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到萬家》:慶來沒變壞,是我們高估了他的善良

2022-07-10     塵飛揚說經典

原標題:《幸福到萬家》:慶來沒變壞,是我們高估了他的善良

自打進城後,王慶來的騷操作就越來越多了。

跑摩的,被人設局,摩托車被收繳,把鍋甩給幸福。

為找工作,貪小便宜買假煙,光天化日去亞妮爸的單位送禮。

走後門當保安,各種炫耀他是處長侄子,弟弟是公務員。

有理由相信,慶來將來還會出現各種么蛾子。

有觀眾不理解,慶來怎麼變壞了。

事實上,慶來並非變壞了,而是我們高估了他的善良。

1.膽小怕事糊塗人

在進城之前,慶來的表現就很讓人無語。

在第一集,幸運遭猥褻,慶來和慶志根本不敢破門而入,而是在外面乾嚎。

幸福趕到後,一腳踹開門,撕開了慶來和慶志惺惺作態的嘴臉——尤其是慶來的虛偽。

慶來並非推不開門,而是他不敢推(幸福就能一腳踹開,慶來當然也能)。他心裏面一直有個小算盤,幸運被猥褻不重要,王家不要得罪萬傳家才重要。

後來,何幸運這樣評論慶來,她被猥褻時,慶來只會裝聾。

或許你說,慶來傷害幸運,不代表他對幸福不好。

那我們就看看下面這段劇情,慶來帶幸福回門,得知妹妹被萬家集團開除後,慶來飯都沒吃就回萬家莊。

當天晚上,王友德要求慶來接幸福。慶來不答應,理由是「就她有妹,我沒妹嗎」。

單憑這句話,我們就能明白慶來是個糊塗人。

幸運被猥褻,慶來有責任。明明可以撞門制止,他卻只會在門外瞎叫喚。

秀玉被開除,和幸福沒有直接關係,這是萬家人挾私報復,慶來不恨萬家,卻把鍋甩給幸福。

在此期間,幸福主動聯繫慶來,慶來拒接來電——他在對幸福發泄心中的怒氣。

這些平平無奇的小事,也證明了慶來的價值觀——王家人的地位大於幸福的地位。

認清這一點,我們就會發現慶來媽讓慶來提防幸福有外心,慶來沒有反駁的原因。

乍一看,這是慶來孝順,懂得順著母親。事實上,這說明慶來確實認同母親的觀點。

這一系列行為的背後,也能看出慶來一以貫之的行為邏輯——只問親疏,不問是非。

不要低估這個這個行為邏輯,它將決定慶來在城裡挫折不斷。

2.不諳世事大憨包

有人無法理解,為何慶來會在同事面前得瑟他的背景。

根本原因就是慶來來自萬家莊,典型的鄉土社會,基因裡面就流淌著關係才是生產力的血液。

對此,費孝通在代表作《鄉土社會》中有精闢的分析。

中國鄉土社會的基層結構是一種我所謂的「差序格局」,是一個「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
一個差序格局的社會,是由無數私人關係搭成的網絡。這網絡的每一個結附著一種道德要素,因之,傳統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個籠統性的道德觀念來,所有的價值標準也不能超脫於差序的人倫而存在了。中國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對象和「自己」的關係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縮。
費孝通《鄉土社會》

慶來自作主張去找亞妮爸,就是人情社會的必然。

因為亞妮爸是慶志的准岳父,他是慶志的親哥哥,他相信自己有抱大腿的資格。

慶來從小到大生活的萬家莊,知道萬傳家能成為萬家集團總經理,不是能力出眾,而是有個能力出眾的爹。在他眼裡,血緣關係兌換成政治地位具有天然的合理性。於是,慶來就真的認為,以權謀私很正常。

慶來到城裡打工,信奉的依舊是萬家莊裡的邏輯,於是,他會傻乎乎地答應同事,求許處長幫同事弟弟找工作。

然而,慶來沒想到的是,城裡畢竟不是鄉土社會,城裡不是放大版的萬家莊,市長也不是更高一級的萬善堂。以權謀私只能成為潛規則,而不能作為規則。

慶來真是個不諳世事的憨貨。

萬家莊奉行的人情邏輯,在城裡行不通。因為萬家莊終究是個以血緣關係構築的鄉土社會,是一個典型的熟人社會。而城市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不存在用親疏關係決定生產力關係的條件。

這就要求城裡必須要制定不同於鄉土社會的規則。

亞妮爸可以動用自己的人脈,給慶來謀個一官半職,但這終究屬於見不得光的潛規則。

慶來將這個潛規則視為理所當然,在幸福找到工作後 ,他就充滿爹味地告訴幸福,「找工作,還是得有熟人」。

始終不懂避嫌,強調自己與許處長的關係,他被開除也是理所當然。

同樣在城裡打工,幸福比慶來的表現好太多。她能找到工作,當然有人情的力量,但幸福也懂得遵循遊戲規則,能力不行,就提升業務能力。

在第十九集,幸福主動閱讀《公民實用法律大全》。這是一本科普一些居民日常生活中需要了解、掌握的一般性法律基礎知識。幸福不是專業人士,更複雜的法律知識她很難讀懂。這本書的閱讀門檻低,比較適合做入門讀物。

幸福的努力打動了關濤,於是他答應幸福做前台,月薪3500元。

再看看慶來的表現,領導批評慶來,慶來非常不服,他以為自己背景硬,就可以和頂頭上司正面剛。

亞妮爸正在和市長聊天,他看到後就喊「叔」,讓亞妮爸暴露以權謀私的事實。

慶來真是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憨貨。

結語:

看完前二十集,我非常同意幸運對慶來的評價,有氣性沒血性,幸福就不應該嫁給他。

我也很不看好幸福和慶來的婚姻。

不要說愛情不問付出,只要幸福開心就好了。這樣想是小孩子才有的純真。

好的婚戀關係是互利,絕不是剃頭挑子一頭熱。

羅蘭·米勒在《親密關係》中就做過精闢的分析,一段持久而幸福的婚戀關係,是需要提供獎賞的。

這種獎賞可以是直接獎賞,彼此之間能提供愉悅價值,主流的婚姻模式要求的男才女貌,就是這種直接獎賞的體現。

男方選擇高顏值的女性,希望能夠改善下一代的基因。女方選擇有經濟基礎的男性,就是尋求經濟保障,為下一代的健康成長找到良好的物質基礎。

除了直接獎賞,還有間接獎賞,這就要求雙方有相似之處,三觀類似,能夠為彼此提供豐富的情緒價值——承認這個現實吧,大多人都喜歡和自己相似的人。

幸福嫁給慶來,兩人缺少構建親密關係的可能。他們的結合缺少互利共贏的基礎,幸福對慶來更像是精準扶貧。

慶來性格懦弱,有大男子主義。一旦幸福強於他,他的內心肯定會失衡,兩個人的矛盾就不可避免地出現。

提前搬好板凳,吃瓜坐等兩人吵架。

慶來身上有很多缺點,與他的生活環境和認知水平有很大關係。

如果他不懂得改變,沒有繼續成長,他和幸福很難幸福。

優質的親密關係是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和諧共處,好的婚姻是1+1<2,壞的婚姻是1+1>1。

希望慶來能早日醒悟,人生就是一個需要終生學習,不斷改變的過程。

讓彼此成為更好的人,才是得到幸福的唯一方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01570770c2b044efe16a8dabd9b4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