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多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29日發布報告說,受亞馬孫雨林嚴重乾旱和加拿大創紀錄野火等因素影響,全球森林及其他陸地生態系統2023年吸收的二氧化碳減少。這意味著更多二氧化碳進入大氣層,進一步助長全球變暖。
路透社報道,該研究團隊當天在巴西馬瑙斯市舉行的國際二氧化碳大會上發布這一研究結果。
研究報告作者之一、法國氣候與環境科學實驗室專家菲利普·西艾說,2023年全球森林碳匯能力驟降。碳匯好比「抽水」,「我們從大氣層抽送到土壤的碳越來越少。突然間『水泵』卡住,泵送量就更少了」。
森林及其他陸地生態系統每年吸收近三分之一的工業和日常化石燃料排放,並把這些二氧化碳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這就是碳匯的過程。
這項研究認為,碳匯減少一般發生在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年份,比如2023年。去年全球範圍創紀錄高溫引發亞馬孫及其他雨林乾旱,同時加劇加拿大野火。這使得去年碳匯減少幅度極大,導致大氣層二氧化碳含量較2022年暴漲86%。
研究報告另一名作者、英國埃克塞特大學教授史蒂芬·西奇說:「如果不給自家植物澆水,它們就不生長,也不吸碳。亞馬孫雨林就是這種情況的放大版。」
研究人員提醒,全球碳匯每年有所不同,一年的異常並不會導致災難性後果。但如果2023年的現象成為常態,就必須警惕。
美國伍德韋爾氣候研究中心專家理察·伯德西認為,去年碳匯大幅減少是「警示」,這種情況今後很可能會較為常見。
新華社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