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古代相當偉大的建築師,代表作之一:隋唐洛陽城

2022-04-19     蘇丹卿

原標題:他是中國古代相當偉大的建築師,代表作之一:隋唐洛陽城

五千年厚土,十三朝花香。

每逢牡丹盛大綻放,古都洛陽總能在壯闊的歷史畫卷中,穿越時空。

「洛陽人」、「洛陽城」……在中古世界,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人們說起這座城市時總會不由自主地發出驚羨的讚嘆聲。

置身在洛陽,千年繁華、千年遺蹟、千年故事,歷史的宏篇是如此巨大,歷史的長河是如此深厚。

我們依舊能夠感受到這片古老土地上的千年芬芳。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車水馬龍之間,巍峨壯觀的應天門像是拉開了歷史的帷幕。

大業元年,楊廣徵發匠役200萬人營造洛陽,定名為東都。同時,疏通大運河。自此,洛陽便成為了全國的政治、經濟和交通中心。

唐興以後,李淵雖定都長安,但唐朝的皇帝們對洛陽的依舊喜愛有加。唐太宗李世民曾經下令修葺洛陽城,並改名為「洛陽宮」,三次來此並居住了兩年之久。

唐高宗李治繼位之後,更是加大了對洛陽的營造力度。到了武則天時期,洛陽城的輝煌達到巔峰。

這座古老的城市在幾代統治者的營造下,成為了一座雄視四海,氣吞九州的巨大都市。

儘管我們已經無從目睹其真容,但隨著考古的全面發掘和後來的工程復建,令我們在參觀隋唐洛陽城的宏偉風采的同時,也回到了那個繁華的神都時期,那個輝煌、壯麗的洛陽紫薇城,世人曾稱它為「萬宮之宮」。

1400多年的風風雨雨,在這一刻,從當下前往數千年前,竟是近在遲尺。

不知道今天的人們來到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除了想起隋唐歷代帝王,是否也會想起另一個人呢?

作為隋東都洛陽城的總設計師的宇文愷,是一個深受隋煬帝信任並重生的人才,凡所規劃,皆出其手。

他生於公元555年,出身武將世家,為鮮卑貴族。但宇文愷並不好弓馬,對讀書甚有興趣,史載「博覽書記,解屬文,多伎藝」。

公元604年,隋煬帝登基,次年改元大業,遷都洛陽。營建洛陽城的重任就落在了宇文愷的肩上(大興城也是由他所創建)。

宇文愷只用不到一年時間,不僅把洛陽城建得極其壯麗,還在設計 突出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將洛陽城的宮城、皇城、外郭城,分別對應天上的星官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

在古人看來,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是天上的三座城。

其中,紫微垣以北極為中樞,也稱紫微宮,是天帝所居的地方。隋煬帝為天子,他所在的宮城自然相當於天帝所居的紫微宮,因此又稱紫微城。

宇文愷所設計的紫薇城之奢華,「前代都邑莫之比焉」。隋煬帝對此十分滿意,升他為工部尚書。而這座華麗的宮城也成為後來宮城建設的範本。

值得一提的是,紫微城的主殿干陽殿規模宏大,裝飾精美。後被秦王李世民所毀。李世民當上皇帝後,曾多次計劃重建干陽殿,但都被張玄素勸阻。

後來,武則天在其址上建起明堂,武則天稱其為「萬象神宮」。明堂占地12000平方米,是世界歷史上體量最大的木質建築,堪稱中國建築的巔峰之作。史載「其制淫侈,無復可觀」「去都百餘里外,遙望見之」。

明堂建好後不久,武則天又建起一座更加高大的天堂。考古專家根據史籍和遺址考證,推測天堂之高至少有150米,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築。

遺憾的是,這兩座建築的保留時間極短,薛懷義因失寵而放火燒毀天堂,延及明堂,這兩座宏偉的建築就這樣焚毀於大火中。

今天所見的明堂、天堂和應天門都是工程復建,其遺址則在建築之下。天堂遺址位於明堂遺址西北155米,處於紫微城軸線區域西側,應天門遺址位於其正南門。

雖然紫微城已經隨著歷史消散在了風中,但是國人對她的追憶與重塑卻從來沒有停止過。

當人們漫步在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中,當人們的步伐輕觸千年之前的塵土,伊水兩岸,古都洛陽的千年時光仿佛於頃刻間濃縮於心堂。

盧舍那大佛的微笑,不負眾生,山河依舊,歲月靜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9f7007f7c997b99fc67208279d644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