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稱「20多歲得高血壓並不少見」:生活方式是主因,建議控制鹽攝入,定期監測血壓

2024-10-08     九派新聞

10月8日是全國高血壓日。近年來,我國高血壓發病率年輕化趨勢日益明顯。中國高血壓調查最新數據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27.9%,患病人數約2.7億。

「我國高血壓發病率整體呈上升趨勢,發病年輕化趨勢也非常明顯。」8日,武漢市第三醫院心內科主任李東升在接受九派新聞採訪時表示,年輕的高血壓患者越來越多見,可能跟生活壓力較大、飲食不健康、肥胖有關。

他分享,國慶假期期間,在門診遇到了一位21歲在校學生,血壓高達180至200mmHg。問診後得知,這位患者沒有高血壓家族史,父母未患過高血壓,目前還在進一步檢查具體原因。李東升初步判斷,該患者的高血壓病情與生活習慣有關,「飲食方面的問題較大」。

他告訴九派新聞,其看過的高血壓患者中,20多歲的並不少見。生活方式問題是高血壓年輕化趨勢的主要原因。「高鹽高脂飲食、缺乏運動、壓力大等都會導致血壓增高。」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24年修訂版)》指出,高鈉和低鉀膳食、超重和肥胖、吸煙、過量飲酒、心理社會因素等是我國人群患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

高血壓是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高血壓患者還會伴有腦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痴呆等併發症,嚴重時會致人死亡。

測量血壓。圖/VCG

如何科學防治高血壓?李東升建議,首先改善飲食習慣,控制鹽的攝入量,少吃高鹽高脂外賣,適當自己做飯,多吃蔬菜,堅持運動,控制體重。其次,定期監測血壓,明確自身血壓處於什麼狀態,不能無症狀就不監測,「不是所有病人都有典型症狀」。

據世界衛生組織,約46%的成年高血壓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因為可能感覺不到症狀。了解病情的唯一方法是檢查血壓。

血壓由兩個數值表示。收縮壓顯示心臟收縮或跳動時的血管壓力,舒張壓顯示心臟在兩次跳動之間舒張時的血管壓力。目前認定的高血壓診斷標準為:在兩個不同的日子測量血壓,兩天的收縮壓都在140mmHg之上和/或兩天的舒張壓都在90mmHg之上。

「實際上,高壓在130至140mmHg之間、低壓80至90mmHg之間,也存在健康風險。」李東升提醒,每年至少應監測一次血壓,理想的血壓水平是120/80mmHg。如發現血壓已超過130/80mmHg,每個月都要監測血壓。如果血壓已經偏高或存在許多高危因素,可以做動態血壓監測,以獲知全天血壓狀態。

九派新聞記者 胡冰月

編輯 王佳箐 武菲菲

【爆料】請聯繫記者微信:linghaojizhe

【來源:九派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389a63e5dbc4da96667848de5a37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