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井下作業中心:他們單位利潤超三成,優秀員工月入過萬

2019-12-09     勝利高地

今年1-7月份

濱南特車大隊完成利潤990.07萬元

超計劃290.68萬元

不僅如此,特小車還了解到

在他們單位,努力工作的員工

已踏入月入過萬的收入水平

「誰創效誰受益、多創效多受益,」黨委書記張勇一語道出了《大隊人力資源績效考核制度》的改革初衷,「就是要讓效益在方向盤上靠攏,讓更多的員工認識到多勞多得是改革的最大紅利。」

鼓勵人員向一線艱苦崗位流動、向外部承攬業務流動,形成的鮮明導向,在壓減人員和整合資源兩方面同時發力,讓服務職能更加清晰、讓主業更加突出。

他們優化人力資源和車輛設備,突出泵罐、吊卡、井架立放三大優勢,推動大隊服務向專業化發展。


改革帶來幹部員工精神面貌的轉變。一中隊駕駛員曹建剛主動請纓,承擔1000型泵車和400型泵車兩台車的出車任務,全月出車台班達到45個;油田勞模杜懷森則承擔混砂車和罐車兩台車的出車任務。

績效考核系列激勵措施,激活了人力和車輛資源的潛能,既有效提升了大隊的生產經營效益,也讓努力工作的員工月收入踏上了萬元水平。


「尚6X69井場場地小,進井路狹窄,無法實現會車。當班司機請注意,逐一進入施工現場,避免大修搬遷現場車輛擁堵。」黨員石光偉在出車前對本次施工任務的兄弟們囑咐著。

車輛多、任務多,交叉作業複雜是大修搬家的特點,對施工場地預判、對施工內容預判、對安全事項預警,成為工作能否順利完成的關鍵。

從檢查車輛「跑冒滴漏」到叮囑員工注意行駛安全,老指導一早的忙碌,來不及喝一口水。


利奇馬颱風過後,濱南油區許多井場受淹嚴重。

濱南作業大隊作業17隊PFB4-52井施工現場位於秦皇河風景區附近,因井場地勢低洼無法排水。井架安裝一隊隊長李清華帶領井架一班趕到現場。他們踏著深度達50多公分積水用鐵釺來回探路,組織人員人工拔地錨。

儘管雨鞋灌滿積水,施工人員的卻一步未歇。搬遷施工持續到中午,井架最終在大家的努力下順利搬出。


單83X120井高壓預充填施工,油田勞模杜懷森帶領他的預充填車組來到井場。陰天仍是秋老虎肆虐的時段。

車組幾位老司機忙碌著接管線,不一會兒便汗流浹背。


今年以來,濱南特車大隊推行車輛「組團」定向「打包」服務,全面形成一體化運行體系,推進了施工提速提效。1-7月份,大隊共出各類車輛17638台次,完成高壓充填81井次,大修搬家46井次,鍋爐搬家7井次,酸化56井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HHf9m4BMH2_cNUgwvO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