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舞5》「換血」,「綜N代」 逆生長

2022-09-19     燃財經

原標題:《街舞5》「換血」,「綜N代」 逆生長

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創

作者 | 陶 淘

編輯 | 饒霞飛

後浪晉升新榜樣, 「綜N代」《這!就是街舞5》(以下簡稱《街舞5》) 再度引發關注。

於8月13日上線的《街舞5》,如今已經播出了6期,剛剛開始複賽的角逐。自播出以來,《街舞5》便話題不斷。在小紅書上搜索 「這就是街舞5」,可以搜到相關筆記5萬+篇。

截至9月15日,在微博上「這就是街舞5」的有關話題閱讀量達到了7.4億次,與《街舞5》相關的熱搜數量,也高達726個,最高時排在熱榜第一。相關熱搜包括「這就是街舞5正式官宣」、「人民網評街舞5的傳承與創新」等等。

從節目播放量來看,在國內方面,據燈塔專業版數據,《街舞5》上線1小時,全網綜藝正片播放市占率高達45%,獨占近半。

圖/微博「這就是街舞5」話題討論數據(左)

小紅書《街舞5》相關筆記(右)

來源/燃次元截圖

「初生牛犢不怕虎」、「耳目一新」、「編舞有個性」 等等,是諸多觀眾對這一季節目的反饋。

豆瓣網友「鴿子雞」 便認為《街舞5》的舞步讓他眼前一亮,「這一季的Krump,非洲Afro舞步,還有Kyoka的大框架hiphop等等,都值得推薦。」

《街舞》五季的忠實粉絲Amanda則對燃次元表示,「很喜歡Kyoka和Badd Machine的組合舞蹈,非常具有表演張力。」

面對著大量以Z世代為切口新綜藝的競逐,《街舞5》憑藉以老帶新、將「後浪」 打造為新星的方式,成功留存「綜N代」忠實用戶同時,也斬獲了不少Z世代的新粉絲。

不僅僅是國內,在海外,《街舞5》也引起熱議,首周海外播放量破千萬,《街舞5》表現出了較高的商業價值,在同期的網絡綜藝中,品牌合作數量位居前列,囊括10餘個品牌。

《街舞》系列自2018年推出第一季以來,體現出了優酷對內容的深耕,從賽制的優化,到專業DJ、主持打造的情境,再到新一季的平行空間舞美概念,為街舞選手提供了更優質的展現自我的舞台,也為現場和線上觀眾拉滿了氛圍感。

而在業內紛紛探尋破局的2022年,節目也成為一份具備參考價值的樣本:即一部綜藝來到第五季,應該如何 「換血」,實現逆生長?

拒絕保守,新人促「綜N代」長青

在業內人士看來,《街舞5》的節目呈現,是綜N代拒絕因循守舊、勇於創新的一個典型案例。

浙江衛視的媒體負責人小一就對燃次元表示,本季度,街舞的選手更加年輕化了,有一種青春集訓營的感覺,給節目帶來了更多活力,第五季的編舞也是她所酷愛的,「之前以技巧為主,這一次強調了街舞也可以與現代舞一樣,有情感故事的支撐。」

圖/《街舞5》綜藝現場照片

來源/ 優酷提供

而一直以來,多半綜N代沉浸在昔日的無限風光中,持續 「收割」 老粉們對節目的信賴,卻難以擺脫墨守成規的種種桎梏。

對於部分不願變更規則,或者依舊倚仗名人來維繫節目熱度的綜N代來說,難免會觸及節目熱度、受眾規模的天花板;甚至,不契合節目的名人還會 「消耗」 綜N代原本的口碑。

本季《街舞》則突破了舒適圈,完成自我疊代,邀請了仔仔、豆豆、斯文等在內的新人參賽,不僅削減了節目的成本,同時為綜N代 《街舞》系列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節目播出之後,許多觀眾都表達了對這些新人的喜愛。「最喜歡仔仔了,仔仔和Abby的作品《忠犬八公》里,他表演的地板舞 (breaking)很驚艷,飾演的狗狗凝望主人的深情,還有跳到主人肩頭的那縱身一躍,把我整破防了。」 網友夢桃告訴燃次元。

網友林夕喜歡的則是女選手斯文,「她的身體非常柔軟,表演的時候有種水波流動的感覺,作品《暴風奇遇》里的那種渾身舞動的負隅頑抗,讓人印象深刻。」

「當《街舞》走入第五季,重要的是將綜藝轉為新人 『造血型』,由此,綜藝IP的生命力才能延續下去。」 燦星文化的副總裁、《這!就是街舞》總導演陸偉對燃次元表示。「節目只有走出舒適區,才能煥然一新。一旦做出改變,就能獲得『年輕人的養成線』,能夠看到更遠的未來。」

本季中,除了 「隊員新」,另一個特質在於 「內容類型新」。

本季的Slogan是 「battle for hope」(奮烈有時),在節目中具象化大師和年輕舞者間的代際傳承,並在此之上創造一個具備新敘事邏輯的「街舞宇宙「。

陸偉介紹, 和old school (老派)的大師們對音樂上的卡點、大招、動作連接技巧的精湛技藝相比,新選手因為從小喜歡看劇、漫畫,戲劇等,劇情式元素也成為了街舞作品中富有創意的內容。

除了作品《忠犬八公》之外,在本季的表演中,Kyoka和春林二人的《元宇宙浪漫》,就因同時具備街舞的經典技巧與引人入勝的情節,而廣受好評。

「大家的評論我們都會看,包括彈幕、豆瓣上的評分等等,然後等到下一期剪輯時做相應的改進。畢竟,對於綜N代來說 『變化』才是永恆的主題。」 陸偉說。

《街舞》IP驅動力:年輕化與國際化

公開數據顯示,《街舞5》用戶畫像具備明顯年輕化特徵,根據骨朵數據,《街舞5》在20-29歲的年齡占比有著優勢,逼近50%,而《脫口秀大會4》《披荊斬棘的哥哥》在該年齡段的占比分別為38.9%、39.4%。

這意味著,《街舞5》的新鮮血液與全新的內容,為其帶來了可持續的商業前景。據第三方機構估算,2021年,Z世代群體撬動消費支出高達5萬億元。據預測,未來10年,我國Z世代還將新增10萬億元以上的年消費規模。可見上述品牌商青睞《街舞5》在年輕消費族群中可挖掘的藍海市場。

最新一季的《街舞5》,國內的熱度依舊,海外的影響力也達到了高峰。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街舞5》在國內全網絡綜藝熱度中,獲得了25個單日冠軍。在海外方面,《街舞5》已在優酷多個國際版平台上線,已經上線、即將上線的字幕包括英語、韓語等9種語言。在推特上,《街舞5》的相關話題曾屢次登上了泰國、越南等國的趨勢榜,最高時達到了Top1。

《街舞5》在YouTube上的高額播放量,也帶動了仔仔、周鈺翔、郁磊、Sniper等選手的海外人氣。

在《街舞5》的許多視頻下,都可以看到來自各國的粉絲表達對選手們的喜愛。有國外網友表示,「斯文的表演非常棒!相當驚喜、最出乎人意料!我希望能看到她更多的作品!」另有網友表示,「我可以一直循環播放《街舞5》一整天!愛Kyoka,總覺得看不夠。」

圖/Youtube上《街舞5》相關視頻下的一些評論

來源/Youtube 燃次元截圖

不僅是 「內容出海」,今年4月,越南版《Street Dance Vit Nam》的播出,成為了國內網綜從「內容出海」 升級為 「造船出海」的里程碑式事件。這也意味著《街舞》系列綜藝在海外的部分國家已形成了強有力的IP影響力,並成為了一種文化符號。

在玩法上,《街舞》IP也體現出年輕化和國際化的特點。本賽季節目中首次引入了虛擬人形象,在開場的賽博朋克與國風隊長大秀中,設計了4位隊長動作捕捉後的虛擬形象。陸偉介紹, 「如果大家對反饋積極,我們也會考慮做進一步開發。」

深耕細分賽道

陸偉介紹,每年《街舞》播出期間,全國各地商業化街舞賽事也會迎來繁榮,「節目會引入很多國內國外的大師,這個情況下主辦方舉辦賽事、拉客戶贊助就比較容易。」

帶動線下賽事,只是《街舞》IP商業影響力的一隅,5年來,優酷對《街舞》系列的深耕,打造了一條IP全場景體驗的產業雛形。

典型的如衍生、周邊開發,幾年來,《街舞》聯動阿里魚、錦鯉拿趣、天貓、餓了麼、盒馬等業務,在IP授權、新零售等多個領域展開全方位的合作。僅僅《街舞3》結束,其衍生品成交總額就已突破2.5億元。在今年,街舞戰隊手辦、鴨舌帽、T恤、毛毯等也市場反饋良好。

線下方面,2020年10-11月,《街舞3》曾經輾轉5座城市,由30位節目選手參與了線下巡演,獲得了大麥8.9分的評分。彼時,街舞巡演延展了街舞IP的生命周期和發展空間,通過 「人、貨、場」 的改變,推動了IP價值的進一步發展。

今年,《街舞》體驗場景又有了更豐富拓展,8月中旬,《街舞5》與G-STEPS舞社首次推出了聯名線上課程,每期90分鐘左右,由《街舞》系列選手和資深老師教授自己擅長的舞種。本季,為了豐富《街舞5》粉絲的全場景體驗,優酷站內還上線了「街舞之城」,用戶可通過體驗雲派對等功能,沉浸式地體驗街舞的魅力。

除此之外,在《街舞》驅動下,街舞已然從垂類文化發展為流行風潮,乃至生活方式。

如今,在小紅書上搜索 「這就是街舞」,可以搜到相關筆記51萬+篇。

多位小紅書博主表示,看了《街舞》系列,自己也萌生了想要學習街舞或者舞蹈的想法。比如,一位博主 「海偉一筆」 就提到,看了《這!就是街舞》第一季,就一直想學街舞,尤其是第四季,當看到47歲的舞者還在跳舞時,更有了學習的動力。

圖/小紅書上想學跳舞的博主們

來源/小紅書 燃次元截圖

相關數據也顯示,2018年《街舞》播出以來,帶火了線下街舞培訓。與2018年相比,2019年全國各地區的街舞線下培訓數量實現了178%的增長。「《街舞》系列綜藝使一些家長對這項運動的好感度提升,來我們舞社的孩子,就比從前多了。」 北京某舞社的社長對燃次元表示。

可見,《街舞》系列節目及相關的產業布局打通了全鏈路的娛樂消費場景,並正培育和擴大著這個垂直體育運動在社會層面的消費心智。

事實上,在類型化布局挖掘新的增長點,成為了優愛騰芒共同的趨勢。

比如,芒果TV《再見,愛人》聚焦中年人婚姻困境,音綜《聲生不息》關注粵語音樂;騰訊戀綜《半熟戀人》關注30+人群的戀愛生活,推理綜藝《登錄圓魚洲》引入了元宇宙概念。

優酷在其它綜藝和電視劇方面,也深耕了細分賽道,並且強化了類型化的布局。

在劇場化布局方面,懸疑、寵愛劇場今年持續發力。前不久的暑期檔懸疑劇,也獲得了口碑與市占率的雙豐收。其中,《庭外》成為了今年國產懸疑劇的口碑最佳,豆瓣7.6分。

更早之前,今年4月推出的《重生之門》,還呈現出了顯著的 「宇宙效應」。該劇熱播期間,《重生》的日均觀看人數也上漲至了平時的6倍。

優酷數據顯示,寵愛劇場上線2年來的用戶規模也持續增長,2022年較去年同期增長30%,付費用戶總量同比增51%,且年輕化趨勢明顯,90後女性用戶規模也同比增加了近3成。

深耕細分賽道、內容劇場化與降本增效等舉措,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優酷的用戶粘性和活躍度。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2年4-6月,優酷周人均使用天數、周人均使用次數均領跑長視頻行業。

據阿里財報,截止6月30日的2023財年一季度,優酷日均付費用戶規模同比增長15%,連續五個季度虧損同比收窄。可見優酷在劇集與綜藝方面,深耕類型化內容,並且降本增效、通過優化機制提升內容品質等策略,在市場中起到了一定的成果。

*題圖來源於視覺中國。

*文中鴿子雞、Amanda、夢桃、小一、林夕、海偉一筆為化名。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2fa8b88a56f8b9378cc9a92f783e8e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