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不是一夜網紅,此前失敗20年

2023-07-31   張書樂

原標題:長沙不是一夜網紅,此前失敗20年

機會,對每一個城市都是公平的,包括長沙。

夜幕低垂,湖南長沙的巷子在多彩霓虹燈燈牌的閃爍間剛剛甦醒,人潮湧動間,呈現出一個活色生香的「夜長沙」。

沒有哪座城市如長沙一般能在「網紅經濟」的浪潮中成為弄潮兒,不僅名滿天下,也實實在在地為長沙帶來了經濟效益和無限活力。

以今年的「五一」假期數據為例,長沙「5天破500萬人次」再度出圈。

從追星聖地湖南衛視到網紅茶飲茶顏悅色,從隨隨便便等位過萬的超級文和友到拍照打卡聖地的坡子街派出所,各大IP層出不窮。

長沙為什麼紅?

在很多人看來是足夠潮。

但作為一個生活在長沙隔壁城市株洲的土著,一個於世紀之交在長沙讀大學的過客,一個曾經在長沙的媒體工作過一段時間的我看來,這是一場持續20年失敗和20年試錯後的九敗一勝。

此前,《商學院》雜誌記者李婷曾經和書樂對網紅長沙現象進行過一番交流,並引用了部分言論在雜誌稿《挖掘「網紅」名城長沙背後的經濟脈動》。

彼時,貧道曾歸納網紅長沙現象的緣起:

湖湘文化中的「敢為天下先」和「霸蠻」的湖南性格是底色。

而1990年代中後期崛起的湖南衛視娛樂風、2000年代打造動漫之都失敗單留存的創新氣質,都為2020年代長沙網紅破圈,做了人才、氛圍和創新慣性上的準備。

對,你沒看錯,我就是這麼看的:

20年的失敗,是2020年網紅長沙成功的根源所在。

世紀之交時的長沙,或許很多人已經不記得了。

1998年,我求學於湖南師範大學新聞系,對長沙的印象其實是不佳的。

別的不說,當時最知名的立珊專線,還是木頭凳子,破破爛爛,這還是來自知名商人彭立珊的捐贈。

當時的株洲公交是啥樣?

已經開始運行空調公交,普通的主幹線公交也都是塑料材質,整潔大方。

那時候的我,感覺就是長沙還不如株洲,更別說主幹線五一路,破破爛爛還窄窄的……

至於當時的坡子街,不提也罷。

2000年代的五一路大改造,可以看做是一個起點,一個巨寬的主幹線。

儘管讓所有在長沙的人都在修路時倍感折騰,但修好後呢……

這時,當時出了環線就是鄉里的長沙,很小。

但已經開始孕育蝶變。

儘管很多人會說,長沙是靠強省會成功。

那麼多省會,為何長沙成功了?

儘管有人會說,長沙是靠虹吸,把株洲湘潭的好東西拿過去了。

可虹吸效應就是如此,長沙不夠好,那就是長三角、珠三角、武漢城市圈虹吸長株潭。

所以,機會,對每一個城市都是公平的。

扯遠了,聊聊失敗。

長沙2000年代以前最大的成功是湖南衛視,是快樂大本營,以及正在崛起的洗腳城。

當時的長沙有一個揶揄:長沙是腳都。

不過,上不得台面、有點過重味道的洗腳城很快不再有吸引力,至於當時以琴島為代表的歌廳文化,儘管提供了大眾休閒,卻依然有點不夠檔次。

引發了關注,但都不持久,是世紀之交長沙的文化底色。

但關注年輕人的潮流文化,長沙其實是從2000年代開始的。

第一輪衝擊是動漫之都。

2000年,一個動畫片上架,名字叫做《藍貓淘氣3000問》。

作為中國第一部大型科普動畫系列故事片,它對於那一時期的少年來說,就是動畫版的《十萬個為什麼》。

而創作這一動畫劇集的是成立於1996年的湖南三辰卡通集團。

藍貓淘氣的成功,讓長沙看到了機會。將長沙打造成動漫之都的藍圖隨後展開。

然後,依託於藍貓淘氣,首批「國家動畫產業基地」落地長沙,「中國馳名商標」授予藍貓。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藍貓淘氣系列動畫,隨著第一批觀眾的長大,而逐步成為了過去式。

原因,一定要粗線條描述,則是低幼化的動漫,確實撐不起一個動漫之都的夢想。

事實上,許多年後,靠《熊出沒》打出一輪高光的方特,不也消停了嘛。

現在回過頭來看,從《大聖歸來》到《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一系列爆款出圈的國產動漫,都是以全年齡偏中青年群體來實現大爆發的。

試錯失敗,代價不小,但成功的種子埋下。

第二輪衝擊是娛樂之城。

久負盛名的湖南衛視,在2010年代開始的移動網際網路大潮中,開始有些沒落感。

優愛騰的崛起,讓整個廣電體系都不好過,就如網絡媒體和社交網絡此前衝擊紙媒時一樣。

選擇內容合作還是內容隔離?

湖南衛視做出的決定是選擇自己搞平台。

芒果TV出世,就如這個名字本就來自於網絡梗一樣,其定位也就已經延續了馬欄山精神:娛樂至死。

不得不說,芒果TV是成功的,背靠湖南衛視的強大資源和馬欄山文創基礎,過去的優愛騰變成了現在的優愛騰芒,而且芒果TV還是第一個實現盈利的流媒體平台。

但芒果TV並沒有為長沙帶來更多,在線上的芒果,接不到地氣,線下的長沙城,摘不到芒果。

試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但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第三輪衝擊為什麼成功?

第三輪衝擊才是網紅長沙。

事實上,在此之前還有許多小衝擊,如依託馬欄山搞文創、依託麓谷科技園搞遊戲和二次元,但都沒有真正實現破壁。

只是,不斷的試錯、不斷的衝擊,說明了長沙不死心,說明了霸蠻的湖南人,想搞事。

20年的積累帶來了什麼?

失敗的經驗。

低幼不可持續,線上難得落地,怎麼破?

民間自己的動作給出了解法:吃喝。

如果說的更簡單點,是夜宵。

不得不說,天公作美。

南方城市即使冬天也不至於太冷,具有四季夜經濟的特徵。

不得不說,厚積薄發。

多年來長沙在夜經濟上一直都有建樹,從90年代後期開始蓬勃的歌廳文化、洗腳按摩等,都曾經引發過關注。

文和友開路,順便讓吃了辣要喝茶的茶顏悅色組合登場,此次新消費賽道上的爆紅,其實就是一種延續。

不得不說,人脈聚合。

多年來湖南衛視給出的吸引力、橘子洲頭給出的視覺震撼,早就在國人心中埋下了種子,只是缺一個說服自己不得不去的理由。

多年來,不斷試圖破圈的長沙,通過動漫、影視聚集了大批敢於創新、敢為天下先卻苦於沒有機會的年輕人。

他們有的是看著快樂大本營長大。

有的曾經是藍貓淘氣的小夥伴。

還有的或許是和瓊瑤劇里的金銘同齡人……

泛娛樂基因的人才儲備,有了井噴的可能。

結果,過去聚焦於玩樂的長沙,意外的通過吃喝出了圈,真的是個意外。

吃喝,才是網紅長沙的底色。

從文和友、茶顏悅色的爆紅,帶來了強勁的引流效應。

其在新消費賽道上的出圈和對Z世代的打卡吸引,進一步促成五一商圈上各種新消費創業潮流涌動。

結果,網紅長沙因勢利導,圍繞吃喝二字,在各種垂直細分領域去嘗試突破。

隨之而來的則是新消費品牌的接連入駐長沙,並不斷擴大關注度。

良性循環,互相成就,一字落,珍瓏棋局解。

但也不是沒有隱憂,事實上早就暴露出來。

九敗一勝,才能長紅

網紅長沙的各種潮流熱度,事實上都是在國潮這個大旗下,在吃喝之上做快消費。

大量創新品牌其核心大多是用國風進行包裝、打潮牌路線。

缺點在於這些品牌的產品過於注重包裝來吸引眼球,產品本身的體驗並不出奇,往往只是成為Z世代們打卡的一次性消費品。

包括文和友、茶顏悅色在內的長沙網紅品牌每次走出長沙,大多是開局即巔峰,後續難以為繼,也正是因為如此。

長沙的成與敗,現在來說,都是事後諸葛亮。

但又不得不說!

畢竟,機會,對每一個城市都是公平的。

畢竟,全國各地的城,都看到了網紅長沙,就包括我一直不願離開的這座城:株洲,也在想要通過文化IP突破天花板。

畢竟,要成功,九敗一勝的心理準備要有,找到自己的獨特之根才是提高成功可能性的唯一正解。

這不,靠村超爆火的貴州榕江縣,也是如此。

媒體報道,從2021年以來,榕江縣先後策劃了5次城市IP塑造活動,但結果都不盡如人意,效果有限。

但隨後的村超成功了,2年的失敗,沒有白費。

長沙和榕江給出了什麼啟示。

一個20年失敗,厚積薄發。這是傳統文化到潮流文創轉型的時間線。

一個2年高頻試錯,快速突破。這是直接用自己文化切入潮流文創的效率線。

甭管20年還是2年,試錯、高頻和不模仿,才是成功的秘鑰。

霸蠻、改為天下先,則是成功的底色。

每一個湖南的城,都有這個底色,我希望下一個網紅城市,是株洲。

畢竟,我住在這裡……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TMT產業評論人,新出版有《自媒體寫作從入門到精通》(清華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