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動態】俄電子戰系統/情報分析能力/新太空傳感器/情報、監視與偵察衛星/LITENING目標瞄準吊艙

2021-04-21     國防科技要聞

原標題:【每日動態】俄電子戰系統/情報分析能力/新太空傳感器/情報、監視與偵察衛星/LITENING目標瞄準吊艙

News

國防 科技要聞

2021年4月21日

1、俄羅斯計劃完善電子戰系統

俄羅斯電子戰部隊司令表示,俄國防部計劃完善電子戰系統,將其列為國家安全和軍事建設領域的優先方向。有關部門已編寫文件,確定了下階段建設和完善電子戰系統的戰略,在文件中概述了相關措施,幫助電子戰部隊獲得優勢。俄電子戰部隊的建設是對外國「網絡中心戰」概念的回應。未來,電子戰將會成為「一種決定作戰結果的作戰方式」,而基於專家系統、知識庫和神經網絡的人工智慧技術可能會對電子戰決策支持系統產生重大影響。人工智慧技術將提高電子戰決策的效率和質量,人可能無需負責部隊的指揮和控制,只需負責設置任務和監控。 (俄羅斯紅星報)

作者: 劉都群 北京海鷹科技情報研究所

編輯:郭文旭

2、 美陸軍開發多個人工智慧新系統提升情報分析能力

為適應未來戰場「速度更快、射程更遠、破壞性更強」等特徵,美陸軍正開發全新的人工智慧系統和能力以取代傳統系統。相關舉措包括:美陸軍合同司令部4月14日發布人工智慧/機器學習信息徵詢書,向工業界尋求支持/提供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解決方案;已成立人工智慧特別工作組,重點解決減輕分析人員認知負擔、提高任務效率、更及時地向決策者提供信息等問題;開展「戰術情報目標接入點」地面站現代化計劃,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和數據框架,實現數據發現、數據交換,並深度整合陸海空天電等多域傳感器。 (美國情報委員會網站)

作者:張明月

3、美太空發展局新太空傳感器可提供數據信息快速共享能力

美太空發展局已部署Title 10太空傳感器,地面作戰人員可利用該在軌傳感器實現信息的快速共享,加強對部隊的保護。美國防部採辦與保障副部長辦公室電子戰主任戴維·特倫珀認為,隨著對手的感知和瞄準能力不斷增強,美軍需在更廣範圍內進行防禦,反應速度和高軌道傳感器也變得尤為重要。 (美國《C4ISR與網絡》)

作者: 張鈴金 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

編輯:胡雅芸

4、洛·馬公司推出新型戰術情報、監視與偵察衛星

洛·馬公司已基於LM 400衛星總線技術推出新型戰術情報、監視與偵察(ISR)衛星,將替代飛機和無人機等戰術監視平台,戰術作戰人員可利用該衛星遠程跟蹤移動目標,並在競爭和拒止環境中作戰,該衛星未來將在「聯合全域指揮控制」中發揮關鍵作用。新型戰術ISR衛星遵循開放標準,方便與其他作戰平台、各軍種戰鬥管理系統相連;適應性強,能在軌開發和部署新的任務能力;可支持重量約1500千克、功率高達14千瓦的有效載荷,支持使用多種傳感器技術;可在戰區內實現低延遲傳感器任務處理、在軌任務數據處理、受保護的通信以及態勢感知與目標信息的直接下行鏈路,有效縮短了傳感器到射手的殺傷鏈。 洛·馬公司網站)

作者: 朱風雲 北京航天情報與信息研究所

吳夢露 中國航發航材院

編輯:胡雅芸 孫琴

5、美空軍試驗利用LITENING目標瞄準吊艙提升空投能力

4月5日~13日,美空軍國民警衛隊空軍後備司令部測試中心(AATC)與第182空運聯隊在亞利桑那州戴維斯-蒙森空軍基地進行了LITENING目標瞄準吊艙支持精確空投的試驗。該吊艙可發現、定位和瞄準敵方目標,能裝備於美空軍戰鬥機、轟炸機和C-130「大力神」運輸機,探測作戰區域並跟蹤指定目標。AATC和第182空運聯隊使用兩架飛機測試了該吊艙的功能,以及在執行作戰任務方面的優勢。AATC正致力於將LITENING吊艙集成至C-130運輸機,旨在利用吊艙生成空投位置坐標、定位並避開敵方和敏感物體、跟蹤投放後的補給,幫助C-130執行空投任務。 (比利時空軍認知網站)

作者: 禹化龍 中國電科27所

編輯:郭文旭

6、美空軍開發可部署於戰場的區塊鏈聯合3D列印技術

美區塊鏈創新公司SIMBA Chain已獲得美空軍快速保障辦公室授出的合同,將開發區塊鏈聯合3D列印技術,使空軍能在全球前沿作戰基地製造、測試、部署武器系統的關鍵替換部件。該公司的區塊鏈技術解決方案將支持和保護數字供應鏈機密信息的通信。該公司將通過在6米或12米貨櫃中配備能實現安全3D列印、加工、成品檢驗和通信所必須的組件和資源,最終為美空軍快速保障辦公室提供貨櫃式移動3D列印設施。該3D列印設施可進行溫度調節,為軍事人員和設備提供保護;貨櫃式設計可方便運輸,實現隨時隨地獲取所需零部件的能力。 (美國製造創新研究所網站)

作者:孫琴

7、法國公布下一代航母的更多細節

法國新一代航母PANG將安裝兩個或三個電磁飛機彈射系統,每天可彈射60架次戰鬥機,艦載彈藥可維持一周的高強度作戰;可支持5~6架直升機和2架E-2D預警機參與空中作戰;2031~2034年將進行船體組裝,預計2034~2036年完工;航母全員約1100人。 (英國簡氏網站)

作者:趙霄

8、俄羅斯ZALA Aero公司推出3款新型小型無人機

這3款小型無人機分別是四旋翼、傾轉旋翼,以及使用混合動力可續航12小時的無人機。四旋翼無人機尺寸小、可摺疊、可隱身,由手持式遙控控制,可在機動車輛上操作。傾轉旋翼無人機可根據執行任務改變配置,基於人工智慧的機載計算機能夠處理全高清圖像,並通過加密通信通道向地面控制站傳輸高清視頻和照片,該無人機重量輕,續航時間長達4小時。混合動力無人機的續航時間超過12小時,配備一個高清熱像儀和60倍全高清攝像機,具備緩衝蓄電池,能確保設備在「電動」模式下運行一小時。 (印度《防務世界》)

作者:趙霄

9、阿聯與日本合作執行阿聯首次探月任務

阿聯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已與日本ispace公司簽署合同,將由ispace公司為阿聯首次探月任務提供有效載荷運輸服務。ispace公司的「白兔」-R月球著陸器將於2022年,把阿聯「拉希德」月球巡視器運送至月球。著陸器在巡航階段將為巡視器提供有線通信和電力,在月球表面期間為巡視器提供無線通信。 (美國《拋物線》雜誌)

作者:李虹琳 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

編輯:胡雅芸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國防科技要聞」(ID:CDSTIC)

註:原文來源網絡,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相關建議僅供參考。

更多精彩內容,請回復關鍵詞查看:

綜合分析

戰略與規劃

科技管理

國防創新

軍事理論

人工智慧

陸軍

海軍

空軍

航天

網絡空間

電子信息

核武器

高超聲速

無人系統

精確打擊

防空反導

新概念武器

生物與醫學

戰例與演習

先進材料

製造

基礎科學

技術

先進動力

與能源

作戰實驗

軍事科學院軍事科學信息研究中心微信平台

覺得不錯,請點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2iIXYnkBrsvY2_Uu04i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