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莉
出品:全球財說
興業銀行曾經「同業之王」的稱號已經淡去不少,但4月28日其發布的一季報又在投資者中引起一陣不小的騷動。
根據興業銀行2023年一季報,營業收入554.1億,同比下降6.72%。但這還不至於引起太大驚訝,畢竟招行、平安等銀行營收一季度也在下降,但興業表現更誇張的是其利息凈收入、凈利潤均在下降,且利息凈收入下降幅度還不低,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同比甚至大降超4成,低於去年任何一個季度水平。
據《全球財說》了解,興業銀行一季度的業績發布後,很多投資者情緒波動較大,甚至包括一些長期投資者也有些發懵。
好在興業銀行反映速度較快,意識到一季報帶來的負面情緒會對其造成較大影響,在業績發布的當晚緊急組織市場主要機構進行交流。五一節後第一個交易日,該行股價早盤即現超跌,不過第二日在整體銀行股行情的拉動下又快速回升。
興業銀行一季度手續費收入的下降最為刺眼,手續費收入同比減少38.48%。根據其季報解釋,稱這主要是受理財、財富代銷等手續費收入下降影響。
對手續費收入下降原因,該行解釋歸集起來主要有兩點,一是資管新規實施後,要求存量理財老產品的權益類資產於2025年以前完成整改清退。為避免收益集中兌現造成經營業績的異常波動,該行與外審事務所進行溝通,過去兩年根據會計準則相關規定,按照底層股權資產的公允價值情況,分批兌現部分浮盈收益,權益投資底層資產集中在新能源板塊,過去兩年相關公司股價表現較好,已分批兌現部分浮盈收益,而一季度新能源企業股價表現普遍不佳,理財老產品收益兌現延後,導致缺口出現。
二是受資本市場波動及去年底理財破凈潮影響,該行理財新產品中高費率含權類產品規模有所下降,同時現金產品費率也有所下調,新產品收益無法填補去年計提理財老產品留存收益的增量缺口。其中,今年可兌現的理財老產品收益依賴於相關企業資本市場的估值回升和股權項目的進一步變現。
「我們相信新能源領域仍然是未來的重點,資產估值和收益能回升。同時,我們也在做其他更多行業的項目投資和孵化,未來希望能多點開花,均衡發展。」該行相關負責人在發布會上表達了未來繼續看好新能源的觀點。
在2022年末,該行理財業務還是大增的。其實現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 450.41 億元,同比增長 5.53%;財富銀行業務穩健增長,實現輕資本、弱周期的財富銀行業務手續費收入 258.14 億元,同比增長 10.35%, 其中,理財業務加快轉型升級,實現收入 155.65 億元,同比增長 26.89%。
也有行研人士分析認為,此次手續費及佣金收入下降影響為一次性影響,明年的壓力相應會變小。
不過中間業務收入目前該行占比還不算高,利息收入才是主流。
從去年年底到今年一季度,該行利息凈收入均同比下降。2022年該行實現利息凈收入 1452.73 億元,同比減少 4.06 億元,下降 0.28%。進一步來看,其利息收入還是微增的,但利息支出的增長導致利息凈收入下降,一季度也是類似特點,利息收入微增,但利息支出增長多,導致利息凈收入下降。一季度該行實現利息凈收入 354.39 億元, 同比下降 6.18%, 降幅較大,該行稱主要是受年初 LPR 重定價影響。
在一季報中該行未披露資產負債成本收益率情況,根據2022年報,該行貸款平均收益率為4.81%,較上年末下降0.22個百分點,吸收存款平均成本率為2.22%,較上年末增加0.04個百分點。
興業銀行管理層曾在2022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要擴大利息收入,核心是提高凈息差:一方面,要提高資產收益;另一方面要降低負債成本。
2022年末和今年一季度該行營業收入一個表現為微增,一個表現為下降,2022年實現凈利潤的較大幅度增長,靠的是營業支出的縮減,而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是信用減值損失的大幅減少,根據2022年報,去年該行信用減值損失中主要是貸款和墊款、債權投資兩項大幅減少了計提。該行在凈利增長的原因中也提到「合理計提減值,做實資產質量」,想來這裡的合理計提減值就是減少了比重高的貸款、債權減值準備,占比不高的表外資產減值準備倒是多計提了不少。
而今年一季度,儘管投資收益上升、營業支出下降、所得稅費用減少,仍未能阻住利潤下滑的步伐。
從地區方面看,該行共劃分了十個分部,總行、福建、廣東、江蘇、浙江的貸款餘額分列前五,貸款餘額位列第三的廣東地區在去年的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下降最多,分別下降16.46%和56.03%。此外福建、北京和中部地區營業利潤同比均下降。
從數據來看,興業銀行資產質量尚可,2022年末不良貸款率為1.09%,同比下降0.0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236.44%,水平不低,不過撥備覆蓋率同比下降了32.29個百分點。
但不良貸款餘額持續在增長。2022年末該行不良貸款餘額 544.88 億元,較上年末增加 57.74 億元。
五級分類來看,興業銀行關注類、次級類、可疑類貸款遷徙率均上升,意味著未來不良仍有較大上升風險。今年一季度末不良貸款餘額 558.78 億元,較上年末增加 13.90 億元,不良率與2022年末持平,撥備覆蓋率又下降了3.63個百分點。
2022年末該行重組減值貸款下降,餘額 27.66 億元,較上年末減少 30.57 億元;但逾期貸款仍在增長,報告期末,該行逾期貸款餘額 832.37 億元,較上年末增加 182.54 億元,從期限上看主要是逾期1至90天和逾期91天至360天,分別同比增長35.18%和39.87%,從類型上看,主要是信用卡逾期大增,其中對公逾期貸款增加 13.10 億元,個人逾期貸款增加 37.56 億元,信用卡逾期激增 131.88億元。
興業銀行稱,逾期貸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受外部經濟增速放緩、消費需求收縮等不利因素影響,出現經營困難、償債能力下降的企業有所增加,部分個人客戶收入受到較大影響,導致整體逾期貸款餘額有所上升。
報告期內,信用卡行業資產質量整體承壓,興業銀行稱信用卡違約金額也出現超預期增長。截至報告期末,該行信用卡貸款餘額 4527.72 億元,不良率 4.01%,較上年末上升 1.72個百分點。
興業銀行稱報告期內, 部分信用卡持卡人收入水平和還款能力下降,同時催收作業人力和方式嚴重受限,催收成效受影響較大,信用卡業務逾期和不良增加。
在行業貸款中位列前五的房地產貸款不良率也在上升,2022年末,該行境內自營貸款、債券、非標等業務項下投向房地產領域業務餘額 16508.90 億元,不良率 1.48%,較上年末上升 0.14 個百分點。此外,與房地產業關聯的建築業貸款不良率也在上升,較上年末上升0.18個百分點,為1.25%。
該行稱已成立房地產風險防控、地方政府融資風險防控、信用卡風險防控及重點風險項目處置等敏捷小組。
還有個指標值得關注,興業銀行撥貸比持續下降,2022年末,撥貸比為2.59%,較上年末下降0.37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末未2.53%,較一個季度前下降0.06個百分點,2022年末該行核銷不良貸款 379.59 億元。需要警惕的是,撥貸比的持續下降已接近2.5%的監管紅線,意味著未來釋放撥備提高利潤的空間大為壓縮,一季度凈利下滑或也是難以利潤調節的結果。
敬告讀者:本文基於公開資料信息或受訪者提供的相關內容撰寫,全球財說及文章作者不保證相關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無論何種情況下,本文內容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