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如磐石》爆火,上億網友熱議:人一生最該看透的7個真相

2023-09-30     洞見

原標題:《堅如磐石》爆火,上億網友熱議:人一生最該看透的7個真相

《堅如磐石》爆火,上億網友熱議:人一生最該看透的7個真相

作者:洞見yimo

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

這幾年,反腐題材的影視作品大爆。

《掃黑風暴》《沉默的真相》還有《狂飆》,都掀起了全民討論的熱潮。

但其實有一部電影遠比《狂飆》要早。

早在2019年,就已經殺青。

經過四年的刪減審核,終於在這個十一上映。

它就是《堅如磐石》。

傳聞,這幾年張藝謀導演經常用完整版《堅如磐石》招待重要客人。

一方面張藝謀導演對這部作品的喜愛,另一方面則是對它不能上映的遺憾。

這部電影從官場到商場,講出了在權力和金錢的交織下,慾望的貪婪與狡詐,人性的黑暗與殘酷。

而劇中暗藏的7個真相,更是將現實剖析得淋漓盡致。

01

  • 關於利益:利益面前,最能檢驗一個人的成色。

我們常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利益是人品的試金石。

沒有人不喜歡財富,但是獲取財富的方式里卻最能檢驗一個人的成色。

電影中黎志田殺人之後,讓一群小混混偽裝成酒後鬥毆,替自己頂罪。

事後,每個小混混可以拿到三百萬的費用。

這些人拋棄了良心,也放棄底線,甘願被金錢驅使。

相反,銀行職員楊曉薇被入室劫持,黎志田的手下開出一千萬買她手裡的手機物證。

她卻依然不為所動,保下了關鍵證據。

讓姨媽枉死的真相被揭開,將鄭剛等人繩之以法。

追逐利益,是人的天性。

但是追逐利益的態度和方式,卻分出了一個人人格的高低。

君子為義,小人重利。

金錢面前,守不住自己底線的人,終究守不住自己的人生。

02

  • 關於人性:一半是佛,一半是魔。

西方人說:人性,是神性和獸性的混合物。

一半在天堂,一半在地獄。

可以慈悲如神,也可以暴戾如鬼。

電影中有個鏡頭讓人印象深刻。

黎志田拿著鐵扳手一下一下砸死了自己的女婿。

血液飛濺,噴了黎志田一身,但是他卻依然繼續砸了下去。

全然已是動物性的殘忍與瘋狂。

但是他回到家裡,面對待產的女兒,又成了一個慈祥的父親。

他讓一群混混去搶蘇見明的手機。

一邊指揮混混們殺人搶手機,一邊又虔誠祈禱希望剛出生的外孫女可以搶救過來。

一邊是邪惡劊子手,一邊是虔心的教徒。

兩顆截然不同的心臟,跳動在同一個胸腔里。

作家托馬斯·卡萊爾說:神賦予我們惡的同時,也給我們征服惡的武器。

這便是人的理性,人的自省。

終其一生,我們都在超越自己,超越本身的「惡」,而不是任由自己沉淪下去。

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努力讓自己擺脫粗鄙惡劣,擺脫無知蒙昧,是人一生的修行。

03

  • 關於慾望:永遠不要用良心,去喂飽野心。

茶淡不如水,沒錢不如鬼。

很多人覺得只要有錢,就有了幸福。

於是很多人就把良心,拿去換了錢。

電影中的黎志田,正是如此。

他與鄭剛勾結,殺人斂財,無惡不作。

但是他的日子卻過得並不快樂。

因為仇家太多,他準備了一疊房卡,每天隨機抽卡,隨機住一間房。

早上醒來,一個送餐電話,馬上讓他警覺,抄起木棒就要處理暗殺的刺客。

對於多年來跟隨自己的兄弟,他不敢信任,自己的親女婿,他也始終提防。

雖然有巨額的財富,卻始終戰戰兢兢,難以安眠。

副市長鄭剛也是如此。

面對親生的兒子蘇見明,他不敢相認。

怕有朝一日自己出事,連累到孩子。

面對情人收集到的犯罪證據,為了保命,殺了自己的情人,

和情人長得幾乎一模一樣的外甥女楊曉薇,他也只敢默默關心。

楊曉薇送他的手機殼,他轉身就扔了。

所有慾望的滿足,都需要代價。

膨脹的慾望,骯髒的財富,會給人帶來物質的享受。

卻需要平常人的安寧、快樂、溫情來作為交換。

一個人富可敵國,卻不能得一夕安寢。

一個人權勢滔天,卻不能得到溫情快樂。

這樣的人生,縱然再閃耀再輝煌,又有什麼意思呢?

04

  • 關於人心:人生處處是畫皮,最難描摹是人心。

我們常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人心隔肚皮。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都只是一張張面具。

在外人眼裡,副市長鄭剛是個徹頭徹尾的好人。

在單位,是個備受尊重的好領導。

在家裡是個好丈夫、好父親。

在外面,是冒著炸彈危險和歹徒談判的英雄。

平時不坐專車,公交通勤,親民又儉樸。

對待黑惡勢力,義正詞嚴,絕不姑息。

可在私下裡。

他對兒子、妻子動輒打罵,一點小事就大發雷霆。

勾結商人,貪贓枉法,獲取巨額利益。

雇兇殺人,喪心病狂,無視人倫底線。

內外全然是兩副模樣。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這個世界上,最難識別的就是人心。

那些看似溫順的綿羊,可能隨時變成擇人而噬的野狼。

知人不易,人不易知。

擦亮眼睛,用時間去篩選人,用行動去識別人。

才能在漫長的歲月里,與那些真正值得的人相伴。

05

  • 關於底線: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

托爾斯泰曾講過一句話:墮落容易的,也是迷人的。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學好需要三年,學壞只需要一天。

面對世間的誘惑,學會敬畏,守住底線,人才不至於墮入深淵。

蘇見明是副市長鄭剛的兒子。

在劇中,他被稱為「過河卒」。

鄭剛、黎志田,可以說是車馬炮,卒子在他們面前可以說完全不夠看。

但是卒子卻有一條無法比擬的優勢:永遠不退一步。

在鐵船上,面對幾十名暴徒的包圍。

他不曾後退,也絕不妥協。

兩個人,一把槍,就這樣守住了物證,揭開了真相。

他拿到了自己父親的罪證。

卻沒有任何包庇的意思,親手把物證上繳,把自己的父親繩之以法。

我們常說:舉頭三尺有神明。

人在做,天在看。

不要看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也不要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洋洋。

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

不管處於何種境地,請永遠記得:

因果有輪迴,你做出的任何事情,都會最終回饋到你自己身上。

敬天畏地,守住底線,才是一個人最好的護身符。

06

  • 關於朋友:要相信關係,更要相信利益。

司馬遷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追逐利益,是人的天性。

成年人的世界,利益是紐帶,也是動力。

很多時候,沒有了利益的羈絆,再深的感情,也會薄脆如紙。

唐大年作為公司的創始人。

與黎志田一起創業,一起奮鬥。

幾十年的時間,交情不可謂不深厚。

可是最後,他卻依然對黎志田拔刀相向。

黎志田並不信他,要把公司交給自己的女婿,半個自己人。

仇恨的種子早已埋下。

唐大年奮鬥半生,親手打下的帝國,要交給一個後輩,心中自然不甘。

他投靠了鄭剛,成為鄭副市長的臥底,最關鍵的時候,在黎志田背後捅刀子。

鄭剛也是如此,好友老李被偷拍視頻,黎志田以此要挾他就範。

他果斷拋棄了老李,將事情上報,徹底與此事撇清關係。

余秋雨曾說:赤裸裸地談利益,便接近於理性。

很多時候,人與人的關係,一半是情感,一半是利益。

再好的感情,也難敵歲月琢磨,再好的關係,也容易被金錢的誘惑。

作家李尚龍說:真正的朋友,往往是沒有利益交集的人。

沒有利益交集,才能沒有勾心鬥角,沒有高低貴賤。

兩個人才能坐在一起,毫無負擔地談心,才能體味到朋友之間的放鬆,朋友之間的安心。

朋友是朋友,利益是利益。

把朋友和利益剝離,守住其中的界限,才能親疏有度,久處不厭。

07

  • 關於家人:愛,才是最終的救贖。

畢淑敏說:心上有個人,才能活下去。

這個人,是親人、是愛人、是家人。

一個人有再多的財富也沒用,一個人有再高的地位也沒用。

家,才是一個人最終的歸宿和港灣。

黎志田暴虐如狂,但是對女兒卻無比寵溺。

女兒不想去醫院生產,他便依女兒把醫院搬來了酒店。

女兒生產過程出現意外,他急切落淚,只希望自己能代替女兒受苦。

最後被判死刑,他在監獄接待室,焦急等待著女兒和外孫女的出現。

鄭剛也是如此。

面對兒子蘇見明,他不敢相認,只能對外宣稱養子。

兒子尋找他的罪證,他一直囑託,不要傷害他。

最後鄭剛在監獄接待室,等待著自己的兒子。

父子相見,彼此之間有親情,有愧疚,也有複雜的恩怨。

他一直照顧著情人的外甥女,而外甥女曉薇與情人面容相似,這其中有補償,也有懷念。

三毛說:愛,是人生唯一的救贖。

無論是黎志田、無論是鄭剛。

這份僅存的愛,像是黑夜裡的一縷微光,照亮暗無天日的人生。

也是他們人性中,尚且殘存的最後一分美好。

古人說:買櫝還珠,意喻捨本逐末。

世間最美好的享受,從來不是什麼富貴名利。

親人相伴,彼此扶持,平平安安,無災無難,伴著細水流年,慢慢把日子溫暖地過下去,才是人生最大的幸運。

08

這部電影堪稱這幾年來最大尺度的電影。

審核歷時四年,刪減接近一個小時,才得以最終上映。

很多觀眾在問:明知道那樣會被刪減,為什麼還要那麼拍?

他們說:可如果連拍的勇氣都沒有,就徹底完蛋了。

黑夜之中,總需要有人提燈前行。

人生是無數選擇的總和。

你的選擇,最終決定了你的命運,決定了你的人生。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堅如磐石,不失本心。

這是導演的初心,也是這部電影的意義。

點個贊吧,願你前行的路上,守好底線,始終善良,留有理想,永遠安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2dbae56fde4a4aed5d2428a7c02d2c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