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研究:每天多吃一個蛋,心臟疾病和癌症死亡風險增加?可信嗎

2024-10-15     醫學原創故事會

中國人的早餐,常常是離不開雞蛋的,雞蛋雖小,卻能夠提供豐富的營養,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

更重要的是,早餐選擇雞蛋,製作方法實在是太簡單了,拿出一顆雞蛋來,根本不需要用水清洗,放在鍋里用水煮或者蒸都可以,而且時間很短,就可以享受美味的水煮蛋了。

很多人愛吃水煮蛋,是因為用這種方法製作的雞蛋,即便沒有加任何的佐料,也是非常美味的,而且能夠最大程度保持雞蛋的營養不被破壞。

中國人究竟有多愛吃雞蛋呢?我國每年國內雞蛋消費量2947.8萬噸,全球排名第一;人均消耗雞蛋296枚,估算至少吃掉4000億枚。

不過,有關雞蛋的爭議也不少,爭議最大的無非就是,雞蛋里含有比較高的膽固醇,膽固醇大家都知道,如果吃太多了,很容易升高血脂,像脂肪肝、動脈粥樣硬化等形形色色的疾病,均與高血脂有關。

一篇發表在《PLOS Medicine》雜誌上的論文顛覆了人們的傳統認識,這一項由浙江大學章宇、焦晶晶教授領銜的研究,納集了超過521120名年齡50-71歲的美國志願者,通過分析其飲食習慣和疾病發生的數據,了解雞蛋、膽固醇攝入與全因、特定病因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在平均16年的隨訪時間後,研究人員發現,每天吃雞蛋過多,額外攝入300mg膳食膽固醇,可提升19%過早死亡風險、16%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以及24%癌症死亡風險。

看到這樣的研究後,相信很多人都是既驚訝又害怕,不禁發出這樣的靈魂拷問,雞蛋的危害真有這麼大嗎?雞蛋還能再吃嗎?

其實,仔細閱讀這項研究,大家很容易發現,這項研究納入的是美國志願者,大家都知道美國人的飲食習慣是偏向於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的,在美國,三分之一的人都飽受肥胖的困擾,飲食上的隨心所欲,導致他們的體重很難控制,膽固醇的攝入量自然也是明顯超標的。

拋開雞蛋不說,就算美國人從來不吃雞蛋,他們的膽固醇每日攝入量也不會少到哪裡去,在這樣的前提下,如果還每天吃過多的雞蛋,膽固醇自然就更高了。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雞蛋里的確是含有膽固醇的,而且雞蛋黃里的膽固醇含量最高,一般來說,每100克雞蛋中含有約200-250毫克的膽固醇,而人體每天所需的膽固醇大約為300-500毫克,所以人每天保證兩個雞蛋的攝入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可如果你除了吃雞蛋,還吃其他富含膽固醇的食物,比如動物內臟、動物腦、肥肉、油炸食物等,那麼膽固醇的攝入量顯然會超標。

既然一個人每天吃兩個雞蛋都不會導致膽固醇攝入過量,就更不用說每天只吃一個雞蛋的人了,《歐洲營養學雜誌》曾刊登過一項研究,研究納集2.8萬名健康人群,每天吃1個雞蛋,經過10年隨訪,最終發現每天一個雞蛋不會提升心血管死亡風險。

所以,大家每天早餐吃1個雞蛋,完全沒必要擔心雞蛋帶來的膽固醇升高風險。

不過,如果你平時比較喜歡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那麼吃雞蛋就要稍微控制一下量,一般1-2個是沒問題的,可超過兩個以上,的確就吃多了。

還有,雞蛋的烹飪方式同樣很重要,都是雞蛋,如果你喜歡吃煎雞蛋或油炸雞蛋,那麼膽固醇的攝入無疑會更高。

對於一些血脂比較高的人群,或是罹患心腦血管疾病或是糖尿病的患者,由於對血脂的控制要求更嚴格,這些人在吃雞蛋的時候,可以不吃蛋黃,只吃蛋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5402aad9c6ff30a8303a43fbb8ed4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