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二龍山的三位頭領,魯智深、武松和楊志,其實都有名利心

2023-09-25     少讀紅樓

原標題:水滸傳:二龍山的三位頭領,魯智深、武松和楊志,其實都有名利心

古往今來,「聲托弦管,名留竹帛」就是無數文人志士、江湖豪俠的終極追求,《水滸傳》中的好漢也不例外,在與梁山合併之前,二龍山無疑是諸多山頭中名氣最大,實力最強的那個,山上的三個大頭領——魯智深、武松、楊志,也都是書里著墨頗多的人物,三人雖身份不同,性格殊異,卻也都曾墜入聲名羅網,難以自拔,楊志自不必多說,就是被後代文論家李贄稱作「仁人,智人,勇人,聖人,神人,菩薩,羅漢,佛」的魯智深和被金聖嘆贊為「天人」的武松,亦不能免俗,書中也曾多次提到他們早時謀求聲名之舉。

楊志初次登場時,王倫問他:「青面漢,你卻是誰?願通姓名」,楊志的回答是:「洒家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姓楊名志。」後又說自己「曾應過武舉,做到殿司制使官。」面對梁山草莽的詢問,楊志最先說出的是名門之後的頭銜,後又緊跟自己中過武舉的事跡,其中意味自不必說,即使回京後屢遭困厄,楊志想的仍是:「只為洒家清白姓字,不肯將父母遺體來點污了。指望把一身本事,邊庭上一槍一刀,博個封妻蔭子,也與祖宗爭口氣。」其對身份的驕傲和對功名的熱衷可見一斑。

說罷楊志,再說魯達,魯達拳打鎮關西的故事,歷來被認為是鋤強扶弱,打抱不平的典例,這種看法固然不錯,但也存在將魯達這一人物性格簡單化、片面化的問題,身為提轄的魯達,在渭州城裡可謂是人人敬畏,在茶館吃茶未付錢,茶博士道「提轄但吃不妨,只顧去」,在飯館吃酒賒帳,店主人也只道:「提轄只顧自去,但吃不妨,只怕提轄不來賒。」言語中,頗有一種「提轄能來吃飯就是給小店面子」的感覺,這樣的尊敬乃至逢迎,部分是由於魯達豪爽直率的性格,但更多還是來自於市井小民對他小種經略相公帳下軍官身份的忌憚。

魯達也頗為自己身份得意,畢竟這是他從槍林箭雨中拼殺出來的,當他得知「鎮關西」是殺豬賣肉的鄭屠時,書里寫他「憤憤地整夜睡不著」,何以至此?後文他對鄭屠說的話給出了答案,在拳打鄭屠時,他說「洒家始投老種經略相公,做到關西五路廉訪使,也不枉了叫做鎮關西。你是個賣肉的操刀屠戶,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鎮關西!你如何強騙了金翠蓮!」

不難看出,此一段話的重點是「鎮關西」名號的歸屬,強騙金翠蓮則只是附帶一提,名號意味著地位,鄭屠被稱作「鎮關西」無疑讓魯達感覺自己的地位受到了挑戰,這三拳,不僅是為金翠蓮,也是為自己。

即使剃度出家,魯智深的名利之心也未完全退去,書中有這樣一個情節:來到東京大相國寺後,智清禪師安排他管領菜園,魯智深說:「本師真長老著小僧投大剎討個職事僧做,卻不教俺做個都寺、監寺,如何教洒家去管菜園?」言外之意,自然是嫌棄職務低微。

寺里首座告訴他,管菜園也是大職事人員,魯智深又說:「洒家不管菜園,俺只要都寺、監寺。」當首座告訴他要做監寺也需從底層做起,一步步熬資歷時,智深道:「既然如此,也有出身時,洒家明日便去。」

可以看出,不論是為官還是為僧,「出身」都曾是魯智深孜孜追求之物。

與魯、楊二人不同,初入江湖的武松沒有可追憶的祖上功名,也沒有朝廷官員的身份,自尊心極強又渴望認可的他,首先需要的就是建構起一個能贏得他人尊重的身份,即武鬆口中經常提到的「好漢」。

怎樣才算好漢?按照水滸世界的價值準則,大概有以下幾點:不凡武藝、不近女色、不貪錢財等等,前兩項自然不用多說,提起不貪錢財,書里也有多處這樣的描寫:

知縣將出上戶湊的賞賜錢一千貫,賞賜與武松。武松稟道:「非小人之能,如何敢受賞賜。小人聞知這眾獵戶因這個大蟲受了相公責罰,何不就把這一千貫給散與眾人去用?」知縣道:「既是如此,任從壯士。」(二十三回)

武松再辭了要行,張青又置酒送路,取出行李、包裹、纏袋來交還了,又送十來兩銀子與武松,把二三兩零碎銀子齎發兩個公人。武松就把這十兩銀子一發送了兩個公人。(二十八回)

武松道:「既然如此,他們沒錢去賭,我賞你些。」便把包裹打開,取十兩銀子把與四人將去分。那四個搗子拜謝武松。(三十一回)

那婦人捧著一包金銀,獻與武行者乞性命。武行者道:「我不要你的,你自將去養身。快走,快走!」(三十二回)

反覆提及有關錢的細節,自然不是閒筆,意在向讀者表明,武松絕非愛財之人,即使是改頭換面扮作行者,武松的行為也能契合「好漢」的標準。

此外,「好漢」身份的確立,也少不了宣傳的配合,俗話說:光說不練假把式,武松亦深諳此理,在他的諸多英雄事跡中,「打虎」無疑是最出彩的一件,因此,每逢自我介紹,武松都要提及自己「打虎」的事跡,有時還會進行一定誇大,如他醉打蔣門神時說的:「休言你這廝鳥蠢漢,景陽岡上那隻大蟲,也只三拳兩腳,我兀自打死了。」甚至在鴛鴦樓的血雨腥風之後,武松在牆壁上留下的,也是「殺人者。打虎武松也」的字樣,即使是犯下彌天大罪,武松也要本著「好漢一人做事一人當」的原則,再一次宣揚自己「打虎」的事跡,最後光榮一把。

話又說回來,閻浮世界諸眾生,有幾人能掙出名利這張大網,又豈能對三人行為加以責怪呢?

作者:武智深,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7be0a4f330cc2bfbf51d4f89399d1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