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古天樂在,港片就不會死

2019-07-10     廣角看影訊

港片已死?

說出這四個字,就已經褻瀆了那些還在為香港電影努力的人付出的所有辛勤。

香港電影不現當年輝煌,卻仍不缺為之努力之人。

他們依然在用自己的力量,講著自己喜歡的故事,這就是香港電影的精神。

談中國電影影史,一定繞不開香港電影。

而談當代香港電影,又何曾能繞的開他——

古天樂

除了皮膚黑,「整個人」都是白的。

「白」到只有他可以演爛片還能被觀眾拍手叫好。

一百所學校的事且不提,今天來說說他與香港電影的故事。

·緣起

上世紀的香港電影,可以說是百家爭艷,影帝頻出。

動作片幾乎被成龍、李連杰壟斷。

喜劇片,周星馳+劉鎮偉、王晶、李力持的組合常年霸占香港地區年度票房榜前列。

文藝片,王家衛一枝獨秀,培養了梁朝偉數度封帝。

香港電影最引人注目的當屬《英雄本色》掀起的黑幫題材影片。

該類型電影中最熟悉的面孔——周潤發、梁家輝、任達華等老牌巨星。

古天樂在這一時期根本「排不上號」。

一來,1970齣生的古天樂比起周潤發、梁家輝等巨星算是當時的年輕後生。

二來,在古天樂成名的九十年代,依舊只能局限於電視劇行業發展。

所以古天樂與香港電影在上世紀沒有擦出什麼火花。

也正因為日此,在新世紀到來後,香港電影日漸衰敗的情況下,古天樂才有了真正的用武之地。

·成長

1993年,在經歷過當售貨員、保安,參加拍攝歌曲mv等「打工」後,古天樂才成為TVB無線訓練班的旁聽生。

次年,正式進入TVB,開啟自己的演藝生涯。

跑了一年龍套之後,古天樂遇上了改變他一生的電視劇——

《神鵰俠侶》

細細數來,楊過這個角色已經被演繹了幾十遍。

甚至最近熱映的《掃毒2》中,劉德華也是楊過扮演者之一。

但這麼多年過去了,沒有人敢否認古天樂飾演的楊過才是最正宗的,

外表秀美俊朗,言語之間又透露著亦邪亦正、狂放痴情的氣質。

與書中描述的俊朗的痴情後生不謀而合。

隨後,《神鵰俠侶》讓古天樂一炮而紅,迅速成為TVB重點培養對象之一。

平心而論,讓「白古」走紅的,其實並非他卓越的演技,更多的是「靠臉」。

「一見楊過誤終身」這句話也幾乎是為古天樂量身打造的。

在電視劇事業剛剛起步的「白古」就是現在的「小鮮肉」。

所謂美男子,如是而已。

但美男子演古裝劇,戲路就會受限制。

為求突破,古天樂決心將自己「黑化」。

當然,古天樂把自己曬黑,並不是為了演戲上的突破,而是在日以繼夜的忙碌拍攝中,為了不想再花時間去化妝罷了。

有趣的背後,同樣折射的是當時古天樂在工作上拼搏。

靠顏值吃飯的日子,不是古天樂想要的,這一拼,又是4年。

1999年,在《刑事偵緝檔案4》中古天樂飾演徐飛一角,助他拿下了當年視帝,真正意義上開始靠實力吃飯。

古天樂飾演的徐飛為人正義,對真相執著,但卻總是獨斷行事,刻畫了一個十分硬朗的人物形象。

伴隨著對角色成功的把握,古天樂的演技開始走向成熟。

在2000年這個特殊的年份,TVB豪擲巨資,幾乎動用了全台精英的大戲,打造了《創世紀》。

古天樂再次挑戰全新的角色形象——反派張自力。

脾氣差,平日裡無比陰沉,行事工於心計,古天樂的每個眼神在傳達出角色的「奸」。但這種「奸」總在一個停頓的表情處又顯出人物本性的一份善良。

古天樂完美把握了角色性格,塑造出了及其立體的人物形象,獲得無數好評。

也許正是這次成功的演繹,為他日後在電影行業塑造數個經典反派角色打下了基礎。

因此才有如今《掃毒2》中令觀眾嘖嘖稱奇的地藏。

步入新世紀,TVB打造了一部很「前衛」的穿越劇《尋秦記》。

也這部創造了無數收視率紀錄的現象級電視劇,讓此前在大陸觀眾眼裡「名不見經傳」的古天樂一躍成為家喻戶曉的巨星。

也正式躋身一線巨星行列,並為即將開始的電影事業穩住腳跟。

·探索

在電視劇行業,《尋秦記》之後的古天樂已然達到巔峰狀態。

再怎麼演也超越不了深入人心的楊過,再怎麼突破也難創《尋秦記》的經典。

離巢TVB,全面進軍電影圈(全面「黑化」,之後就再也沒有白古了),香港電影在窘迫之境迎來了古天樂。

全身心投入電影事業,並非一開始就那麼順利。

起初幾部電影都反響平平。

這些電影大多都是與「難兄難弟」張家輝、劉青雲等人合作的「爛片」。

作為在電影圈的「新人」,找准方向是古天樂等人面臨的一大難題。

90年代周星馳喜劇的影響下,這群新人被培養的主要方向仍然是「喜劇」。

《中華賭俠》《絕世好bra》等喜劇片沒有把任何一個主演捧紅。

隨後幾年,古天樂喜劇產量頗豐。

一度被香港電影界稱為「周星馳接班人」

但演喜劇,不僅要靠演技,還要加一份天賦。

對於古天樂而言,似乎並沒有這份演喜劇的天分。

即使是口碑較好的《河東獅吼》,依舊不賣座。

古天樂在表演完全不見TVB時期的流暢,在很多地方用力過猛或略顯呆滯。

故此,古天樂其實也「迫待轉型」。

2002年,《無間道》問世,開掘了警察也會有寄生蟲的警匪片新世界。

如果說《英雄本色》是掀起了黑幫電影狂潮,那麼《無間道》就是給迷途中的香港電影指了一條能渡過難關的路。

此後《無間道》衍生出一系列電影,幾乎每部都能驚艷四座。

電影圈新人陳冠希、余文樂更是在其中大放異彩。

或許是受益於此,古天樂隨同張家輝、劉青雲開始摒棄喜劇,紛紛進入警匪片行列。

·崛起

2004年,古天樂主演了杜琪峰導演的《柔道龍虎榜》,算是與喜劇撇清了關係。

影片中他飾演一位隱退已久的柔道高手司徒寶。

司徒寶因病雙目近乎失明,對生活失去了希望,該片主要講述就是他在逆境中追尋希望的故事。

或許感同身受,在影壇打拚多年的古天樂也覺得在抹黑前進。

而這部《柔道龍虎榜》也正是他找到的希望。

影片延續了杜琪峰一貫的黑色特點,在其嚴密的掌控下,讓古天樂也有了充分的發揮空間。

在司徒寶視力嚴重下降後,帶著醉意的他搖搖晃晃地走在夜晚的大街上,走著走著,在燈光下,他開始手舞足蹈,也許是在「打拳」,但那一刻他看到了希望。

這希望在稍顯笨拙的動作中出現,在古天樂停下動作的那一刻從眼神中迸發出來。

在這部電影中,古天樂的表演是碾壓了郭富城的,毫無疑問!

正如司徒寶找到方向,古天樂在自己的電影事業上也有了一條極其明確的路。

再次與杜琪峰搭檔時,就出現在了《黑社會》中,你可以說被梁家輝任達華的光芒蓋過了古天樂,但你決定否認不了古天樂在其中的出彩。

這份出彩也一直待到了《黑社會2》。

沒有溫情和道義的黑社會,一旦陷入就很難脫身,吉米便是如此。

人性的貪婪在黑社會中展現的淋漓盡致,吉米一心要做點正當生意,但奈何樂少從不給機會。

進入黑社會,就已經回不來頭,古天樂飾演的吉米在面對幫內敵對時的氣場絲毫不遜色任達華,表面波瀾不驚,但心裡卻焦急萬分。

進退兩難之地,這份壓在心裡的糾結被古天樂一個個細微的表情展現了出來。

2007年,《門徒》誕生。

古天樂不是第一男主,但卻搶了劉德華和吳彥祖的風頭。

他飾演的癮君子,顛覆了以往的古天樂,把一個底層的吸毒者刻畫的深入人心。

青黑眼圈,熏黃的齙牙,還有粗魯的言談舉止,古天樂為這個角色做足了功課,在掙不到電影的灰暗下更顯沉悶,令人心生厭惡。

如此大毀形象的突破,連導演爾冬升都十分驚訝:「他膽子很大,我跟他說到這個角色,他幾乎沒有猶豫就答應了!」

古天樂沒有得過影帝,但他什麼都能演,什麼都敢演。

也正因為這次的「大膽」,古天樂一舉提名了金馬、金像獎最佳男配。

電影事業的高峰期也隨之而來。

《竊聽風雲》系列、《意外》等片均大獲成功。

而為了在《竊聽風雲》中把普通人的無奈和窘迫演繹的更加精準,古天樂增重十幾斤。

近幾年的《反貪風暴》系列、《掃毒》、《使徒行者》等也屢創佳績。

到了今年正在熱映的《掃毒2》,更是完美詮釋了一位心存一絲仁義卻行事瘋狂頑劣的大毒梟。

與其說古天樂演反派在行,不如說古天樂真的是「禁毒大使」。

碰見「毒」就演技抑制不住的往外溢。

2013年《毒戰》,古天樂在片中飾演大反派蔡添明。

角色的殘忍、狠毒全部都隱藏在古天樂細微的表情與眼神之中,連孫紅雷都「騙了」,帶著在《黑社會》中的暗黑氣質,他塑造的高智商反派讓人既愛又恨。

你明知道他是個壞人,卻還在期待最後的「反轉」,這就是古天樂反派的魅力。

·封帝

金像獎欠古天樂一個影帝!

古天樂什麼時候才能封帝?

……

這種現在看來的「陳詞濫調」在一年多之前,還被無數觀眾掛在嘴邊。

不管這份「惦記」是源自古天樂的一百所學校,還是因為他早已被界內認可的演技。

古天樂確實需要一個「影帝」的稱謂,他或許不在乎,但確實對這麼多年努力的一個見證。

2017年,《殺破狼·貪狼》上映。

在如日中天的《戰狼2》口中奪食,上映首日即拿下日票房冠軍。

這是古天樂的第n次突破,挑戰有史以來最多也最激烈的動作戲。

在此之前的這個系列中,是當代最能打的動作巨星的表演的舞台。

《殺破狼1》洪金寶坐鎮,甄子丹、吳京等專業動作演員大打出手,到了《殺破狼2》陣容升級,有吳京、張晉、托尼賈強強對決。

而在《殺破狼·貪狼》中並沒有失去這個內核,吳樾強勢加盟,而另一個「動作巨咖」就是古天樂。

第一次開打,但打的有模有樣,沒喲李連杰瀟洒的動作,更比不上成龍的幽默靈活,也不及甄子丹的精準狠辣,只有一個救女心切的父親勇往無前的憤怒、期盼。

沒錯,比起古天樂的動作處女秀,他的文戲還是沒給自己的動作戲留下吸引觀眾的餘地。

在葉偉信本著「宿命」的安排下,電影沒有《飆風營救》中那麼溫馨圓滿的大結局,費勁千辛萬苦尋找女兒的父親,最後一次見到女兒竟然是在停屍間。

悔恨、憤怒、委屈、還有身體的疲乏,在這一刻被古天樂用一段精湛的表演詮釋的堪稱完美。

那滴為女兒而留的淚,古天樂憋了好久,流下來的那一刻是從不願面對現實到接受眼前一切的轉變,在這一切吶喊也顯得那麼無力,而眼神中只剩下了復仇!

不僅僅這一段,古天樂全程都貢獻著高水準的表演。

所以當金像獎宣布最佳男主角是古天樂的那一刻,所有人心中只有四個字——實至名歸。

觀眾心裡的實至名歸不僅是對《殺破狼·貪狼》中古天樂表演的讚許,更是為古天樂為香港電影打拚這麼多年的這份辛勤的讚許。

·希望

香港電影陷入不可逆轉的漩渦之中,不少導演、演員紛紛北上。

但古天樂沒有。

要知道內地觀眾對古天樂來內地的態度有多麼期盼——你捐那麼多學校,來內地拍戲啊,能賺更多的錢捐學校。

不可否認,作為古迷的我們恨不得古天樂來內地「撈金」、「圈錢」。

但他真的沒有。

問及原因,也是簡單的一句話——

「我只想為香港電影做點事。」

為香港電影做事,說起來很簡單,但古天樂卻努力了幾十年。

從初入電影圈的一路摸索,到如今真正成為港片的半邊天,古天樂正如他自己所說的一樣,確實為港片做了事。

身為香港電影「勞模」,古天樂的電影產量也與日俱增。

僅今年一年,大約就有近10部新片。

有些觀眾勸說古天樂,愛惜自己的羽毛,要慎重接片,不要什麼爛片都敢接。

但他們又何嘗知道,古天樂想為港片做點事的心。

他敢接任何電影,就如同當初他敢不要形象拍《門徒》一樣。

白古不再,黑古卻在觀眾心中越發「白亮」。

再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港片已死嗎?

有古天樂這樣的演員在,我們哪敢有這樣的論調呢?

對古天樂而言,能為香港電影貢獻力量,在香港電影中散發光芒是他的幸運。

同樣,對香港電影而言,遇上古天樂也是一種幸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N8G_msBmyVoG_1ZnG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