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一直多年學習,為什麼就是學不通?這三點非常重要

2022-04-11     易學傳媒

原標題:《易經》一直多年學習,為什麼就是學不通?這三點非常重要

其實一說到學《易經》,大家的第一反應:是一個難字!

《易經》為什麼學不通?其實很簡單——沒找對方法而已。

易經

為什麼覺得易經難學?原因無非有三!

歷史原因,古文人高推聖境,讓民眾高不可攀。

民間流傳,說法多,加上一些人故弄玄虛、神化易經,讓大家不能正確學習易經。

缺少名師指點,缺少同行交流。

要想學好易經必須做到以下三點,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一定要方向清楚,找對正確的學習方法。(要選對書)

需有一個好的老師指導(找個名師)

覺悟,學習能力,知識結構,機緣缺一不可。(機緣是關鍵)

《易經》博大精深,加上人的天性,對這些事物都有好奇之心,想去一探究竟。

對於這個學問感興趣,很多人都想學《易經》,然而就出現各種買書,聽各種講座的情況,雖然聽別人說的津津有味,初學者其實並不知道學什麼,到底在那裡下手,書都能背過了,到了自己的時候,什麼也不會。

易經

實際上並不知道自己到底學什麼。就會出現一臉懵逼的情況,完全找不到南北。

看不懂易經是很正常的,我剛開始的時候也看不懂。這是因為你沒有掌握到學習方法而已。

有的人說學習易經需要天賦,確實有天賦的人學習的快。天賦只是決定速度而決定不了高度,想要達到一定高度,還是需要努力;天賦高的人只是用的時間短一些而已。

古代中國人都講究師承,易經真傳,歷來是師徒傳承,口傳心授,自學是不太可能學懂的!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傳的是道,大道至簡。

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沒有師父指導,你就是在學「《經文》」。

需有一個引路的人,方不能走偏。

易經

找到一個能夠引導你的老師很重要,有的時候老師一點撥你可能就通了。

如果一開始你方向錯了,就只會越陷越深。要入門,不得其法,確實很難。所以在初期學習易經的時候隨時需要有人指點,才能防止誤入歧途。才能讀的懂,學的下去!

有師父引路,再在不斷練習實戰中去結合易理,自然就容易學得進去,這樣對人生也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簡單說:學易經,不僅要學習易術,更要學習經文,兩者缺一不可。

兩者都不能偏離,一定要相互結合起來學習。才能更好更快的提升學習效率。

故可以總結為:技法(易占)先行,易理為輔,兩者結合,不偏不倚。

學習建議:用正確的科學思維認知學習易經,做到不神化、不迷信;對萬物要敬畏,但不要迷信。(這點很重要哦)

人各自的機遇不同,其實是我們的學習能力本身,通過學習易經理論,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如果收穫一點點就過度的自滿,唯我獨尊、目空一切、不可一世,不懂得讓自己保持簡單的清空狀態,只會讓自己止步不前。學風水就要找一個明師,少走彎路,少走錯路。2022年裴翁教授風水應用初級班招生中......本門課程裴翁教授會分享學術要點及講解實戰訣竅,幫助多年自學無法提高的易學愛好者突破實際應用的瓶頸。於2022年4月底正式開班,限定66人。

所以擁有這種勇於清空自己的學習能力,就不怕學不到新的知識,這正是老子講的「道沖,而用之又弗盈也」這個狀態,保持一種簡單虛空的狀態,你就能進步。

簡單,是無的化境。

能懂簡單的人,其實是不簡單的人。

聖人做學問追求一種「大道至簡」的境界。人活一生也應如此。

《易經》包羅萬象,但是它的原文卻很簡潔,上下經64卦合計約5016字。

易經

《易經》可以讓人無限擴展,並且隨著閱歷和知識的增長,領悟也會隨著增加。這就是為什麼每個人對《易經》的理解有所不同,而且《易經》可以歷久彌新的重要原因。

這也是《易經》的魅力所在。

學易經是需要終身學習,去領悟去參透其中的道理,應用到實際的場景中。

只要耐心,細心,靜心去學,沒有學不通的知識。

學無止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1f94446a6517e5a6a54fdb8351b3d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