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2021年雅思考試變化,2022雅思考試該如何準備?

2022-03-09     新航道長沙學校

原標題:面對2021年雅思考試變化,2022雅思考試該如何準備?

2021年已經結束了

各位小烤鴨的雅思考試準備的怎麼樣了呢?

下面為大家匯總了

2021年雅思考試的整體考情和變化

順便幫助大家規劃2022年雅思的準備計劃

整體來說

2021年的雅思考試與2020年的相比較

變化並不是特別大

根據雅思官方的白皮書數據顯示

5.5分仍然是中國考生的主要梯隊

下面將對聽說讀寫四個科目

展開簡單的介紹

希望可以幫助各位同學成績上有更好的突破

01

聽力

2021聽力考情分析

如果說聽力的難度增加了的話,那大概主要是新題的占比變化;相比於之前,2021年的聽力考試舊題的占比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存在舊題考查的機會,準備回顧之前的考情還是很有必要的。

同時在考試中,填空題仍然占據考試的主導地位,匹配題與選擇題在2021年考試中的占比持平,成為考試的重點內容。「得填空者得天下」仍然是大家取得高分的關鍵,除了掌握基礎的辨音猜詞和拼寫準確外,同義替換也要取得大家的重視。

對於匹配和選擇題來講,如何速記,如何定位,如何替換都成為學習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2021聽力回顧總結

整體來說新題的占比增加也從側面說明了題目難度的增加,同時根據觀察2021的考試情況不難發現,新題大部分集中在part 2和part 3兩部分中,而在part 1和part 4中場景雖新,但答案詞舊,這樣的出題情況也是給大家的學習提供了一個方向,需要對高頻答案詞有更好的把握。

2022聽力備考建議

加強對單詞辨音聽寫的能力,part 1答案詞的難度有所上升但場景詞彙幾乎變化不大,part 4雖然答案詞難度略高,但我們複習時也可多整理part 4的答案詞進行優先記憶。

做題過程中避免漏聽和定位不準的情況,提升對同義替換的把握,多匯總多記憶來增強自己的熟練度。

選擇題的完成要注意不同選項的相似情況,容易設有陷阱,多積累高頻考點,分析自己錯誤原因。

02

閱讀

2021閱讀考情分析

選擇和填空的題量仍然占據了考試中半數的重頭戲,難度相對變化不大。對大家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定關鍵詞,找主幹,記同替等能力的掌握上,需要大家重視自己本身的閱讀能力。

除了填空和判斷題能占半數以上外,匹配題的重要性也不容小覷,首先我們需要明確匹配題的類型較多,其中難度係數較高的段落匹配及句子匹配多數在Passage2和Passage3中,需要大家對於基礎閱讀能力,理解句子及關係,段落關係,同替能力等有綜合的把握,大家在練習的過程中要注意掌握正確做題技巧與方法。

選擇題仍是單選多選兩個題型,主要需要大家對文章段落大意有較好的把握,提升自己總結概括能力並促進自己閱讀速度加快。段落主旨題最容易出現的就是連續犯錯,需要自行多做總結,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

2021閱讀回顧總結

閱讀整體難度係數提升,觀點匹配類的題目增多,需要理解的內容增多;遵循之前定位法及技巧性的題目減少,需要實力的題目增多。

2022閱讀備考建議

多讀與雅思閱讀類似的文章,做背景補充;

對自身的語言能力包括詞彙語法等方面進行強化;

儘量多掌握各題型做題技巧,提升不同題型組合做題的能力。

03

口語

2021口語考情分析

口語的考查過程中雖然有新題出現,但也多半基於舊題的基礎,難度可控。

每年的1月、5月、9月都屬於題庫更新的月份,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變題月」,但是在part 1中之前的常考必考題型變動不大,仍然集中在學習,工作,家鄉,天氣,節日等。所以雖然題目有小幅度變動,但整體趨勢平穩,不需要過於擔心,在複習中穩紮穩打即可。

2021口語回顧

整體來說,part 1幾乎沒有變動,part 2基於原來的題目,有少量更新,更側重人物類和事件類的相關話題,需要大家更好的學習擴充自己的觀點。

2022口語備考建議

建議學會更好的邏輯擴展,使答案的完整度有保障。

提升自己與他人溝通交流的能力,而不是單純對答案熟練度的把握。

明確評分標準,進行更多針對性練習。

04

寫作

2021寫作考情分析

大作文仍然可以通過老師們的經驗追尋到蛛絲馬跡,小作文的柱狀圖仍然有較高的出鏡率,在2021年的全年考試統計里可以發現社會類和文化生活類話題仍然是我們大作文的考查重點,教育類的話題比例上升大概也是給了今年考試一個小信號,需要大家更加注意一下。

2021寫作回顧

縱觀全年,「agree or disagree」題型的占比一直相對較高,需要呈現清晰的觀點,切忌含糊其詞,兩邊都沾,同時一定要小心不要與「discuss both」類的考試考查的另一文體混淆。

2022寫作備考建議

注重邏輯結構,增強自己的觀點,多參考範文。

提升語言能力,注意詞彙語法的基礎知識。

注意總結分析,重視時態及邏輯流暢等方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2dae7796dd968b932aefa2a770eef2ca.html