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鴻這個人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大部分人都是看著他與十三姨的電影故事長大的。只知道他的功夫很高,與海外歸來的十三姨發生了許多幽默能帶給人歡樂的故事。
但是,你知道嗎?真正的黃飛鴻晚年非常淒涼,1919年他最疼愛的兒子因為武術的緣故遇害了,1924年,廣州發生商團暴亂,他苦心經營38年的寶芝林毀於一旦,家財盡散,又遇上大兒子失業,最後抑鬱而終,死後竟然連下葬的費用都沒有。
廣東佛山祖廟有一間黃飛鴻紀念館,記載了黃飛鴻的諸多往事。
外省人對黃飛鴻的了解基本依靠電影。其實在電影沒有拍攝之前,黃飛鴻的徒孫先發行了小說,小說火起來之後才發行了電影,電視。人們一提到佛山,就會想到武術與黃飛鴻,這兩個元素甚至構成了人們對佛山根深蒂固的最初印象。
1949年,香港著名導演胡鵬首次以小說藍本將黃飛鴻的形象搬上了螢屏。甚至於在此後的20年時間裡,他拍攝了50部由關德興主演的黃飛鴻電影。 而關德興這個人,更是在1949年到1994年的時間裡,出演了77部黃飛鴻電影。
此時,你可能心目中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黃飛鴻能在電影史上如此火爆並受人喜愛?
據說,黃飛鴻武術造詣極高,在洪拳傳入廣東後,是他將洪拳發揚光大,並傳承了下去。還用武術做了許多好事。黃飛鴻是清末民初西樵山人,早前以賣武為生,後來定居廣州,被果欄、菜欄、魚欄聘為三欄行中武術教練。1875年,黃飛鴻在西樵山當鋪遇人打劫,以一人之力擊退了數十人;1876年,香港一位洋人攜帶一隻惡犬邀斗,黃飛鴻踢斃惡犬在香港贏得了名聲,後來又陸續以實力在佛山等地被人熟知。在他去世之後,他的徒孫將他的事跡整理,編成了小說,最終小說被搬上熒幕,自此塑造了更為豐富的黃飛鴻形象。
我們所熟知的黃飛鴻與十三姨的故事拍攝於90年代,只是為了豐富人物形象從而採用了更為誇張的手法拍攝。那麼,十三姨這個人物是真實存在的嗎?答案是否定的。不過,電影素材一向取決於生活,人們普遍認為,雖然電影中的十三姨是個虛擬人物,但實際上她是有原型的。這個原型便是黃飛鴻的小妾莫桂蘭。
傳說黃飛鴻一生娶了六個老婆(實際上能找到的只有4位),他的前三任老婆均在婚後不久便去世了。算命先生認為黃飛鴻命中克妻,因此,第四任老婆便以小妾的名義納入。這位小妾就是莫桂蘭,並且一直活到90多歲高齡。
黃飛鴻與莫桂蘭的相識極具戲劇性。在廣東有句話:有祠堂之處,必有舞獅。醒獅表演到目前為止仍然是人們為喜慶之事助興的重要節目。而醒獅表演恰是黃飛鴻所創。他將武術融入舞獅表演中,使其更加具有看點,還首創了女子醒獅隊。而他的妻子莫桂蘭更是將醒獅表演得出神入化,享譽世界。
莫桂蘭也是習武之人,兩人正是因舞獅結緣。黃飛鴻有一次在表演舞獅時不小心將鞋子踢向了莫桂蘭,這雙命運之鞋最終將兩人緊緊聯繫在了一起。莫桂蘭嫁給黃飛鴻時不過19歲,而黃飛鴻已經54歲了。這種跨越年齡的愛戀最終被徐克導演以黃飛鴻與十三姨的故事詮釋了。在黃飛鴻與十三姨的故事中,還有一位人物大家印象很深刻,他就是豬肉榮,實際上他也是有原型的。
黃飛鴻的弟子在全國達到了30-40多萬,有兩位人物功不可沒,一位是林世榮,一位是莫桂蘭。林世榮即是電影豬肉榮的原型。林世榮師從黃飛鴻20多年,正是他將拳譜公開成書,最終將黃飛鴻的武術精華很好地傳承了下去。
在佛山祖廟的黃飛鴻紀念館還原了寶芝林的原貌。寶芝林開在廣州十三行仁安街,屬於下鋪上居的建築風格。黃飛鴻醫術高明,1888年時任兩廣總督的張之洞還為他題寫了「醫藝精通」的匾額。但這一切在商團暴亂中被一把火燒毀了。
晚年的黃飛鴻貧苦交加,淒涼離世,死後無錢安葬,最終由他唯一的女弟子鄧秀瓊出資將他葬於廣州白雲山下。令人不勝唏噓。如今,醒獅表演成為廣東人過年、過節、新店開業等喜慶場合非常重要的助興形式,這也恰是開創它與發揚它的故人所期望看到的結局。
都是為了帶給人歡樂。TIPS:佛山祖廟春節期間票價8折,有武術、醒獅表演、粵劇表演、非遺文化展和新春書畫展現場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