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究竟如何啟蒙中?
英語啟蒙中的一個個深坑,你踩了沒?
一、太糾結了!從哪套分級開始呢?
先細數一下常見分級繪本:
1、《牛津樹》超詳細介紹
2、《Raz》超詳細介紹
3、《紅火箭》超詳細介紹
4、《圖書館系列》超詳細介紹
5、《大貓》超詳細介紹
6、《海尼曼》超詳細介紹
7、《國家地理》超詳細介紹
8、《自然拼讀分級》超詳細介紹
9、《蘭登》超詳細介紹
10、《培生》超詳細介紹
糾結!哪套分級最好呢?
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適的!
無論哪套,堅持讀下去才是最好的!
市面上的分級閱讀,都不重複,有時間的話,多多益善。如果時間有限,娜塔莉建議先讀《牛津樹》,故事情節特別棒,很少有孩子不喜歡的,而且有趣的故事,連我們自己都情不自禁的讀下去。另外就是《RAZ》,低階屬於英語啟蒙,高階妥妥的屬於通識啟蒙。
然後,根據虛構/非虛構兩條線,可以增加各種閱讀。
根據美國國家教育進步評價(NAEP) 要求,小學、初中、高中階段孩子在非虛構類閱讀上的時長比例應逐步提高, 分別為小學占比50%,初中占比55%,高中占比70%。
其他分級怎麼選呢?
老母親喜歡哪套就讀哪套!
當然,如果孩子能明確表達意願是最好的。但多數情況下,孩子一開始不知道喜歡什麼,或者一開始都喜歡。和所有的興趣一樣,比如畫畫,剛開始的時候似乎喜歡,但是越往後稍微難讀大了,就不喜歡了。但還是得堅持啊!選一套至少陪讀老母親喜歡的,能堅持的很重要。
二、是不是必須從讀分級繪本開始呢?
又有小夥伴問了,
學習英語是不是必須從分級繪本開始呢?
非也!
特別是小娃,其實剛啟蒙的時候,從繪本開始,比從分級開始好很多~
分級繪本的重點,是認字!
但小娃的目標,是聽力詞彙。
小娃的耳朵很靈,而且喜歡聽。不妨從孩子喜歡的話題切入,給孩子講各種各樣的繪本故事,內容也比分級繪本來的豐富。也可以引入各個方面的詞彙,不局限於分級繪本更重視的「高頻詞」。
三、什麼時候能夠自主閱讀?
前期可以 1)通過親子閱讀積累聽力詞彙。積累了一定量了之後(這個量大約是1000-2000聽力詞彙,牛津樹5階的樣子),2)可以引入高頻詞的認識(低年級的孩子可以慢慢的背默起來),然後 3)進行自然拼讀的學習(從字元音、cvc、cvce 等這些基礎部分開始),目的是將聽力詞彙,轉化成閱讀詞彙。當然,學習的過程中,要 4)繼續不斷累計聽力詞彙,這個不能停!
然後你會發現,孩子的自主閱讀,進行的越來越順利了。
四、為什麼不開口說話?
繪本也讀了不少,為什麼孩子不願意說?
首先,每個孩子都會有沉默期,可能是半年,可能是1年,可能更久。
附:要掌握學好英語的密碼,繞不過去這位牛人!
其次,會說英語,是基本的第一步。最重要的是,能交流。
碰到很多孩子,繪本可能也會讀,日常對話,可能也行,但是碰到老外,就是沒辦法開口!這也許不是語言的問題。
除了會說英語,能交流會表達自己,其實更重要。平時的親子閱讀也好,通識的學習,各種中英文繪本的閱讀也好,都是在充實孩子,賦予孩子更多的信息,肚子裡有「墨水」了,交流的時候,自然更有內涵,更有自信,也更有話題。
至於讀多少才能開口?那就因人而異,只能自己摸索了。在這裡引用季羨林大師的一句話,話糙理不糙,【水喝多了,尿自然有了。】
五、不要急功近利
很多家長在陪讀的時候,往往會忽視繪本的故事情節,插畫內容,對孩子的認知啟迪等等,總是盯著問:「這個單詞什麼意思啊?怎麼讀啊?」
孩子讀了一陣後,總是不開口,家長又急了。怎麼親子閱讀了半天,沒用?
眼看著孩子朗讀了不錯了,卻又開始著急,你寫呀!怎麼不會寫了呢?
時間越來越久,也就越來越負分了。
給孩子英語啟蒙,最大的誤區就是急功近利。
我們把學習英語這件事忘掉,聚焦孩子的啟蒙,只是啟蒙的介質是英語罷了。孩子哪有那麼多心思,他們只是希望認知這個世界,希望和爸爸媽媽多多的在一起玩,一起看繪本,而已。一旦不糾結「學英語」這件事了,其實英語的學習就自然而然的發生了。
六、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
不要和別人比。
必須承認,家長英語好的,對孩子的啟蒙,一定是有作用的。別人每天浸泡在英語的環境下的時間,就是比你多啊!
其他學科其實也一樣,家長數學好的,孩子數學啟蒙肯定容易;家長是語文老師的話,什麼大語文,什么小古文,也一定比你強;家長是音樂家的話,浸泡在音樂里的孩子,也一定會更有「音樂細胞」。...
這些我們沒法改變,也沒法掌控。
所以,別糾結!
別人怎麼滴?
找到自己娃的節奏,腳踏實地的堅持下去,不管娃的起點怎麼樣,只要在正確的方向堅持的夠久,總是能看到進步和曙光的。
nataliehuanglivecn
娜塔莉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