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強基計劃分數線搶先看,張雪峰關於高考志願的建議總結

2023-06-29     譚老師地理工作室

原標題:2023強基計劃分數線搶先看,張雪峰關於高考志願的建議總結

繼31省市高考分數線後

各校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隨即公布

為大家匯總了

已公布院校的入圍分數線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北京669

廣東684

遼寧683

黑龍江理656

江蘇理677

浙江理686

山東681

天津理690

河南理692

安徽文649

吉林理655

福建理685

山東理681

湖北理679

河北文662

河北理674

江西1組675

江西2組649

江西醫學666

北京理工大學

吉林大學

東南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武漢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中山大學

南開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四川大學

重慶大學

其他院校陸續公布中……

什麼是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

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是指:根據高校招生計劃按照一定入圍比例劃定入圍名單,最後一名入圍者的分數即為強基入圍分數線。

入圍強基線即意味著你有了參與競爭的資格,同時也意味著有一定的可能性被錄取。因為入圍人數一般是招生計劃的5-6倍,強基計劃入圍後還需要進行一次資格確認才能參加後續考試,綜合高考成績和校測成績,總成績靠前者被錄取。

張雪峰關於高考志願的建議總結:

1、生化環材天坑不能碰,哪怕是名校

2、金融不能碰,除非家裡是搞金融的

3、管理類不要碰,除非家裡有企業需要管理

4、想考公優先選漢語言文學和思政,不要選英語

5、想在哪兒當醫生就讀哪兒的醫學院

6、文科優先選學校,理工科優先選專業

7、本省大學少的考生很吃虧,因為外省在本省招生的專業不多,好專業更少

8、數學和計算機專業都很好

9、工科比理科掙錢

10、產業更發達的省份家長更看重專業,因為家長更容易接觸相關專業,知道前景如何

11、服從調劑一定要慎重,很有可能把你調劑到一個你完全不接受的專業

12、立志考研的考生一定要學好英語

13、城市有時候比學校更重要

《我們與惡的距離》劇照

張雪峰老師和其團隊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指導高考志願填報和個人人生規劃。

最近,他指出東部地區的一個211都比蘭州大學要好,原因就是一個經濟發達的城市能夠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同時,他也指出要選實用的能夠吃飯的專業。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高考報志願,選專業沒有頭緒?

張雪峰老師的經典八連問,可以解決你的問題!

特別適合沒背景沒資源的高中家長必看!

01

考慮學醫嗎?

學醫年限長,也比較辛苦,如今就業門檻較高,最低都是碩士,有些甚至要讀到博士才好就業。推薦專業 : 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眼視光醫學,醫學影像學,低分學生推薦護理學!

02

考慮當老師嗎?

你孩子要不要報師範類,尤其是低分段的孩子,出路不多。孩子如果想當老師,公費師範生是首選,對於成績好的孩子,六所部屬公費師範生很香!

03

考慮學農嗎?

最近考研6年來,每個專業分數線基本都在上漲,只有農學專業國家線一直紋絲不動。在同等條件下,農學的性價比是最高的,難度是最低的。

04

能接受文理兼招嗎?

文理兼招的專業有 經濟,金融、會計、法學、工商管理類。這些專業願意學嗎?

建議家境一般的別選經濟、金融、工商管理等專業。

05

要學帶化學的專業嗎?

家長一定要記住:只要是帶化學的專業,將來想找個好工作都得碩士起,本科畢業基本上很難找到比較好的工作的。

06

要學帶物理嗎?

不帶物理的專業是 計算機、數學、統計。如果帶物理的話,那下一個問題來了

07

考慮帶物理專業

物理有三個大方向。

重力學的:傳統工科物理類專業。

重電學的:新型工科物理類專業。

還有一個就是其他邊緣專業。

孩子物理力學學的好就選重力學的專業,電學學的好就重電學的專業。

重力學的專業有: 土木、水利、機械、交通、航天航空等。

重電學的專業有: 電子信息、電氣、自動化、生物醫學工程,還包括其他像測繪類,土木類的給排水、建環這種相對比較邊緣的專業。

08

要帶數學嗎?

工科都帶數學。以數學為主的專業主要是 數學、統計、計算機

尤其是統計一定要注意,統計學在本科專業目錄當中是有三個專業: 統計學、應用統計學、經濟統計學

各位高三家長,一共就這8個問題,家長就可以把自己孩子想要的專業給曬出來,然後找出大致的方向,最後根據孩子的分數,做出適合孩子的選擇。

*日前張雪峰話題「新聞學慎選」惹爭議

「理科590報新聞?你會崩潰的。 別報新聞,從中國本科專業目錄裡面閉著眼睛摸一個都比新聞好。如果我是家長,這孩子非要報新聞學,我一定會幹一個事,就是把他打暈,然後幫他報個別的。」

這番話被廣泛視為「新聞無用論」,在網上激起經久不息的爭論。有的人認為他只是捅破窗戶紙,說了大實話;重慶大學新聞傳播學教授張小強則宣稱他「害人不淺、誤導公眾」,怎麼能說新聞傳播學無用?相反,「新聞專業能文能武」,堪稱「文科中的理工科」,能學到各種技能,就業前景也相當廣闊,「未來的社會對傳播人才的需求會一直旺盛!」

說白了,就是赤裸裸的實用主義。他說得再明白不過:「我出身普通老百姓,如果家境優渥,選擇更多,不存在錯不錯的問題;但是大多數的家庭,條件沒有那麼好,選專業就要選適合自己的,能讓自己吃上飯的!」對這種「飯碗思維」,中國人應該都不陌生:它假定,讀那麼多年書,無非就是考個好學校、好專業,而這最終的目的則是以文憑為敲門磚,得到一份好工作,混碗飯吃。

所謂「新聞無用論」,距離「讀書無用論」其實只有一步之遙,因為在大學教育普及的當下,讀大學本身就已經無法確保你得到一個好飯碗了。很多專業,原本就不應該用「有用」與否來評價。哲學家海德格爾早就說過:「如果非要逼問我哲學的用途,我只能說哲學無用。」按教育家約翰·杜威的看法,課程的內容是學習過程中最不重要的東西——他的意思是,教育不應該只是教一些實用技能,真正重要的是通過這個過程,成為更好的自己。

如果這聽起來很理想主義,那麼在當下這個充滿變數的時代,也同樣很現實: 誰都不知道這一輩子會經歷什麼,在風險社會中,真正抗風險的恐怕既不是文憑也不是什麼飯碗,而是你能否具備自我調適應變的能力和健全的心理素質,無論時代如何變動,總能活下去,還能活得更好。說到底,這取決於我們想要什麼樣的教育,以及什麼樣的人生。

5G備考資源,隨問隨答,專題設計,優質課件,請掃碼加入知識星球

更多地理相關產品,請掃碼了解:

推薦關注防失聯純地理知識公眾號——譚老師講地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4a5341bb91351e2f9d3012a7a5302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