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