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是清代貢院,如今是南昌人都愛來的公園,最出名的景是百花洲

2021-01-28     郝地瓜Cynthia

原標題:曾經是清代貢院,如今是南昌人都愛來的公園,最出名的景是百花洲

在南昌市中心的東湖,有一座清代的貢院,這個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但是改名後的八一公園,每個南昌人都知道,也是南昌人都喜歡來散步的公園。那麼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八一公園。

八一公園分為陸地和湖區,這裡有百花洲、冠鰲亭、蘇圃、水木清華館、九曲橋等主要景點,其中最有名的便是百花洲。

八一公園的大門在南昌市蘇圃路的路口,從門口進入後沿著湖邊一直行走便來到了百花洲,百花洲是由南北東三個小洲組成,這個名字來源於宋代,明清成為了專供貢生科考的貢院,民國改為介石公園,後來改為了八一公園。

當年杜牧、歐陽修都曾來這裡,並給這裡題過詩。杜牧寫「十頃平湖柳題合」,向子堙的《喋戀花》詞序中寫「百花洲老桂盛開」,歐陽詩澤為它寫了首五絕詩《酬聖俞百花洲》。

百花洲上有一座不是很高的假山,山頂有一處亭子,叫做冠鰲亭。在紹興年間,豫章節度使張成曾經在這裡建了一個亭閣,用於操練水兵,叫做講武亭,後來倒塌之後清康熙年間重建,改名為冠鰲亭。

在百花洲里有一個亭子,中間豎著一塊黑色的石碑,上面寫著百花洲三個大字,百花洲的名字也是因為這裡花木眾多而得名,一年四季鮮花盛開。

這塊石碑是清乾隆11年的布政使彭家屏書立的百花洲三個大字,後來這座石碑毀掉了,1983年11月又重新建立石質碑亭一座。

往前走便來到萬柳提,這裡在中唐時期,當地就利用江水灌溉農田,並且在堤岸兩側種植柳樹,命名為萬柳提。

走在萬里提上,頭頂上柳樹垂下來的柳枝飄揚,偶爾透過縫隙灑下來的陽光照在上面金燦燦的,這裡在宋代的時候經濟非常繁榮,因此兩岸建了很多的亭台樓閣,豫章十景之一的東湖夜月便由此而來。

經過蘇圃,便來到了九曲橋。這個蘇圃是曾經豫章十景之一的蘇圃春蔬。在宋代初年有個四川隱士叫做蘇玉清,他在靠東的小洲上歸隱度日,但他有一個好朋友做宰相,多次請他出來做官,他都婉言拒絕,此舉深受後人的敬重,於是把他所居住的地方稱為蘇普。

九曲橋是連接兩岸的一道彎彎曲曲的橋樑,站在九曲橋上可以看到兩岸的風光,在九曲橋兩側還有幾個噴泉在噴水,雖然很小,但是在陽光的照射下也是波光粼粼。

走過九曲橋,便來到了文物草坪廣場,這裡有晉唐宋元明清各朝的石人石獸,只不過如今正在維修,很多都被圍繞了起來,只有中間還有三塊大的石碑,上面刻有東湖幾個大字。

來到碼頭便可以購買船票,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小船,就可以飄蕩在湖面上欣賞兩岸的景色。站在湖邊可以看到湖裡只有一個小島,曾經這裡原來有三個小島,俗稱三瑚,古代的時候是漁民下網捕魚休息的地方。

沿著岸邊行走便可以走出了八一公園,對面便是佑民寺。那麼你來過八一公園嗎?還去過南昌哪些地方旅行?歡迎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2wxUSHcBct9sAqDc8-B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