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三年里,全球電動化轉型的浪潮滾滾向前。
在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大道上,國產品牌搶抓機遇,換新賽道先人一步,實現半途彎道超車,電動化碩果纍纍。
反觀國內一眾合資車企卻還在艱難地電動化轉型,百態叢生。積極還是消極,果敢還是抗拒,皆有之。
上汽通用汽車,那個燃油時代堪稱最懂中國消費者的巨頭之一,主動擁抱電動化,決然扛起合資車企電動化轉型的大旗,爭當先鋒。
回顧電動汽車在國內的普及史,當快速發展的三電技術慢慢緩解了續航焦慮,充電設施建設成為制約其普及的關鍵因素。
2023年11月10日,上汽通用汽車宣布攜手特斯拉中國開啟充電網絡互聯互通合作,共同打造高效、便捷的充電網絡共享服務。籍此,上汽通用也成為國內首家與特斯拉中國開通充電網絡互聯互通合作的企業,不僅拓寬了自身補能合作網絡的「朋友圈」,同時也進一步完善了上汽通用汽車補能體系的全國布局。
預計從2023年年底開始,上汽通用汽車旗下凱迪拉克和別克品牌奧特能純電車型車主能夠享受到特斯拉對部分非Tesla車輛開放的超級充電站、目的地充電站的充電體驗,包含尋樁、導航、充電和支付在內的一站式綜合充電服務。
此次合作標誌著,上汽通用自主建設充電網絡加第三方合作共享的充電新生態得到進一步擴大。
截至目前,上汽通用汽車自建品牌充電站已落成52座,共有246根充電終端上線運營,9月首批奧特能超充站正式落戶上海、杭州和武漢三城。同時奧特能機場充電服務中心也從10月起陸續在國內7座機場上線運營。
此外,除了與特斯拉中國開啟合作之外,上汽通用還與6家其他主流充電運營商展開合作,在全國320多座城市甄選出50萬根高質量充電樁供客戶使用,全國地級市覆蓋率超96%,同時高速公路充電站超3000座,全面解決用戶的補能需求。
與特斯拉中國的合作,只是上汽通用加碼電動化轉型的一個例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從2021年3月至今,上汽通用汽車快速完成了新能源全鏈路體系能力搭建。
在研發上,建成了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新能源試驗大樓,覆蓋新能源車型核心三電零部件的主要驗證和試驗能力。以及令上汽通用成為國內合資企業中唯一具備電池安全開發能力的主機廠的廣德電池安全試驗中心。
在智能製造上,已投產兩座奧特能超級工廠。上海金橋奧特能超級工廠和武漢奧特能超級工廠分別擔負著奧特能智電平台電池和電驅系統的生產,負責為凱迪拉克豪華智能純電SUV LYRIQ銳歌和別克大五座智能純電SUV Electra E5/E4提供彈藥。
在銷售服務網絡方面,上汽通用也在不斷搭建與持續擴容當中。用三年不到的時間,完成一系列涵蓋研發、工程、測試與生產、銷售服務的實體構建,標誌著上汽通用電動化轉型步伐的再次提速。
兩年前,上汽董事長回應與華為這樣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動駕駛,上汽是不能接受的。他說,「這好比一家公司為我們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如此一來,它成了靈魂,上汽成了軀體。對於這樣的結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靈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上汽通用汽車,決計夯實核心技術底座。
2023年11月8日,上汽通用汽車軟體及數字化中心在上海浦東金橋正式成立。擁有近千位軟體和數字化人才、十餘個開發實驗室、近千台測試驗證台架。將著力打造車雲協同的組織架構,加快推動數字化、智能化與汽車的深度融合,圍繞用戶場景化需求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好、更豐富的智能座艙與智能駕駛的功能及體驗。
上汽通用汽車總經理莊菁雄表示:「全新成立的軟體及數字化中心將全面提高上汽通用汽車軟體技術本土開發的效率,快速響應中國市場需求。」
距離2025年底的目標已經很近,上汽通用面向電動化、智能網聯化新技術領域規劃總投入將達到700億元。未來2年左右的時間,上汽通用在中國繼續新推近10款新能源車型,充分顯示出一個主流大廠面向未來轉型的決心、魄力與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