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字605廠,上海遷建,極其神秘,文化部「老字號」命運幾何

2019-06-02     獨家檔案

坐落於湖北省丹江口市的文化部文字605工廠,建於「三線」時期,由上海字模二廠遷至此處。文字605廠是中國最早從事PS版、ctp版生產的國有「老字號」企業,如今隸屬於中國印刷總公司。

丹江口,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上游,東與老河口市交界,南與房縣接壤,東南與谷城縣相連,西與十堰市城區、西北與鄖縣相接,東北與河南省淅川縣為鄰。丹江口市地處秦嶺山系武當山隆起與大橫山余脈之間,地勢高低懸殊,山地、河谷、丘陵地貌單元眾多,多種類型均有分布。

這裡是武當道教文化的發源地,境內的武當山是中國著名的道教聖地和世界文化遺產。丹江口市境內的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地,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關鍵的控制性工程。

上世紀50年代中後期,印刷字體設計被提到國家建設的議事日程上來,國家出版總署在北京、上海兩地分別建立了北京新華字模廠、上海字模一廠、上海字模二廠。其中,上海字模二廠以生產華文體字模和華文體鉛字而著名。

1964年,因當時戰備需要,上海字模二廠遷至湖北丹江口市區金崗山麓,上海字模二廠遷到此處後,改名「文字605工廠」,首批200餘人及家屬隨同大批檔案抵達丹江口。

當時,丹江口是水陸交通樞紐,是全國罕見的小鎮通火車、有大水陸碼頭的鎮。

1969年,文化部派出先遣隊抵達這裡,1970年初籌建文化部「五七幹校」丹江口分校,正式名稱是「文化部湖北五七幹校丹江老弱病殘留守處」,位於文字605工廠旁。

其核心建築是禮堂,其南面是食堂,其北面是籃球場,球場東面有四座二層小樓房,圍繞球場和禮堂的四周全是紅平房,一個部隊的炮團駐紮在那裡。

1971年春夏之交,文化部咸寧幹校部分年老體弱者110人遷至這裡,據說高峰時丹江口乾校人員達500餘人。沈從文等文化名人曾在此勞動。

1974年12月,文化部「五七幹校」丹江口分校撤銷,人員回北京,而文化部存留的45棟閒置房屋建為中國版本圖書館丹江第二書庫,中國攝影學會檔案材料及白求恩使用過的照相機曾珍藏於此。

1980年,中國版本圖書館丹江第二書庫撤銷,書運到了北京出版學院圖書館。

文字605廠是中國最早從事PS版、ctp版生產的國有「老字號」企業,現在隸屬於中國印刷總公司,是一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其先後榮獲國家新聞出版署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獎,獲多項專利證書。(圖片來源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DjAWwBmyVoG_1ZRFi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