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變——網際網路大咖談「烏鎮峰會十年」

2023-11-10   大邑檢察

原標題:十年之變——網際網路大咖談「烏鎮峰會十年」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杭州11月10日電(記者張璇、朱涵、邱世傑)「烏鎮沒變。」浙江烏鎮的咖啡廳里,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的「全勤」嘉賓、搜狐創始人張朝陽第十次來到峰會現場,烏鎮古色古香,依然保有傳統江南水鄉的美。

「烏鎮,也變了。」多名網際網路從業者表示,與網際網路相遇,這個靜謐小鎮悄悄改變了模樣。

2023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11月8日至10日在浙江烏鎮召開,在峰會論壇上、街邊小巷裡,甚至在酒店走廊,眾多網際網路從業者興致勃勃交流分享,暢談對烏鎮峰會的感受。

今年,峰會步入第十年。「十年磨一劍」,在烏鎮數字文明研究院院長方興東看來,這裡見證了各方在對話交流中促進共商、在務實合作中推動共享的點點滴滴,為建設和平、安全、開放、合作、有序的網絡空間作出了積極貢獻。

「十年只是一個起點,未來大會還會繼續發揮重要的引領作用。」滴滴董事長兼執行長程維表示,通過科技創新提供安全、有溫度、高效率的服務,網際網路平台企業能夠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

11月7日拍攝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迎賓入口。 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除了服務用戶以外,平台還需要提供高質量的內容,催生更多高質量的內容創作者。」嗶哩嗶哩董事長兼CEO陳睿表示,網際網路作為一種工具,它帶來了海量內容,讓用戶更為便捷地獲取。

十年間,烏鎮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窗口」和網絡空間「世界客廳」,通信基礎設施從4G走向了5G,結合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黑科技」,不斷創造著數字化應用新場景,這也是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一個縮影。

「十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孕育興起、數字世界不斷拓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持續注入生機和活力。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突破,數據成為了新的生產要素,算力成為了新的基礎能源,人工智慧成為了新的生產工具。」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傑說。

11月7日拍攝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迎賓入口。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過去的十年,是移動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的十年。」小紅書副總裁許磊說,這十年,得益於智慧型手機和4G、5G網絡等新基礎設施的普及,湧現出了很多與衣食住行相關的智能應用。

數據顯示,從2012年到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從11萬億元增長到50.2萬億元,在網際網路應用、網民數量、人工智慧等方面發展迅速。

在今年峰會上,人工智慧大模型成為與會者口中的關鍵詞,與會人士看來,對人工智慧來說,今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生成式人工智慧賦能千行百業,未來潛力已初見端倪。

「烏鎮十年,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有目共睹。」阿里巴巴集團執行長吳泳銘說,隨著人工智慧成為未來十年、二十年最重要的生產力,它已經成為中國數字經濟創新突破、走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11月7日拍攝的烏鎮夜景。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 攝

「人工智慧正在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語言模型讓人們看到了通用人工智慧的曙光。」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說。

「我們已經在關注和推動大模型的基礎研發和應用。」知乎創始人周源說,大模型將是許多行業的新技術變量和工具。

9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發布了本年度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創新發展十大典型案例,快手的自研智能視頻處理晶片StreamLake-200、支付寶的杭州亞運會開幕式全民參與數字點火技術、百度的「文心一言」知識增強大語言模型、騰訊的前沿科技助力敦煌數字文化再生等案例入圍。

快手聯合創始人楊遠熙表示,創新是網際網路發展的基因,「未來,堅持『數實』融合,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將是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進而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