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新聞記者從今日(10日)下午舉行的成都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推介會上獲悉,除了推介產業生態圈,成都還專門發布了一份電子信息場景應用市場機會清單。
這份清單頗有成都特色——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其中包括電子信息產業協作機會、公共服務、政府需求、企業供給、企業需求5個類目,並且囊括多個應用場景,共有近160個項目。
比如,在協作機會清單里,成都芯谷研創城就宣布需要招引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物聯網、5G、信息安全等電子信息領域及現代服務業企業入駐。
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成都芯谷研創城正是成都重要的集成電路生態圈,以IC設計、研發為引領,以晶片製造、封裝、測試為核心,以整機終端製造為支撐,重點發展北斗導航、人工智慧、物聯網、5G、信息安全等細分領域。
會議現場
此外,協作機會清單里還透露了香港城市大學成都研究院的需求——將在蓉尋求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孵化等校院企地合作,同時也需招引科技企業、科創團隊入駐,提供應用科研、成果轉化、創業孵化等服務支持。
人工智慧在政府及企業服務領域更是大顯身手,在政府需求清單內,成都高新區法院通過人工智慧、語音識別等技術進行智能「導訴」,針對來院當事人的訴訟請求,進行智能訴訟引導、訴訟風險預判。
在企業供給清單里,成都威愛新經濟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結合智能識別、AI語音技術,將智能視頻客服、智能語音質檢、智能客服機器人等植入零售、校園、醫院、酒店及保險、銀行等空間領域,打造智能客服應用場景。實現虛擬數字人替代窗口行業客服人員的部分工作,提升用戶業務辦理體驗,節約成本。
後疫情時代,如何有效防疫防控也成為政府及企業的關注重點。記者看到,在政府與企業需求清單中,均有智能防疫的身影。其中,成都雲天勵飛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無感知熱像儀人體測溫系統及測溫人臉門禁系統,利用AI測溫算法,實現醫用級測溫檢測、無感知快速檢測通行、無需脫口罩人臉識別通行,甚至還能對異常體溫人員進行告警、對未戴口罩者提供預警,並且自動記錄異常告警情況,輸出告警統計。目前該公司另需無感知熱像儀人體測溫系統及測溫人臉門禁系統內的測溫熱像儀,以及合作廠家提供的上游產品,確保測溫防疫項目儘快落地。
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鄒悅 實習生 袁蘺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