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不少小夥伴認為現在奧摩克戎傳播速度快,我們現在是不是應該要核酸檢測常態化。
即希望全國所有人每隔72小時或一定的時間都要進行一次核酸檢測,不檢測直接黃碼紅碼。核酸檢測免費檢測點多布置一點。這樣不是就能快速的發現感染者避免大規模傳播了嗎。
這麼做的確看似的確是比較穩妥靠譜,但實操起來可能就不如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美好了。
我們假設核酸常態化,一周2次,那一年就是104次。我們再假設由國家財政出錢,價格便宜,5元/人/次。
我們再假設邊遠地區,人口稀少無病例地區不用做核酸,14.13億人口裡,全國能豁免核酸的地區人口高達4.13億,那麼需要常態核酸的人口僅為10億。
好,10億人口X5元/次X104次,每年的核酸支出是5200億。
小檢想提醒一下諸位,2021年中國醫療保險基金總收入是9700多億。真要全民免費核酸,一半以上的社保收入要拿去支付核酸費用,各位覺得可能嗎?
小檢看所有討論核酸常態化的帖子,沒有一個提到費用問題,莫非大家覺得現在政府為了把反對聲音壓倒最小,採用了核酸免費,真的常態化了,還會永遠免費下去?
有人可能會說,5元/次,我可以接受。但問題是,你能接受不代表所有人都能接受。其次如果核酸常態化,絕對不可能5元/次。
因為一旦核酸常態化,成為法律強制的行為,那麼意味著核酸檢測成為一個賣方市場,你非買不可。不買你就無法正常生活。
其次核酸檢測是醫療特許行業,本來就不是隨便哪個人成立個公司就能做的,而且核酸檢測結果還要政府認可,能納入社會管理體系,那就更加不可能由普通人來做。
小檢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電動車製造本來是個普通製造業,但是在上海,電動車必須上牌,而能上牌的電動車必須是在上海電動車上牌名錄里的品牌才可以,如果不是,那你可以生產,但是政府不認,你就賣不掉。
電動車還不是賣方市場,尚且如此,何況這一個關乎社會健康安全的行業?想也知道不納入政府認可名錄,你這個核酸做了也白做。
所以這是一個行政壟斷的市場。
在中國,一個行政壟斷的賣方市場,他告訴你這個市場成立了以後會給廣大市民一個超低價,誰會相信呢?
當然有人會說,那可以由政府來定一個限價。但是核酸檢測是服務不當然有人會說,那可以由政府來定一個限價。但是核酸檢測是服務不
但是有彈性就會有空間,傻子都知道這個東西裡面有巨大的暴利空空間,各個地方政府,上到省級下到村鎮,是否有如此高的為民服務的精神,絕不把暴利看在眼裡,我個人是非常懷疑的。特別是今年擺明了經濟大幅下滑,各地財政必然緊張的情況下。
就算核酸只收你5塊錢,另外收你個10塊錢挂號費,5塊錢預約費,2塊錢列印費,其中可以操作的空間實在太多了。關鍵是你必須做,不做你就坐不了地鐵,坐不了公交,進不了餐廳,進不了辦公樓。
這種情況下,所有人都是完全被官方捏在手裡的,你願意做得做,不願意做也得做。所以核酸常態化,說起來很簡單,真的實現了,可能沒有你想像得那麼美好。
而有很多人,似乎根本沒理解何為常態化核酸採集,
難道你們以為,現階段兩天三天一次核酸,就叫常態化核酸採集?但其實常態化是什麼意思?把某個工作某個事情當成是具體的工作來做。
這才叫常態化。
有些城市剛剛執行一兩個月就敢說自己是常態化採集?就敢說已經完成了常態化採集的任務目標?萬里長征剛走了5步,這就算成功了嗎?
如果到時候真的常態化檢測,那就要你每天都得盯著你的行程碼,只要快過了48小時你就要去排隊做核算,做核算都開始成為你的日常工作。
這種狀態可能還不如一段時間的靜態管理來的比較乾淨徹底吧。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