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法老圖坦卡蒙將開始正式修復|一周藝事

2019-08-09   鳳凰藝術

來看看本周發生了哪些藝事:

【國際】

古埃及法老圖坦卡蒙外層木質鍍金棺即將開始正式修復

埃及文物部4日在位於開羅郊區的大埃及博物館文物保護中心舉行儀式,宣布古埃及法老圖坦卡蒙外層木質鍍金棺正在進行消毒工作,即將開始正式修復。

圖坦卡蒙是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第十八王朝法老,9歲登基,19歲去世,在位時間約為公元前1332年至公元前1323年。其陵墓位於埃及南部盧克索的法老墓地帝王谷,1922年被英國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發現,並出土了眾多精美陪葬品。

據了解,圖坦卡蒙棺槨包括三層,內層為純金打造,重達110.4千克,放置圖坦卡蒙的木乃伊。中間和外層為木質,表層鍍金。圖坦卡蒙墓被發掘之後,內層和中間棺槨被運至開羅埃及國家博物館展出,外棺則被一直留在墓中。

德國歸還納粹掠奪藝術品

近日,德國政府向猶太人後裔歸還9件被納粹掠奪的藝術品,兩幅德國畫家 Otto Fedder 的作品在移交儀式上展出。這批藝術品包括5幅油畫、3幅版畫以及一件象牙雕版,原本屬於一對猶太裔收藏家夫婦,1955年被慕尼黑的3家博物館購入。由於原物主已在集中營去世並沒有後代,德國政府經過長達20年的調查才找到他們在英國、辛巴威以及以色列的合法繼承人。

巴黎聖母院重建方案 兩名中國建築師作品奪冠

2019年4月15日,建成760年的巴黎聖母院被一場大火燒毀,標誌性的尖頂被燒斷、坍塌、倒下,中世紀的木結構屋頂被完全摧毀。

未來的巴黎聖母院應該是什麼樣子?全球設計師們爭論不休。為此,獨立出版公司GoArchitect舉辦了一場巴黎聖母院教堂設計競賽(The People's Notre-Dame Cathedral Design Competition)。此次競賽旨在為2019年4月大火後的巴黎聖母院的未來創造一個新的願景。有超過56個國家200多名設計師投稿,投稿作品總數達226件,並有3萬名網友參與投票。

8月5日,GoArchitect宣布了這次設計大賽的冠軍作品——巴黎心跳(PARIS HEART BEAT),它的兩位設計師是來自中國的蔡澤宇和李思蓓(音譯)。

以色列追回卡夫卡手稿

卡夫卡去世前將全部作品手稿、日記、書信等超過4萬件文稿交給摯友 Max Brod,要求後者將其焚毀。Brod 違背了卡夫卡的遺願,將手稿整理出版並一直保存到1968年自己離世,他在遺囑中指示將手稿贈予以色列國家圖書館。由於遺囑未能執行,這批手稿在過去50年被拍賣、失竊甚至部分損毀。以色列國家圖書館經過長達11年的法律訴訟,才贏得手稿的所有權。

紐約市2020年文化預算達2.12億美元

紐約市文化事務部(DCLA)宣布,2020年將在文化藝術上撥款2.12億美元。這也是有史以來分配給文化行業的最高金額,比去年創紀錄的1.984億還要多1300萬美元,比國家藝術基金會年度預算高出5700萬美元。

在8月1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市政官員和文化相關利益者慶祝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的綜合性「CreateNYC」計劃發布兩周年,並介紹了大致的行動計劃。2020年預算的一部分將直接支持「CreateNYC」中所列出的舉措,這些舉措有五大目標:公平增加對藝術行業的資助、實施包容性實踐、解決經濟承受能力危機,以及在各區域提供優質藝術教育。DCLA稱,該計劃迄今已取得成功。自計劃推出以來,「CreateNYC」增加了對低收入社群和少數族群文化生活的支持,擴大了殘疾人參與藝術的機會,支持了可持續項目。

倫敦畫商因欺詐數千萬美元被判入獄

據相關報道,倫敦藝術經紀人兼蘇富比中國藝術部門前主管蒂莫西·薩蒙斯(Timothy Sammons)因詐騙藏家數千萬美元被判入獄4至12年。現年63歲的薩蒙斯本月早前在紐約市法院對欺詐和重大盜竊罪名認罪。

檢察官表示,2010至2015年間,薩蒙斯從美國、英國和紐西蘭的顧客處盜取了3000萬美元,其中涉及的作品包括馬克·夏加爾的《白日夢》(Reverie),畢卡索的《女人的半身像》(Buste de Femme)等。這位畫商明顯誤報了這些作品的銷售金額,沒有向作品所有者支付所有的銷售款項。據稱,薩蒙斯利用這些收入購買了頭等艙機票、私人俱樂部會員以及償還信用卡債務。他還用幾件作品當做個人貸款的抵押品。

在薩蒙斯未能匯款後,藏家們在2015年對他採取了法律行動,英國法院凍結了他的所有資產。他的倫敦住所被收回,護照被沒收。在判決期間,紐約州最高法院法官安·謝爾澤(Ann Scherzer)稱薩蒙斯的罪行「非常嚴重且令人不安。」她表示,薩蒙斯出獄後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回到能創造經濟價值的工作中,並償還債務。」

羅浮宮限制遊客"入宮" 須預訂

作為法國最熱門的旅遊景點之一,羅浮宮在去年接待了超過一千萬名遊客,在這些遊客當中,有80%的人都是為了前來觀看鎮館之寶蒙娜麗莎的微笑。就在上個月,羅浮宮因為翻修工程的原因,將蒙娜麗莎轉移了展廳,但由於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一度引發極大混亂,許多遊客無法入館參觀,羅浮宮為此緊急閉館數日,並將遊客的購票方式更換為網絡預訂,在訂票的同時也必須要指定自己的入館時間。有巴黎的旅遊從業者就表示,雖然使用了新的預訂措施,但是要想親眼見到蒙娜麗莎依然需要等待4個小時以上,而對於那些使用旅遊景點通票的遊客,如果沒有預訂參觀時間,現在也將無法使用通票進入羅浮宮。羅浮宮負責人就強調,為了避免出現更多的安全隱患,這項預訂措施將會強制執行到今年年底。

2020釜山雙年展藝術總監名單出爐

釜山雙年展組委會宣布,自2016年起擔任丹麥奧爾胡斯美術館(Kunsthal Aarhus)藝術總監的雅各布·法布里修斯(Jacob Fabricius)被任命為2020年釜山雙年展藝術總監。

法布里修斯目前是丹麥藝術基金會視覺藝術委員會成員,之前曾擔任巴黎CNEAI副策展人(2015-16)、哥本哈根夏洛滕堡美術館藝術總監(2013-14)、瑞典馬爾默美術館藝術總監(2008-13)以及巴塞隆納聖莫妮卡藝術中心策展人(2006-08)。他最近策劃的展覽包括「Superflex:我們都在同一條船上」(「Superflex: We Are All In The Same Boat」,邁阿密達德學院,2008)、「吉莉安·韋英:一個真正的丹麥家庭」(「Gillian Wearing: A Real Danish Family」,哥本哈根,2017)以及比利時梅赫倫影像雙年展(2013)。

組委會表示,法布里修斯是從公開招募收到的50多份申請中選拔出來的,他「拓寬邊界的概念積極應用了文學和音樂。」釜山雙年展於1981年由年輕韓國當地藝術家創立,目前委員會正在尋找計劃於明年九月開幕的第十屆展覽的新地點。

【國內】

隨州又現曾侯墓

在6日國家文物局召開的「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新進展工作會上,又一處曾侯墓地的發掘情況正式向媒體公布。

湖北省隨州市的曾侯墓地,因1976年曾侯乙墓的發現而為世人熟知。這次公布的是棗樹林墓地2018-2019年發掘的情況。在這裡,又發現兩位曾侯和夫人——曾侯寶及夫人羋加、曾侯求及夫人漁。

據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隨州棗樹林墓地考古領隊郭長江介紹,這裡是一處春秋中晚期曾國公墓地,共發現了墓葬55座、馬坑3座、車坑4座,出土了青銅器千餘件。部分青銅器帶有銘文。其中令人興奮的是,新發現確認兩組曾侯夫婦合葬墓,即「曾侯求」及其夫人「漁」墓和「曾侯寶」及其夫人「隨仲羋加」墓。

山東濟陽發掘出一大型漢代畫像石墓

位於山東濟南的濟陽區近日發掘出一大型漢代畫像石墓。目前考古發掘工作已接近尾聲,共清理墓葬兩座,均為漢代畫像石墓,並發現大量畫像和畫像石。

據考古人員介紹,本次發掘共清理墓葬兩座(編號M1、M2),均為漢代畫像石墓。發掘出的畫像石雕刻精美、題材豐富,同時採用多種雕刻技法,細膩生動,展現了漢代高超的石刻藝術。

除發現大量畫像石外,兩座墓葬還出土了種類較為豐富的器物,包括陶、瓷、鐵、銅器、石製品、銅錢、骨角牙器等,並見有大量實體動物骨骼。

【文旅】

我國首個磁浮文化旅遊項目開工 預計2021年開通運營

6日,我國首個磁浮+文化+旅遊軌道交通項目在湖南鳳凰古城正式啟動。這也是世界首條磁浮文化旅遊線路。據悉,6日啟動的是鳳凰磁浮文化旅遊項目的一期工程,總投資約11億元,設計最大行車速度100公里/小時。工程將於2021年6月底與張吉懷高鐵同步開通運營。屆時,張家界、吉首、懷化三市之間通勤時間將在30分鐘左右。

吉林省建立「5G+旅遊」大數據實驗室

近日,吉林省旅遊大數據聯合實驗室成功設立。實驗室將依託銀聯消費大數據、通信客戶行為大數據等,在市場規模、遊客花費需求、遊客行為分析等方面開展研究,為吉林省旅遊業精細發展提供更豐富的數據共享平台,促進旅遊業轉型升級和旅遊服務質量提高,開拓吉林省「5G+旅遊」大數據的發展新模式。

(圖片來源於網絡,鳳凰藝術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