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在廣州飛呼和浩特航程的間隙,獲悉我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導師Gregg L. Semenza教授獲得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我激動的從機場的椅子上站了起來,興奮得在機場裡走來走去,想第一時間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我的朋友、同事和團隊成員!
Gregg L. Semenza教授是我在美國工作期間學術上的導師、工作上的搭檔,也是我個人的摯友,我立刻打開電腦發郵件向Gregg L. Semenza教授表示祝賀並再次邀請他訪華。Gregg L. Semenza教授獲獎的喜悅充滿了我的每個細胞,和Semenza教授相識、相知的一幕幕場景浮現在我的腦海,現在將我和Gregg L. Semenza教授合作的故事分享給大家。
2014年王健教授和Gregg L. Semenza教授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合影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我因為在肺動脈高壓發病機制領域做的部分工作相繼發表在Lancet、JCI等雜誌而受到學術界的關注。當時,我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研究鉀離子通道在肺動脈高壓肺血管重塑中的作用與機制,但隨著研究的深入,我發現僅僅用「鉀離子通道」學說無法解釋肺動脈高壓病人的臨床治療問題——如果鉀離子通道在肺動脈高壓血管異常收縮和重塑中起主要作用的話,鉀離子通道激活電壓依賴性鈣離子通道,那麼,臨床上用常規的鈣離子拮抗劑治療肺動脈高壓應該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但實際上,臨床上百分之九十的患者對鈣離子拮抗劑治療都沒有反應,提示還有其他未知的更重要的機制在肺動脈高壓疾病發生髮展中起重要作用……
為解決這一重要的科學問題,2001年,在馬里蘭大學Jason Yuan教授的引薦下,我來到當時全美排名第一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任Instructor一職,進入Gregg L. Semenza教授團隊繼續進行低氧性肺動脈高壓發病機制的研究。
當時,我們這個研究方向由我和JimmieT. Sylvester、Larissa A. Shimoda組成,Gregg L. Semenza教授親自參與這個小組的工作。
他做事非常的嚴謹認真,對關鍵的數據都要安排兩個研究者進行重複。記得在低氧誘導肺動脈平滑肌細胞經典瞬時受體通道蛋白(TRPC)1蛋白上調的實驗上,Gregg L. Semenza教授夜晚和我一條條比對蛋白印跡的條帶,確定條帶的位置和表達趨勢,並安排另外一個學生重複我的實驗。我們定期召開組會,對研究中遇到的問題總是及時的給予指導和解決。Gregg L. Semenza教授是個非常重視效率的人,安排的實驗一般三兩天就要有結果反饋。他自己就是個非常有效率的人,並且有打腹稿的習慣,一篇「大paper」他都是提前構思好,一般半天就可以拿出文章初稿,當時讓我驚為神人。我想,這些好的習慣和素質也是他能獲得諾獎的重要原因。
經過幾年的努力研究,2006年,我們關於低氧誘導因子調節肺動脈平滑肌細胞鈣穩態分子機制的工作,我作為第一作者和Gregg L. Semenza教授聯合發表在著名的Circulation Research雜誌。這篇文章被Circulation Research編者評為:改變了對低氧性肺動脈高壓發病機制的認識,直接影響到低氧性肺動脈高壓的臨床治療,解釋了臨床上應用鈣通道阻滯劑(CCBs)類藥物治療肺動脈高壓效果不好的原因,改變了低氧性肺動脈高壓的治療思路,使鈣池操縱性鈣通道(SOCC)通道及其相關蛋白成為治療肺動脈高壓的新靶點,為研製治療肺動脈高壓的新型靶點藥物奠定理論基礎。
這也是我學術上的代表作之一,奠定了我近二十年的研究基礎,鈣離子通道在低氧性肺動脈高壓發病中的作用及機制至今仍是我實驗室的重要研究方向,我非常感謝Gregg L. Semenza教授當年的指導和支持。
2006年王健教授作為第一作者和Gregg L. Semenza教授聯合發表的文章首頁,該文章迄今他引次數為249次
Gregg L. Semenza教授非常支持我的成長,在我的學術道路的關鍵節點都給予了我重要的支持,2007年,我受廣州醫科大學邀請回國組建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肺血管病研究團隊,回國前諮詢他的意見,Gregg L. Semenza教授非常看好中國的發展,支持我的回國決定。
剛剛回國時,單槍匹馬、創業始艱,當時整個國內都沒有HIF-1α基因敲除小鼠,而這個小鼠是研究低氧相關疾病的重要研究工具,誰有這個研究資源就可以占有低氧相關疾病研究的「先機」……Gregg L. Semenza教授為了支持我的研究工作,無償贈送了我三對HIF-1α基因敲除小鼠,前後經過一年多的複雜的進口、檢疫手續,終於將這批珍貴的小鼠引進回國,成為日後我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重要研究資源。至今我還保留著這批珍貴小鼠入境的標籤紙,已成為我課題組的重要「文物」。
Gregg L. Semenza教授贈送給王健教授HIF-1α基因敲除小鼠的原始標籤
2010年,我申請美國R01項目,當時整個美國經濟已經呈下滑態勢,政府對科研的經費支持銳減,R01的中標率僅為16%。我申請的項目是在我們2006年聯合發表的工作的延續和深入,Gregg L. Semenza教授非常支持我的工作,認為能進一步揭示HIF-1調節TRPC表達的深入機制,並親自給我寫推薦信,這也是我當年中標的重要因素。
2012年,我在國內的課題組步入快速發展期,當年申請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大國際合作項目,也得到Gregg L. Semenza教授的大力支持,委派團隊成員Larissa A. Shimoda教授作為美方合作者進行聯合申請並獲批。
可以說,我的成長、我在國內研究團隊取得的每個進步和成績都離不開Gregg L. Semenza教授的支持。我們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2015年,我們關於骨形成蛋白BMP4增加肺動脈平滑肌細胞內鈣濃度分子機制的工作發表在Cardiovascular Research上,至此系統闡明了低氧通過調節肺動脈平滑肌細胞中低氧誘導因子HIF1-BMP4-TRPC-SOCE通路,造成細胞內鈣離子濃度增加,進而引起肺動脈平滑肌的增殖、遷移和收縮,促進肺血管重構和肺動脈高壓發病,從而建立了肺動脈高壓發病機制的創新理論體系。而為了解決這一重要科學問題,我們課題組和Gregg L. Semenza教授共同合作奮鬥了近二十年。
2010年Gregg L. Semenza教授為王健教授申請美國R01項目寫的推薦信
2015年王健教授作為第一作者和Gregg L. Semenza教授聯合發表的文章首頁
恩師Gregg L. Semenza教授獲諾獎的消息落定,我的手機被打爆,微信朋友圈被刷爆,大家除了和我討論低氧相關的學術問題,還都想問我一下Gregg L. Semenza教授的生活趣聞,今天也特別挑選了幾件和Gregg L. Semenza教授相處的小事讓大家一睹大家風範。
Gregg L. Semenza教授是一個非常有生活情趣的人,他的家人對中國文化非常感興趣,他只要有機會來中國總會帶一些蘇州的紙扇、杭州的絲綢之類的送給他的家人。另外,Gregg L. Semenza教授也是一個性情中人,記得2006年我們的工作被Circulation Research接收,Gregg L. Semenza教授非常高興,下班後一起在學校周圍的酒吧喝啤酒慶祝,席間Gregg L. Semenza教授高興的唱起了小曲。他高興的不是自己的工作發表了一篇文章,而是自己的工作真正解釋了一個科學問題,真正回答了臨床上遇到的困惑。並且,Gregg L. Semenza教授還是一個大公無私的人,對於自己團隊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學生都一視同仁,公平對待。他對我的幫助都是無私的。這也深深的影響了我,我在自己的學術生涯中總是盡己所能的幫助年輕人成長,十年間培養的青年學者、博士、碩士中先後有21人獲得28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這就是我和諾貝爾獎得主Gregg L. Semenza教授近二十年的合作故事,我們的故事還在繼續。
王健教授在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團隊
王健,廣州醫科大學,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廣東省血管疾病重點實驗室主任,教育部長江創新團隊帶頭人。中華醫學會呼吸分會肺血管病學組副組長,廣州醫科大學肺血管病學組學科帶頭人等。2006年獲美國生理學會呼吸分會年青科學家獎,2003年和2008年兩次獲得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系基礎研究優秀科學家獎。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肺血管形態功能的異常(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肺損傷發生髮展中的作用、鈣離子通道調控在肺動脈高壓發生的分子機制、尼古丁與肺動脈高壓的關係、缺氧性肺動脈高壓發病機制以及中藥治療肺動脈高壓的機理研究等方面。
本文完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本文由 王健 教授 口述,陳豫欽 整理,《呼吸界》jerry 編輯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