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藏得最深的山澗瀑布!美得不像人間

2019-10-07   防城港文化旅遊

此時防城港的季節

當是最惹人愛的吧

有晴朗的天和奪目的綠

有清爽的風和溫暖的光

美好,就是現在了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處

「養在深閨無人識」的

一處清幽之處

這裡山雄水秀、林蔭溪美

仿若不像人間 似仙女清修之地

名曰「淡旱頂」

未經開發的山澗瀑布

甚至比沖皇溝要好

沒想到吧

防城港竟還有這麼多壯美瀑布

藏在深閨中

下面我們看看

網友「喜歡金花茶」的深度探秘吧

在燈草坪紮營,將近9點出發,因不知瀑布具體位置,我們繞上草嶺往東山水尾觀察、判斷,三山懷抱下有機耕路,瀑布就應該在這一列溝。風雪領我們走下陡陡的草嶺,並助力我們下高高的坎頭落到機耕路,沿機耕路往前走,有明顯的越野車輪印,這越野車輪印誤導我們一直向前走,有左叉路也暫時不考慮。這路陰涼好走,當聽到水流聲時就以為是對的,但一直走到車輪印調頭,道路坎坷一直到路盡頭,沒水聲了,有一座石頭屋,兩間房,非常完美的石頭牆,防水膜屋頂,屋樑上還掛著一瓶米,石頭桌上還有吃剩的柚子。

9:40到這裡巡視一番,不知瀑布在何方,朋友說去瀑布的路沒有石頭屋,要經過竹床,在我們要離開這裡並念著有村民就好了的時候,村民出現了,並帶我們走過兩條叉路的山路出到機耕路,但我們又誤解他的話,誤入另一條山路,而這條鋪有沙包的路又太好了,讓我們以為是景區老闆開發的路,誰知越走越小,走入玉桂林,石頭溝水頭也小,只好沿溝邊小山路下,在我們找不到瀑布時又念村民,神奇又出現,附近就有一間房子,有一個老人在刨桂皮,他是那坪的黃大伯,熱心的他又帶我們出到機耕路,並詳細告知去瀑布和回走的路,連捷徑和他的家都說了,我們就一直說「好」,讓「好」成了我們一路的經典笑語。沒走幾步,又遇年輕村民,證實路線和下瀑布的小路。

11點往機耕路盡頭走,很快到盡頭,我找到小路,徑直下,不久就見竹床,非常漂亮的竹床,很想上去躺一下,但估計沒躺下就塌了。小路非常陡,幸有竹子相助,11:15終於見到瀑布,比相片壯觀多了,出乎想像的高。拔開倒下的竹子,我們幾個下到瀑布底欣賞,風雪在石壁上用竹子做腳架拍相片。瀑布幾十米高,兩邊石壁陡峭,周邊生滿挺拔的翠竹,不知道這瀑布的名字,就暫時安個名「竹翠瀑布」。瀑布水從高高的石頭頂上跌下,水花四濺,非常清涼,彈起的水霧似紗般紛紛揚揚飄飄洒洒,感覺如進入水簾洞一般,有絲絲細雨,浸入心脾。如細沙般的水珠隨著風,吹在臉上,手上,草叢間,石頭上,以縹緲的氣質縈繞於竹林間,象霧象雨又象風,感覺很享受。

拍夠玩夠,11:45離開,10分鐘輕鬆回到路面,但往回走時又中了黃大伯的預言,過屋地走小路,走一段後發現不對,趕緊走回頭路,然後沿機耕路走。12:10冒著烈日往回走,幾個回頭彎後,到黃大伯所說的「牛打滑蹋」,走捷徑上到我們落山的高坎頭,12:40回到坳口,正好有風力施工車過,順便帶我們一程,今天遇上不少好心人,真高興。

相關攻略

路線:防城—那梭—聰皇溝—那勤—扶隆—電六—淡旱頂,原路返回(全程約150km)

溫馨提示:到淡旱頂前是一段約幾公里的機耕路,淡旱頂及芽山需徒步抵達。

沿途景點:聰皇溝、小峰水庫、淡旱頂、芽山

其它注意事項:該路線沿途基本為人煙稀少的山區,有一定危險性,適合驢友,請勿獨自前往。

▍內容來源:掌上防城港、網友「喜歡金花茶」、「天涯海角」

▍內容審核:防城港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

▍法律顧問:廣西精一律師事務所

▍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文字美圖視頻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