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的金玉姻緣真的存在嗎?薛姨媽撒了一個謊,瞞過所有人

2023-08-23     少讀紅樓

原標題:紅樓夢裡的金玉姻緣真的存在嗎?薛姨媽撒了一個謊,瞞過所有人

上一篇文章《薛寶釵的善意》當中,我已經論述過,寶釵在客居賈府的艱難處境下做的一些善事。本文本來準備進一步論述寶釵在賈府當中的一些「心機」的表現。然而,要討論寶釵的心機,必然繞不開「金玉姻緣」這件事。所以我就先寫一篇文章深入地剖析一下這條令整個薛家的形象都爭議頗大的線索。

對於金玉姻緣的解釋,基本來自薛家人之口。全書當中,寶釵的丫鬟鶯兒首次提到寶釵金鎖的來歷:「(這八個字)是個癩頭和尚送的,他說必須鏨在金器上——」,寶釵隨後也說,「也是個人給了兩句吉利話兒,所以鏨上了,叫天天戴著,不然沉甸甸的有什麼趣兒」。後文寶釵的一次內心獨白曾經提到這件事:「寶釵因往日母親對王夫人等曾提過『金鎖是個和尚給的,等日後有玉的方可結為婚姻』,所以總遠著寶玉」。另外,薛蟠在吵架時也提到過一次:「從先媽和我說,你這金要揀有玉的,才可正配。」

如果細看上文的話,會發現這三個人說的話並不全都能夠接榫。前文鶯兒和寶釵的言論當中提到癩頭和尚送的只是八個字,而後來寶釵的心理活動卻表示整個金鎖都是癩頭和尚送的。此外,如果仔細研究後面寶釵和薛蟠的話,也有春秋筆法的嫌疑。因為他們倆的敘述,主語都是薛姨媽。也就是說,這整個「癩頭和尚送金鎖(吉利話)」的故事,都是薛姨媽說的,至於薛姨媽說的到底是不是事實?不知道。

事實上,據說警察在斷案時,也會讓案情的目擊者或當事人反覆敘述事情的經過和細節。如果敘述者在撒謊,那麼通常來講,不管敘述者怎樣防備,每一遍的敘述當中都還是會有少量的細節差異;而反之,如果敘述者講述的完全是事實,那麼他的敘述一般來說不會出現前後對不上的情況。

所以,從這些細節來看,癩頭和尚到底有沒有送,送的究竟是吉利話還是金鎖,這是的確存疑的。實際上,有許多論者都藉此認為金玉姻緣是薛家捏造出來哄騙賈府,謀求聯姻的,也就是說,金玉姻緣根本就是子虛烏有。

對此,我個人認為金玉姻緣的確是存在且真實的。但我傾向於認為實際的情況是,癩頭和尚應該確實送了吉利話,囑咐要鏨在金器上,並讓寶釵天天戴著,但整個金鎖有可能並不是癩頭和尚送的。

為什麼我認為癩頭和尚至少送了這句吉利話呢?有以下兩點證據。

首先,我們從整部紅樓夢的結構上來理解這個問題。紅樓夢的開頭就極具浪漫主義和宿命論的色彩。早在全書的第五回,太虛幻境當中便已將金陵十二釵等人的命運交代得很清楚了,而其他時間裡,書中的一僧一道也是以先知的態度出現在人們面前,說香菱是「有命無運,累及爹娘」,又說黛玉需要「從此不許見哭聲,除父母之外,凡外姓親友之人一概不見,方可平安了此一世」。

可見,一僧一道作為想在風流孽鬼雲集的凡間,「趁此度脫幾個」的先知,實際上是以導演的身份在指揮這一場大戲。而寶黛釵這些來凡間歷劫的人物,都是這個弘大的楚門的世界當中,一個懵懂的演員罷了。所以,既然一僧一道給黛玉、香菱等人都做了命運的預示和提醒,對於同為主角的寶釵,給一個海上仙方冷香丸,再給幾句吉利話,根本不成問題。

而且,紅樓夢的主旨是「懷金悼玉」。黛玉的未嫁先死,心愿未償,寶釵的忍辱成婚,孤獨終老,都是紅樓夢全書想要著力刻畫的悲劇,並且從這個「懷金悼玉」的遣詞方式來看,寶釵的嫁和黛玉的死,其地位應該是不相上下的。作者鋪設了一整回的木石前盟既然是真的,那麼造成木石前盟悲劇的金玉姻緣,就必然是這個弘大劇本之中早已寫好的一環,不會是書中的幾個NPC能夠憑空杜撰出來的。

此外,除了小說結構可以論證以外,還有一個很明顯的證據能夠證明「金玉姻緣」確實存在。寶玉夢兆絳雲軒這一回當中,寶玉的夢話提到:「和尚道士的話如何信得!什麼金玉姻緣,我偏說是木石姻緣!」儘管作者沒有明說寶玉當時具體夢見了什麼,但這短短一句夢話卻含有「和尚道士」、「木石姻緣」這些關鍵詞,而它們都是直指寶玉的前世和本書的大導演一僧一道的核心詞彙,故而可以合理推斷出寶玉在這時夢見的正是太虛幻境中的人物。因此,寶玉此處明確地對舉木石姻緣和金玉姻緣,也表明金玉姻緣是真實的,而非人為編造的結果。

既然金玉姻緣確實存在,那麼寶釵金鎖上這句「不離不棄,芳齡永繼」就應該確實來自癩頭和尚。這裡由於金鎖上的話和寶玉的玉剛好湊成一對,那不論癩頭和尚有沒有明說「要揀有玉的才可整配」這樣的話,都不太重要了。癩頭和尚之所以送這句話給寶釵,明擺著就是要撮合金玉二人的意思。那麼進一步來說,寶釵的金鎖,又是否也來自癩頭和尚呢?

首先,我們來看書中與金玉姻緣相關的這四句話。其中第八回,鶯兒和寶釵主僕倆的話,是基本能夠對上的,她們的觀點都是,和尚給的是吉利話,其中鶯兒提到和尚說「必須鏨在金器上」,寶釵也提到了「所以鏨上了」,這是一個非常具體的動作,並且這時鶯兒的話也沒有鎖定這個金器必須是金鎖。這個非常具體的細節,記憶出錯的機率很小,而且寶釵和鶯兒也沒有故意撒謊的動機。並且此時兩個人的說法都非常直接,主語是和尚(在寶釵這裡含蓄一點,只是虛指「是個人」),足以表明這件事在她們的認知當中是真實發生過的。

而後文薛寶釵的心理描寫和薛蟠的話,態度則曖昧得多。薛蟠的話連和尚這個關鍵詞都沒提到,只說「媽和我說」云云,而寶釵的心理描寫,簡直是從句套從句,前後牽扯到薛姨媽、王夫人、和尚三個人物,語氣比之第八回要不確定很多。

此外,從事情的道理上來講,清心寡欲,天天化布施的癩頭和尚,直接送一整坨金子給薛姨媽,哪怕上面鐫刻著寶釵一生的註解,這一塊金子也顯得不那麼對勁。畢竟,金子在那個年代是可以直接作為貨幣來使用的,送金鎖和現代送鈔票區別不大。癩頭和尚一個出家人,送凡間的人物一個銅臭味這麼大的紀念品,顯得很奇怪。

綜上,所謂「金鎖是個和尚給的」,這句話語氣不確定,於事理上又不太合邏輯,有相當的機率是薛姨媽說了謊。(薛姨媽記錯的機率也比較小,因為看起來至少寶釵知道薛姨媽說的並不是事實,她又並沒有去指出薛姨媽的錯處,足見她明白薛姨媽並不是無意當中說錯了)

那麼薛姨媽為什麼要故意說這個謊,把癩頭和尚給的吉利話,藝術加工成為癩頭和尚贈送了一塊打造好的金鎖呢?我認為這關係到金玉姻緣背後的政治利益。

從薛家的利益上來講,薛姨媽非常希望能夠把寶釵嫁給寶玉。薛家的敗落顯而易見,如果寶釵的婚姻不能改善家中的境況,可能薛家就要徹底墮落下去了。因此,薛姨媽應該是很希望能夠抱住賈府的大腿的——這一點從他們一直住在賈家也可見一斑。

所以,為了能夠讓賈府的人們相信,寶釵和寶玉就是前世註定的一對,在有癩頭和尚送的這句話之後,薛姨媽必然希望牢牢抓住這次機會,儘量把他們兩人推到一起。因此,薛姨媽有可能感覺到寶玉的「落草時銜下一塊美玉」,和寶釵原本的「和尚給了一句話叫鏨在金器上」,這兩個經歷不太匹配,便自作主張將其加工成為「和尚給了金鎖」。此外,薛姨媽選取的金器既不是金手鐲也不是金吊墜,而是「金鎖」,也可以見出她的一些想法,即希望把寶釵和寶玉二人「鎖」在一起。

在這裡,曹公沒有直說這個細節的原由始末,而是通過情節的前後矛盾和春秋筆法,委婉地暗示,我認為是有原因的。春秋筆法使用的一個重大原因就是為尊者諱。只有在尊者(或者小說里的正面人物)做了一些作者不太同意的事情時,才會用到春秋筆法這樣隱晦的筆墨來描寫。既然曹公借寶釵的心理描寫用春秋筆法來敘述薛姨媽的這次言論,我認為能夠得出結論,不論是寶釵還是曹公,內心都不太贊同薛姨媽的做法。

但是說到底,薛姨媽又有什麼錯呢?她不過也是一介女流,希望家族的榮光能夠儘可能地延續下去,希望自己的寶貝兒子薛蟠將來老了不要敗光家產,希望自己的綿薄之力能夠更加推動賈薛兩家的深入合作。她對金鎖來歷的誇大,也只是命運大手之下的順勢而為罷了。

作者:泥娃娃,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1972a89ed43d1bfebe4576c0a6ade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