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作者:大伊萬
根據《環球網》援引印度媒體報道,11月25日當天,印度總理莫迪「老仙」在印度斯坦航空班加羅爾分部搭乘了印度國產「Tejas」(光輝)戰鬥機的雙座型。
從公開照片看,莫迪「老仙」身穿抗荷服,手提飛行員頭盔袋,戴著墨鏡,乍一看上去還真的像那麼一回事。飛行過程中,莫迪「老仙」在「光輝」戰鬥機後艙自拍,落地後還在X上發帖,表示Tejas戰鬥機「是印度的驕傲」。此後,莫迪又宣布,將進一步擴大「光輝」戰鬥機的購買規模,在現有123架採購的基礎上,繼續追加採購97架「光輝」戰鬥機。
我們還能說什麼呢……其實從第三世界國家的角度來看,「光輝」戰鬥機還真的無可指摘。畢竟雖然這玩意兒的總體設計在很大程度上是達索操刀的,雷達和航電系統是以色列負責的,航空武器則是俄羅斯和以色列的大雜燴,航空發動機兜兜轉轉用了美國的產品。但是最起碼印度人能給它成功整合起來,而且飛上天,飛上天之後飛的還不錯。
印度光輝戰鬥機身上來自「世界五湖四海」的各式裝備
君不見在已經結束的杜拜航展上,「光輝」飛的不也不錯嘛,還被西方的軍事觀察家拿出來和「梟龍」對比,認為「光輝」在敏捷性和動力系統性能上要超過「梟龍」(不過也不奇怪,一個是四餘度電傳一個是縱向增穩)。同時,「光輝」還在進行持續技術改進,比如雙座型和艦載型什麼的,對於印度這個第三世界國家來說,其實能做到這一點也夠不容易的了。
但是,「光輝」也不湊巧的是,它碰上的恰恰是中國的殲-10。話說「光輝」和殲-10差不多是同一個時代的產品了,作為對比殲-10的早期型號都已經快要變成二線裝備了,作為殲-10第二代產品的殲-10C都大批量裝備不知道多少了,「光輝」還在第一代產品上打轉轉。
就比如這所謂的首批123架,後續追加97架,那不知道的還以為首批123架都已經裝備的七七八八的了呢,可實際情況是目前印度還在組建第一個「光輝」中隊,屈指一算,裝備數量也就30多架。那還有啥好說的,和中國國產的殲-10戰鬥機根本不是一個位面上的存在了。
同時,儘管我們之前說,印度在「光輝」戰鬥機研髮結束後,好歹也是走通了整個第三代戰鬥機的研發過程,可以為印度後續戰鬥機的研發提供寶貴的經驗,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咱們這個判斷似乎是錯誤的。「光輝」搓出來之後似乎並沒有為後續研發提供多少有利的條件,印度空軍後面的機型研發該難產的還是難產,該處於PPT狀態的還是處於PPT狀態。這證明印度在「光輝」的研發上,怕是拐杖有點多,拐杖多了結果丟不掉了。
從這個意義上,儘管莫迪「老仙」信心滿滿地表示,「光輝」是印度的驕傲云云,但事實上,大概是冬日飲水,冷暖自知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